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心路:身在杏林,感悟中医(特别推荐)

2016-07-06 16:16 楼主
《身在中医》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李灿东教授的著作,作者一片真诚,与读者推心置腹,读起来颇有一点彼此在推杯换盏的感觉。本文节选了文中一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

欲成“名医”,先为“良医”

“学德”对于求知者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希望从老师那里学到“绝招”,另一方面却又拿着一根“科学”的尺子去度量老师的经验,在继承之前先“改良”,只能是“形似”而非“神是”。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当地的一名“赤脚医生”,他长期坚持用中医中药为民众治病。少年时他为了拜本县一位老中医为师,费尽周折,但老师坚决不收。年仅13岁的他凭着自己的毅力,烈日下每天骑车2小时赶到医院,先扫地、擦桌子,然后站在老师身后静静地看着、听着、记着,一站就是一天。有天中午,老师下班时已经很迟了,回头看到站在身后汗流浃背的小孩,心里有些不忍,叹了一口气说:“跟我回家吃饭吧,明天别来了!”小孩回答说:“谢谢您!我明天还来!”就这样,一连2个多月从未中断,他的真诚终于感动了老师,最后同意收他为徒。3年后他靠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诊所,屡屡效验,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敬和欢迎。30多年来他一边为群众看病,一边刻苦钻研,一有机会便四处拜访名师。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执著的精神得到了当代几位著名中医学家的好评,而且有几位还收他为徒。记得有一次,他参加学术交流会,看到一位老中医行动不便,就主动上前搀扶他,当老人家的拐杖掉到地上时,他就帮他捡起来,并扶他下楼。此后,在临床上或学习中遇到困难,他就主动向老人家请教,经过长时间的接触,老人把他当作得意门生,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可见“学德”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现在许多青年学生学中医有热情,很想成为名医,但是却放不下身段,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小事不愿意做,哪怕是汤头歌诀的背诵,也是投机取巧或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对待老师的问题上,一方面希望从老师那里学到“绝招”,另一方面却又拿着一根“科学”的尺子去度量老师的经验,在继承之前先“改良”,结果只能是“形似”而非“神是”。前面提到的“程门立雪”的故事,杨时和游酢二人当时已经四十岁了,而且考上了进士,他们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一直等到先生醒来,门外的雪已积了一尺多深。二人堪称是尊师重道的典范。我的老师俞长荣教授曾经说过:“不要光想着成为‘名医’,首先要想着成为‘良医’,从一个合格的学生做起。”说得也是“学德”问题。的确,在旧社会,医生的“绝招”通常是养家糊口的命根子,一般情况下是不轻易传给别人的。把命根子传给一个不信任、不可靠的人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难以想象的,这可能也是很多流传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绝招”、“秘方”失传的原因之一。

共筑医患和谐

我经常对学生说:“一个好的医生是让病人在走出你的诊室的时候,病就已经好了‘三分’。”

病人生病了,求助医生,希望医生能够帮助解决问题,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医生不是万能的,除了个人的专业素养外,还有整个医学认识水平的局限。特别是现代医院里中医师所面对的患者经常是一些疑难杂症,有的甚至是四处求医、几经周折无效的,这一类患者多是满怀希望而来,期望值很高,当然也有一些患者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面对各种各样的疑难病例和临床难题,医生不是都能解决,这一点患者务必要理解,这也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

