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药理性的一点个人观点

2015-09-27 10:22 楼主
世人皆说“行医难”,我却认为行医并不难,有多少人只识几个证、知道几个方子,特别是知道几个祖传方、验方,便开门行医,且治疗效果还都不错,往往还是什么名医、时医。在行医路上,因为他们走的是捷径。可我又认为“行医难,难于上青天”难在中医入门。因为中医的理学观念是承接了中国古代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先于事物存在的“理”所决定的。而又结合了古代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阴阳、五行”之理学思想,确立了一种独特的理论体系,贯穿在中医的理、法、方、药之中,指导着辩证施治。近代人多受外环境(特别是西方唯物主义思潮)的影响,用唯物辩证的理论来认识和评论一切客观事物。对中医用那所谓的独特理论体系,来认识和论述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理法方药和辩证施治,使初学者很难接受和理解,一时转不过这个弯来,而觉得是那么的深不可测,不知所以。却不知道这是几千年中医理论和实践的结晶,亦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唯物理论,是说理工具,是一种独特的说理工具。这道门槛一时跨不过来,就进不了门,故有“学医难”,难在中医入门。要论述中药的药性理论,同样也要靠这种独特的中医理论来完成,故亦要跨过这道门槛。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最终莫不落实到用药上。取其利器而善其事,就是用每味中药所具有各种特殊资质,即性能,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发挥作用。要论证其中道理,就要增加对每味中药深刻认识,就要尽量从不同角度把所有能解释和说明每味中药所能发挥功效作用的特殊资质搜集出来,参与论述,从各个角度来论证其中所存在的道理。其参与论述的性能特质越多,每味中药的个性就越鲜明,对该药的认识就越清晰,就越能按理论要求准确选用。其性能特质的主要内容包括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补泄、润燥、缓猛、动静、阴阳、走守、气血、上下、表里、内外等方面。这些所谓的性能特质,多是患者服药后,以药物对机体所发生的反应而概括虚构出来的,就连药中的五味也不一定是用以表示药物的真实滋味。故《内经》有:“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亦有:“入腹则知其性”。除此以外,还有各种药材的天然物理特征,如产地、形态、颜色、滋味与质地,包括轻重、粘润、疏密、软硬、坚脆等,也是参与研究药性理论的重要依据。比如长在高原山地,朝阳处的药材多温、燥,为阳。生于水中湿地,背阳处的药材多凉、润,为阴。一棵药用植物,其根植入土中,有向下生长之意,故多下行;其枝叶生于地上,性多生发向上,故多升散;其花轻浮在上,药性多升;其果实种子,成熟后落下,药性多降;气清味薄者,多升散;气浊味厚者,多沉降等。再结合质地、颜色、五味、归经来配合分析,更能切实的反应其药的性能,这都是古今医家在研究药性理论的经验总结,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现代药理研究,通过每味中药所含的各种化学成分,来分析研究其药理性能,虽不能体现中医的理论特点,但对研究药理性能和临床辨病选药,却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以麻黄为例,麻黄生长于西北高原,其气温燥,为阳,其性彪悍,行动疾速,性温能祛寒邪,温而燥,可燥寒饮痰湿,是一味温燥效速之药。药用地上部分,体轻中空,与肺之轻虚之体类同,故入肺经,肺司呼吸,主皮毛,达腠理。气味俱薄,亦是升散透达之药,温且中空有节,又能通达内外上下,温通经络,温散寒凝。其味辛、苦,辛升苦降,正符肺之肃降之理,肃宣肺金,肃降肺气。肺为娇脏,最易受邪。当外感风寒束表,皮腠郁闭,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肺浮紧;当外感风寒袭肺,肺失宣降,肺气壅实,喘急咳逆。麻黄外能通达皮毛,开腠理,发汗解表;内可降上逆之肺气,燥痰饮,通达肺气之壅遏,宣肺平喘。借其开腠发汗的同时,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温化行水,起到上下同逐,内外合利而达到消除皮下水肿之功。又能温通经络,温散寒凝,用于风寒痺痛及阴疽漫肿。达皮毛开腠理,祛风邪,用于风寒疮疹,皮肤瘙痒。以上所治诸证皆邪实所致,麻黄体轻能祛邪实,故为“轻可去实”之药。现代药理研究,麻黄所含麻黄碱、伪麻黄碱对神经中枢系统特别对呼吸中枢、血管和运动中枢皆有兴奋作用。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镇咳平喘、增强汗腺分泌,发汗解热,加快心跳,升高血压,强心利尿皆与兴奋有关,故他亦是一味兴奋药。由于是温热兴奋剂,故对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者忌服,对心神悸动不安、睡眠欠佳者勿用。通过药理研究发现所含麻黄碱、伪麻黄碱和挥发油,其发汗作用并不强烈,如果处于高温环境中,人的汗腺分泌功能增强而发汗,故要发汗时要热服或温覆。我做过试验,在配制“拔寒散”时,内有麻黄,用醋调敷并不出汗,只有加上发热剂和热敷后,便汗出如涌。仲景之麻黄汤加桂枝,温热化气为使散寒发汗,恐怕亦有此意。
再以海浮石为例,海浮石为水沫结成,生于海湾静水之域,色白、味咸、体润,故性寒凉。咸能软坚散结,润可化痰润燥。静水结成、随水而动,虽能走泄,其性亦缓。质疏多孔,体轻虚浮,又气薄味厚,能升浮沉降,通上达下,故入肺、膀胱经。其性寒润,能清金降火,润化老痰,善治热痰粘结难咯之证。咸能软坚,消痰散结,又治热痰郁结,阻滞经络之瘿瘤、痰核、瘰疠之证。肺为水之上源,肺肃则水道通利,下输膀胱,故治热淋。因其软坚散结且能润下,特别对砂石淋,尿道涩痛有效。其性静缓不峻,不堪重任,故多为辅助之药。
总之《黄帝内经》总结了数千年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接承了中国古代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又结合了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阴阳五行理学思想,为中医学确定了一种独特的理论体系,做为一种说“理”工具。千百年来古人先贤通过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对中药的药性理论探讨、实践做出了很大贡献,设定了中药性能特质的主要内容和对药材的各种天然的物理特征,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每味中药所能发挥的功效和作用,做为理论依据。加上现代药理研究,对认识和使用中药亦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体会到,只有用这一套独特理论体系,才能把每味中药,从性能到应用阐释的清清楚楚,淋漓尽致,以达到屡用达药,应手取药,药到病除的境界。虽看似有些虚拟牵强之意,这亦是由这独特的理论体系所决定的。因为他不过是用另一种说理方式而达到说理目的的说“理”工具,又不能代表理,故不必深究。这亦只是我个人的见解认识,只做参考,有不当之处请予以指正。谢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9-27 10:45 2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药即器也!
2015-09-27 11:16 3楼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5-9-27 11:24 编辑

