【访谈精华】古求知||经方医学临床与治未病健康调养

2015-08-31 21:23 楼主
经方时方,何为妙方?已病未病,防胜于治!目前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经方医学已然成风,随小道一起看古求知医师关于临床与治未病健康调养的访谈精华,探访经方医学的世界~

经方时方,何为妙方?
已病未病,防胜于治!
古中医药之术,道法自然,仁济天下,家学师承,绵延不绝。经方历经千年锤炼,其药简力宏,朴实效卓。目前,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已然成风。得经方真传者,无不仁心济凡世,妙手起沉疴。

访谈嘉宾:古求知

古求知,医学博士、博士后,广东省中医院主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流派龙砂医学传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七年制研究生基础导师,并开设经方医学门诊课。古求知自幼受中医熏陶,长大后师从经方名家黄煌教授、中医养生名家柳长华教授。临床注重中医经典的应用。

访谈精华

【学术流派】

问:【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流派龙砂医学传承人,能否介绍一下“龙砂医学?”以及“龙砂医学”在临床运用的情况?】
答:龙砂医派是江苏江阴地区的一个医学流派,此流派以经方、膏方和五运六气为研究对象,目前代表性传承人为黄煌教授和顾植山教授,具体可参考http://epaper.jnwb.net/html/jnwb/20131022/jnwb68687.html

问:【请问经方和时方有哪些区别?怎样的方才算妙方?】
答:经方和时方的主要区别是经方被历代医家广泛使用并不断总结,使用指征明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广泛认可。有数千年历史,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而时方创制时间相对较短,有的还需要更多实践的检验。

问:如何理解“神农、伊尹为汤液立法,黄帝、岐伯主要为针灸立论”这句话?
答:这就是医学流派问题,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医学流派冠以“黄帝”二字,发源于长江流域的医学流派冠以“神农”二字,各流派自成体系。

问:如何看待娄绍昆的学术观点?
答:娄先生是我敬佩的经方学者,其观点独到有新意。

【经方治未病】

问:【以养生保健来治未病,现在大众广泛接受的是艾灸、刮痧、推拿,食疗、药膳等非侵入性的温和的方法。这些方法会否有风险?】
答:所谓“上工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三方面。其干预方式有多种,你说的针灸推拿是一种,食疗膳食养生是一种,还有中药膏方、汤剂;运动养生;情志养生;起居养生等内容。其实,经方治未病有很多优势,治未病的模式是以体质调养为基础的,而经方医学十分重视体质的研究,张仲景有“尊荣人”、“失精家”等提法,当今黄煌教授更是有“经方方人”、“药人学说”等称号,王琦教授提出了“九种体质说”。可以说,经方治未病体质调养基础工作比较完善了。目前,有的地方包括我所在的广东省中医院已经开展多年,收效满意。

问:【目前,经方治疗的多是比较重的病,经方和治未病有关系吗?】
答:前面我提到治未病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中有一点叫“既病防变”。其实,实际生活中,我的门诊是无论肿瘤还是感冒各种病都看。但与一般门诊不同的是,我的门诊比较重视体质辨证、注重整体调理。当然,经方治大病是常识,像目前我所在的广东省中医院正在开展中医icu(中医经典科)实践,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力,所用方多为经方,黄煌教授是指导老师。

【辨病辨证】

问:【可否谈一谈,您在临床上抓主症的一些经验?】
答:首先主症不是主诉,主诉是病人的主观感受最痛苦的症状。而主症是代表疾病主要矛盾的系列症候表现。经方医学对主症的判定需要在明晓患者体质、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析。主症的判定带有一定的经验性。

问:【有医生提倡,对于糖尿病患者和癌症患者采用饥饿疗法,您怎么看?】
答:任何一种疗法的使用适合与否都需要看患者体质,对于实症体质如痰湿、食积、瘀血可以采用;而对于虚症体质则不然。尤其是一些癌症患者,当严重贫血、骨瘦如柴,接近恶液质时要尽量多补充营养。

问:【对于肝囊肿的病人,您用经方的思路是什么?】
答:经方医学治疗疾病除了讲方证相应外,还要遵循张仲景所提出来的“观其脉证,随证治之”的原则,我们要去留心观察患者脉证的变化,随着这种变化的趋势进行治疗。此外,对于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也需要熟悉,这对于初学者把握疾病愈后有很大帮助。

问:【我有一个老师特别喜欢用藿香正气散来治疗感冒发热,而且每次疗效都很好,他的用法是开始吃一顿,一个小时之后再吃一次,六个小时后吃第三次,烧基本就退了。化湿和中的藿香正气散,为什么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呢?】
答:感冒是一种疾病,不同体质者表现不一,需要同病异治。比方:李逵和林黛玉,他俩同患感冒,所表现的症状肯定大相径庭。所以,临床除了辨病更重要的是辨证。而藿香正气散对暑湿型感冒疗效确切,它既有化湿和中的功效,也有解表祛暑的作用。