在对待治病的问题上,《内经》就有比较辨证的看法,“言不治者,未得其术也”,而对于患者则强调要尊重医生,信任医生,“信巫不信医者,病必不治”、“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所以,医生的道德操守固然重要,患者的道德水准也应提高,如果没有这样的观念,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市场化医疗环境中,就难免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而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中医认为,医学的服务对象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无论是诊断、预防或是治疗都应当强调医患和谐,因人制宜。因此,提倡医生拥有高尚道德的同时,有必要树立一面提倡“患德”的旗帜。只有医患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如果患者就医时怕医生不负责任,医生接诊时怕患者找茬,那么本应相互配合的医患双方就可能相互戒备猜忌,一旦稍有不如意,就可能发展成为对立关系,医疗纠纷也因此会越来越多。现在社会普遍认为患者是“弱势群体”,医生则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这是极不正常的。由于失去了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治病救人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有些人到医院看病希望找熟人,无非是希望找到责任心强、水平高的“好医生”,或者希望主治的医生能特别关照,这里固然有考虑到技术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希望建立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不管中医、西医都是如此。这种心理是人所特有的,对疾病的诊疗过程和疗效均有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心理因素所产生的作用是无法客观化、量化的,所以,如果忽略“人”这一特殊对象,去谈医学就难免会有偏差,这也是医学的“人学”特征。我经常对学生说:“一个好的医生是让病人在走出你的诊室的时候,病就已经好了‘三分’。”这句话不是很“科学”,但是很管用,病人找我们不就为了治好病吗?其实,在诊疗过程中,医生的出发点和病人是一致的。没有一个医生愿意将更好的方法藏而不用,能治好的病故意不治好。当然,要处理好医患关系除了医生的诊疗水平之外,责任心和交流沟通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而这点正是医学生亟待加强的。

记得许多年前实习时,我们科收治了一个关节痛的患者,这个患者长相比较特殊,有点“狮子脸”,鼻子和耳垂比较大,脸部皮肤有些凹凸不平。一位医生走过病房,看了一眼后说:“你那个新入院的患者的脸有点像麻风病人的脸。”当时麻风病患者已经极少见了,许多人只是在书上见到麻风病患者的照片,正因为这样,在场同学听说来了个“麻风”病人都跑过去看,甚至还把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喊过来,但由于害怕传染又不敢走到跟前,一群人在门口比比划划(其实麻风病也没那么大的传染性,著名麻风病专家马海德教授生前曾多次视察“麻风村”,同病人握手交谈,更何况这并不是麻风病患者)。结果这位患者很伤心、很生气,带着一肚子怨气走了。这件事情给医院和实习队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可以说这样的医生是不合格的!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有爱心,对病人要一视同仁,更不能因为有美有丑而另眼相待。正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所说:“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

【本文选自《身在中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李灿东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7-06 17:41 2楼
fubabazyg 说:
《身在中医》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李灿东教授的著作,作者一片真诚,与读者推心置腹,读起来颇有一点彼此在推杯换盏的感觉。本文节选了文中一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

欲成“名医”,先为“良医”

“学德”对于求知者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希望从老师那里学到“绝招”,另一方面却又拿着一根“科学”的尺子去度量老师的经验,在继承之前先“改良”,只能是“形似”而非“神是”。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当地的一名“赤脚医生”,他长期坚持用中医中药为民众治病。少年时他为了拜本县一位老中医为师,费尽周折,但老师坚决不收。年仅13岁的他凭着自己的毅力,烈日下每天骑车2小时赶到医院,先扫地、擦桌子,然后站在老师身后静静地看着、听着、记着,一站就是一天。有天中午,老师下班时已经很迟了,回头看到站在身后汗流浃背的小孩,心里有些不忍,叹了一口气说:“跟我回家吃饭吧,明天别来了!”小孩回答说:“谢谢您!我明天还来!”就这样,一连2个多月从未中断,他的真诚终于感动了老师,最后同意收他为徒。3年后他靠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诊所,屡屡效验,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敬和欢迎。30多年来他一边为群众看病,一边刻苦钻研,一有机会便四处拜访名师。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执著的精神得到了当代几位著名中医学家的好评,而且有几位还收他为徒。记得有一次,他参加学术交流会,看到一位老中医行动不便,就主动上前搀扶他,当老人家的拐杖掉到地上时,他就帮他捡起来,并扶他下楼。此后,在临床上或学习中遇到困难,他就主动向老人家请教,经过长时间的接触,老人把他当作得意门生,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可见“学德”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现在许多青年学生学中医有热情,很想成为名医,但是却放不下身段,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小事不愿意做,哪怕是汤头歌诀的背诵,也是投机取巧或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对待老师的问题上,一方面希望从老师那里学到“绝招”,另一方面却又拿着一根“科学”的尺子去度量老师的经验,在继承之前先“改良”,结果只能是“形似”而非“神是”。前面提到的“程门立雪”的故事,杨时和游酢二人当时已经四十岁了,而且考上了进士,他们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一直等到先生醒来,门外的雪已积了一尺多深。二人堪称是尊师重道的典范。我的老师俞长荣教授曾经说过:“不要光想着成为‘名医’,首先要想着成为‘良医’,从一个合格的学生做起。”说得也是“学德”问题。的确,在旧社会,医生的“绝招”通常是养家糊口的命根子,一般情况下是不轻易传给别人的。把命根子传给一个不信任、不可靠的人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难以想象的,这可能也是很多流传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绝招”、“秘方”失传的原因之一。