古代中医,有一套独特的认识体系去解释人体与疾病,就象数学一样,古人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又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作理论体系的基数,象今天改用0123456789作基数一样。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作为基数,不但是表达数理,更包含着象理,是另外两种基数无法替代的特有基数,远比另两种意思要复杂。今天 的一些知识无法全面解读阴阳五行道理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只有掌握这种独特的知识体系才会明白一些古人想谈什么。当然,我们不用中文,改用数字,也行,我们不要中国文化,改用西方文化也行,再引申之,你无国界,不做中国人也行,问题是你不做中国人,你要寄附于别人,人家可要做西方人,你放弃了做中国人只能做别人的附属品,生死由人。中医有中医的一套理法,可不断吸收时代发展变化的先进知识,却不能做目前简单机械的西医理的附属品。
2015-09-27 13:33 4楼
杏林一翁 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药即器也!

呵呵,余以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者,术也、技也。

呵呵,中秋快乐。

愿大作早日与大家见“面”。
2015-09-27 14:15 5楼
李荣伟 说:
呵呵,余以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者,术也、技也。

呵呵,中秋快乐。

嗯!
2015-09-27 15:13 6楼
理论分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内证。会理论分析,很多问题用食物也是足够了。药王曰 食疗不愈 而后命药。
2015-09-27 15:36 7楼
药性理论,自内经到神农本草,无不详备。
天有寒暑,地有四时,物有生长化收藏,秉气有别,各有所偏。
人生天地间,有生长壮老已。感受六淫七情而有不平之病。
借物之偏,纠人病之偏,达阴阳平衡,是谓药治。仅此而已。
食疗亦然,唯物秉淡和,日久累积。
2015-09-27 15:36 8楼
本帖最后由 今古子 于 2015-9-27 15:40 编辑

发重了,删
2015-09-27 16:10 9楼
今古子 说:
药性理论,自内经到神农本草,无不详备。
天有寒暑,地有四时,物有生长化收藏,秉气有别,各有所偏。

你这个垃圾庸医最擅长吹不经过大脑的牛皮大话,好像你已经精通内经和本经。还”仅此而已“,其实你内经也就懂个皮毛,你真是死不要脸!
2015-09-30 16:33 10楼
《黄帝内经》总结了数千年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接承了中国古代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又结合了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阴阳五行理学思想,为中医学确定了一种独特的理论体系,做为一种说“理”工具。-古代人的医学是通过对自然界物的观察来认识和确定的-不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只要你能够细心观察,生活中很多事物是和中医息息相关一一对应。
2015-09-30 16:42 11楼
杏林一翁 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药即器也!

呵呵,中医难道除了药就不行了吗?医者意也,一中医功底深厚的医生,对病情的感悟和辨识,常常不是仅仅单靠药物来解决问题的额,或食疗或药疗,或物,或意识也可治疗疾病的
⬅ 今人整理古籍,简体横排,总喜欢把左右,改为上下,这个乱改字,到底有啥意义 老茶馆 消灭中医的慢性毒药(滕兆鹏原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