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原始本义

2016-04-04 13:38 楼主
五行的原始本义
六气阿展 2016-04-02 22:24:13 删除

二、天之阴阳术数的核心是太阳南北回归视运动

古代中国天之阴阳术数有两大类,一是“十日太阳历”的五行阴阳术数,二是“十二日太阳历”的四时阴阳术数。

五行的本质是十日太阳历的五个季节

陈久金考证:

在中国远古民族论述著作上,氏族部落有东夷与西羌,东龙西虎的论述。十日历法,是属于昆仑山脉远古西羌虎图腾氏族的传统历法,遂渐向东传播,中国历史发展到夏朝,十日历经过多方面的改进,成为“夏小正”十日太阳历。十日历在中原地区的历史上长时期失传,只在现代彝族少数民族地区非常闭塞的地方,才得以流传下来,这就是现代的“彝族十月历”。彝族十月历承传了夏代的十日历,是四千多年前夏王朝曾经行用过的历法,是目前现存的中国最古老历法。十日历中的日字,是表示月的含义。为什么是用日字来表示1个月,而不是用月字呢?因为这套历法是在观测太阳运行的基础上制定的,与月球的运动无关。

这套历法的具体观测方法,是以固定的一点为观测台,以远处的地平线为观测参照物,标记每一天的太阳升起与落下的点。这样就可以得出太阳在一个回归年中,在地平线上作“北——中——南——中——北”直线回归运动的轨道,在这个轨道区间内,将其分为十等分即可。在远古的十日历中只有日的概念,而无月的概念。彝族在传承这种历法的过程中,受到了汉族地区阴阳合历中月的概念的影响,所以现在的彝族十月历,以1年分10月,来代替1年分10日。

在长期观测中,把太阳在1回归年中的视运动轨迹,人为的划分为五条轨道,并表现了季节的不同变化:

第一条等分运行轨道,从万物萌发时节开始标记,并定这条轨道的名为“木行”。

第二条等分运行轨道,定轨道名为“火行”。

第三条等分运行轨道,定轨道名“土行”(也就是后人称之所谓的长夏)。

第四条等分运行轨道,定轨道名为“金行”。

第五条等分运行轨道,定轨道名为“水行”。

太阳五条运行轨道的总历时定为一年,每一条轨道定为一个季节,一年共有五行,即5个季节,这就是五行概念的天文学来源。为了计数方便,每条轨道都分为阳行日(阳行干线)和阴行日(阴行干线),以单日为阳行日,双日为阴行日,五行共十日(干线),第1条干线称为甲,第2条干线(日)称为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第10条干线(日)称为癸,此即十日历(十干)。











这个十日历也就是《素问·脏气法时论》中的历法:

肝主春,…其日甲乙;…心主夏,…其日丙丁;…脾主长夏,…其日戊己;…肺主秋,…其日庚辛;…肾主冬,…其日壬癸。

甲乙日、丙丁日、戊己日、庚辛日、壬癸日,就是指甲乙“月”、丙丁“月”、戊己“月”、庚辛“月”、壬癸“月”,即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现代解释甲骨文时,常说古人“日”字和“月”字通用,这是不知道有“十日历”的存在。现在的彝族十月历用土、铜、水、木、火分别配以“公母”纪月,称这10个月为10个“补摩”(公母),用土公、土母、铜公、铜母、水公、水母、木公、木母、火公、火母来表示这10个月。这10个月分为五季,夏季为土;秋季为铜;冬季为水;春季为木;春夏之交为火。汉族以春天为木,夏天为火,秋天为金,冬天为水,夏秋之交为土,二者的说法基本是一致的。土、铜、水、木、火就是汉族的五行,因为汉族所说的“金”最早就是指“铜”,公母、天地和阴阳则是同义语。彝族十月历的五行配公母,与汉族的阴阳五行配属五季基本一致。

十日历将每条干线用十二属相轮回纪天(纪日),即十二支。彝族十月历的十二属相轮回纪日,即按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十二兽”,一个属相周为12天,即为1节。每轮回三个属相周为36天,便是一个“日”(月);每轮回三十个属相周,30节共为360日,便是1年。在1年十日(月)终了之后,另有5至6天置于岁末,作为“过年日”,过年日通常是5天,每隔约3年加1天置闰,常年为365天,闰年为366天。

《管子·形势》:

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校官终五日……。

《易通卦辞》:

正此之道以日,冬至日始,人主不出宫,商贾人众不行者五日,兵革伏匿不起,人主与群臣左右从乐五日,天下人众亦在家从乐五日,以迎日至之大礼。

冯时先生说:

剩下的五至六日为年节或祭祀日,这种历法不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很像是从十日神话脱胎而来,汉族农历中的12月24日过小年,29或30日过大年,相隔5-6日,也是这种习俗的延续。

与现行农历的十二属相不同,这个十二属相不是用来纪年,而是用来纪日。十日历以太阳的十个运行干线为主干,以“十二兽”轮回纪日,即十干、十二支的天文学来源,干、支均是天数,至于天干、地支这样的说法,那是后世的事了。所谓生肖,就是肖生动物;所谓属相,即动物属性。严格来说,十二兽在十日历中原本用来纪日,直到演化成为代表十二生辰年,才是名副其实的十二生肖或十二属相。当十二日太阳历的命名与十二兽相融合而配伍,才形成了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日历的岁首,并不是确定在冬至日,或夏至日,而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南北指向来确定。即每岁的大年初一太阳升起的点,确定在斗柄正北指的大寒日,同理命名斗柄正南指为大暑日。说明十日历虽然属于太阳历,但经过了改良,使用“龙抬头”为岁首,也就是“建寅”人历。女娲建寅月为正(岁首),就是以“虎”为1岁之首的历法,所“虎”是王权的象征。这也与陈久金先生所说的十日历是远古西羌虎图腾氏族的传统历法相契合。

《路史·后纪二·注》引《麻姑仙人紫坛歌》:

女娲炼得五方气,变化无形补天地,三十六世应知,七十二化处其位。

《奇门遁甲全书·奇门原始》:

是书谓之造宅三白之法,出自都天《撼龙经》八十一论。太乙、紫微、九总、八卦者,天地之骨髓,星斗之枢机,八卦互变而及于无穷,五行推移而应乎无尽。以九星为之九总,以八门为之八卦,上可以补天地不全之化,下可以助君王不及之功,扶危助吉,发瑞生祥。既同游十二分之经图,又殊配二十八宿之格局。此书者正天地之纪纲,明阴阳之经纬,幽探赜隐,显达通玄,试其八卦门庭,配列九州蹊向。推迁六甲,驱使六仪。天乙直符使之运局,太乙直使使之指挥。奇以六仪,偶以八节,上下招摇,内外表应,三盘运局,八卦皆通,值其吉则万事堪为,值其凶则一分莫举。

《说文解字》:补,完衣也。补,即补充完整,补充完善之意。从以上的记录中可以看出,“女娲补天”的本义,并不是冶炼石头去补天上产生了大窟窿,而是“补天地”——即改革或修善前代历法产生的误差,“炼五色石”是制定五行历法,“五色石”是用来描述五个基本方位的标志物(或者说是祭祀的法器),也是部族权力的象征。现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存着用五色糯米饭祭祖的传统,应该与五色石有着某种联系。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其实也就是盘古帝区分天地阴阳,制定了古代中国最原始的历法,授民以时。

帝尧时代,已经使用十“日”太阳历,当时的农业生产未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为了解决粮食和储备,帝尧命羽一年狩猎十“日”,即一年十个“日”都出猎。结果羽的领导能力十分出众,只射了九“日”,就解决了部族一整年的粮食储备问题。部族存在剩余物资和剩余人力,是部落强盛的基石,对于这么大的功劳,帝尧刻字“羽射九日”对羽进行了表彰。后人则用“古有十日,羽射九日”创造了神话:“羽射下九个太阳”。

这个历法的优点是,总以太阳的运动轨道来定时,不论在历法的算法上存在多少天的误差,均能在年终再次观测太阳的轨道来修正过年日的天数,保证了历法的精确性。但也有一个缺点,由于每一年的年终均要对历法进行修正,所以每到过年日时,观测者(部族里的首领或巫师)都会举行很隆重的仪式,很至诚地守岁,祈祷等待新一年的太阳在规定的观测点上升起,才能确定新一年的开始时间,如果在年终时由于天气的变化,例如连续多天都有云雾遮挡,观测不到太阳的出升与落下,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观测者(部族里的首领或巫师)出现了意外或观测错误,就会使一年的历法出现混乱。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的状态下,历法的混乱就等于农业生产的混乱,这对于一个部族来说就是陷入了灭顶之灾。

因此,十日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被湮没在大山里。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感冒发烧输液后遗症治验 老茶馆 病人对医生的信赖有时也是一剂良药(诊余闲话系列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