共筑医患和谐

我经常对学生说:“一个好的医生是让病人在走出你的诊室的时候,病就已经好了‘三分’。”

病人生病了,求助医生,希望医生能够帮助解决问题,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医生不是万能的,除了个人的专业素养外,还有整个医学认识水平的局限。特别是现代医院里中医师所面对的患者经常是一些疑难杂症,有的甚至是四处求医、几经周折无效的,这一类患者多是满怀希望而来,期望值很高,当然也有一些患者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面对各种各样的疑难病例和临床难题,医生不是都能解决,这一点患者务必要理解,这也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

在对待治病的问题上,《内经》就有比较辨证的看法,“言不治者,未得其术也”,而对于患者则强调要尊重医生,信任医生,“信巫不信医者,病必不治”、“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所以,医生的道德操守固然重要,患者的道德水准也应提高,如果没有这样的观念,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市场化医疗环境中,就难免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而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中医认为,医学的服务对象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无论是诊断、预防或是治疗都应当强调医患和谐,因人制宜。因此,提倡医生拥有高尚道德的同时,有必要树立一面提倡“患德”的旗帜。只有医患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如果患者就医时怕医生不负责任,医生接诊时怕患者找茬,那么本应相互配合的医患双方就可能相互戒备猜忌,一旦稍有不如意,就可能发展成为对立关系,医疗纠纷也因此会越来越多。现在社会普遍认为患者是“弱势群体”,医生则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这是极不正常的。由于失去了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治病救人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有些人到医院看病希望找熟人,无非是希望找到责任心强、水平高的“好医生”,或者希望主治的医生能特别关照,这里固然有考虑到技术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希望建立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不管中医、西医都是如此。这种心理是人所特有的,对疾病的诊疗过程和疗效均有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心理因素所产生的作用是无法客观化、量化的,所以,如果忽略“人”这一特殊对象,去谈医学就难免会有偏差,这也是医学的“人学”特征。我经常对学生说:“一个好的医生是让病人在走出你的诊室的时候,病就已经好了‘三分’。”这句话不是很“科学”,但是很管用,病人找我们不就为了治好病吗?其实,在诊疗过程中,医生的出发点和病人是一致的。没有一个医生愿意将更好的方法藏而不用,能治好的病故意不治好。当然,要处理好医患关系除了医生的诊疗水平之外,责任心和交流沟通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而这点正是医学生亟待加强的。

记得许多年前实习时,我们科收治了一个关节痛的患者,这个患者长相比较特殊,有点“狮子脸”,鼻子和耳垂比较大,脸部皮肤有些凹凸不平。一位医生走过病房,看了一眼后说:“你那个新入院的患者的脸有点像麻风病人的脸。”当时麻风病患者已经极少见了,许多人只是在书上见到麻风病患者的照片,正因为这样,在场同学听说来了个“麻风”病人都跑过去看,甚至还把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喊过来,但由于害怕传染又不敢走到跟前,一群人在门口比比划划(其实麻风病也没那么大的传染性,著名麻风病专家马海德教授生前曾多次视察“麻风村”,同病人握手交谈,更何况这并不是麻风病患者)。结果这位患者很伤心、很生气,带着一肚子怨气走了。这件事情给医院和实习队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可以说这样的医生是不合格的!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有爱心,对病人要一视同仁,更不能因为有美有丑而另眼相待。正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所说:“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

【本文选自《身在中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李灿东著)】
好文章,学习了。
⬅ 从「修缮机器」悟出如何论治咳嗽 老茶馆 栀子的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