问:【当拿到一个西医的病名和中医的病名时,您如何用经方的思路来找治疗的切入点?单纯用辨病和辨证吗?】
答:我临床常用的是体质辨证的思路,当然也关注西医和中医所讲的病,但只重视病显然不够。但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医生开西药时一定要用西医思维,而开经方时一定要用经方思路,不能搞混。当然我本人是纯经方。

问:【当一个病人只有一个症状,而无其他症状可辨的时候,应该怎样进行方症对应?】
答:经方医学所讲的方证不是症状,而是体质+疾病。当然症状是基础,但光有症状还不够,需要上升到疾病,最后到人(体质)的高度,就是说光辨症状是很不够的。

问:【一个麻黄汤症而又有咽痛的病人,可否发汗?对于外感咽痛,除了桔梗汤之外,还有什么好的药可以用?】
答:如果的确是麻黄汤证,当然可用麻黄汤,或者加桔梗。单纯使用桔梗汤治疗外感咽痛基本无效,由外感引起的咽痛必须解表。我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外感寒性咽痛。

问:【药人的核心是因人选药还是选有该药的方剂?】
答:药人概念就是为人选药服务的,同时也为选相应类方服务。

问:【关于腹诊,除了《腹诊奇览》还有什么好的推荐?】
答:王琦教授的《中国腹诊》,可以参考。

问:【如果是寒性咽痛的话,辩证要点是不是要落在脉沉、恶寒不发热、咽痛上?】
答:是的,还有少阴病人的精神萎靡。

【学习法门】

问:【学习中医经典的过程中,古书经方和现撰的书上经方在用法上有差异,例如:现在认为治疗内伤的方子,在古书上也可以被用于外感时疫。对此,应做何判断?】
答:其实,经方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我们的先辈数千年来一直在使用它们治疗疾病。当然,有的方子过去用得比较局限,而今得到了后世医家的发挥,这是方证的扩展,是经方医学的发展。其实,张仲景所描述的经典方证仅仅是一些碎片,每支经方的具体方证需要我们通过总结历代医家经验,去把它复原成一个鲜活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现代方证。这方面黄煌教授做了大量工作,所以我们看到的桂枝茯苓丸、大柴胡汤、温经汤等方证都是具体而鲜活的。

问:【如何理解吴茱萸汤?】
答:经方医学对于方的把握和理解,其核心就是抓方证,而吴茱萸汤是古代温热性的止吐止痛剂,主治以腹痛、干呕、吐涎沫、头痛、吐利而手足厥逆为特征的疾病。经典方证包括:1、食谷欲呕;2、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3、干呕,吐涎沫,头痛。

问:【六经和六气有什么关系?】
答:对于初学者,我建议一门深入。中医讲流派,伤寒六经(应该为六病)与六气原本是不同学术体系、不同学术流派的内容,最好不要混为一谈。当然,后世有气化学说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我个人认为该学说对临床的贡献不大。如果学有余力可以适当研究。

问:【运用经方,从体质辨识入手调治亚健康,通常的辨证论治更有优势。但有许多中药,如补肾精药物的菟丝子、仙灵脾等,经方中没有用到,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些中药?临床中,您是否会用到?】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中药教材里面的不少好药在张仲景的书中并未记载,那经方医学如何去用它们?其实,这就是我推荐大家学习《神农本草经》,尤其是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的一个原因。本经也属于经方流派,是仲景经方的源头,不少的经方用药方来源于该书,所以在学好经方的同时有必要对本经记载常用药物进行熟悉和把握。

问:【您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否指点初学者如何学好经方、用好经方?】
答:经方医学和神农医学是一脉相成的。首先要熟悉伤寒杂病论常用方的方证,其次需要有“神农尝百草”的实践精神,多为自己亲戚朋友看病,再次要重视体质辨证。推荐你阅读黄煌教授《中医十大类方》。

问:【您的门诊比较重视体质辨证,如何学好“体质辩证”?】
答:如果想系统学习经方体质辨证,推荐黄煌教授的《中医十大类方》、《黄煌经方医案》,也可通过访问“经方医学论坛”网站学习。

问:【伤寒论版本众多,如:宋本、桂林古本、康平本等,请您对此做以评价。】
答:伤寒论版本众多:国内普遍采用宋本,钱超尘钱老对此深有研究;桂林古本多数人认为是伪书,但其学术价值不会因此而降低;康平本应比前两版本更早,相当于唐本,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版本。

文章:上医网
来源:上医网《上医访谈》
参与:关注上医网微信公众号(shangyiapp),点击“明医访谈”即可参与访谈提问。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慢性病治疗路线图——如何真正的排寒气! 老茶馆 《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