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中被称作“妈妈”的男人

2016-07-24 12:56 楼主
A

他把楼下楼层间的空隙利用起来,用竹板或者木板,或者钢条,做成一个又一个、一层又一层的,大大小小的笼子。
这些笼子,便是那些小动物的家。

他养了两只狗,两只猫,五只鸡。
每一只小动物,都有一个小故事。

一只流浪的狗妈妈,刚刚生下三个小狗狗就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到母婴店,买了奶瓶,新生儿一段奶粉,10毫升,20毫升的喂。
三只小狗狗从眼睛都不能睁开,到慢慢长大,壮实,他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下了不少功夫。
街坊邻居看他精心细致的喂养狗宝宝,都叫他“狗妈妈”,他也不作分辨。
时间长了,人们就把“狗”字去掉了,叫他“妈妈”。

其中一只小狗狗,被一位朋友看中,领养去了。
留下的两只,他自己养着。

两只猫也是自己寻来的,给个窝就安家了。
那五只鸡是老家乡下送来的,舍不得吃,就养上了。
旁边不远就是菜市场,一年四季,弄点菜叶子啥的,还真不是事儿。

时间久了,他自己也觉得自家这一大家子,是十口。
或者说,是一个妈妈,带了九个宝贝孩子。



B
阿珍到这个社区工作了几年了。
老城区,人员复杂,很多工作需要很细腻的去做。
基层社区干部,还有一个常常干的事情,就是调解人民内部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胜似阶级斗争。
不,新的说法,叫和谐。
哦,又改了,现在叫维稳。

某某街某某巷,某某楼,某某单元,某某号的某某人,就是上级要求重点关注的对象。
阿珍和某某人之间的交道,说来话长。

常常有人到社区来反映,说某某人又创造骂街新记录了。
所谓的记录,要么就是骂人的时间,或者骂架的对手数,或者骂人的内容层出不穷又创新出什么新花样了。

又,一个又字,都不知道某某人干出过多少强悍的口角之事。
以至于,很多人都把某某人这个男人,当成骂街的泼妇悍妇。
甚至于有的人,送给了某某人一个绰号:“妈妈!”
时间久了,背地里,或者当面,都有人叫某某人“妈妈!”

妈妈,多么神圣的一个词语,安在了这样一个人身上,成了一句辱骂人的话,真是让阿珍无语。

在阿珍看来,其实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只是某某人太强势,什么事情都要论个输赢----是一定要别人输自己赢!这样的处世态度方式,哪里能和谐呢?

阿珍和其他社区干部,都上门和某某人做过思想工作,但在某某人一贯要自己赢的方针路线下,这些思想工作,就像滚滚长江东流水,而某某人就像山,山还是那座山,任随水怎么流 。


日子长了,阿珍和其他社区干部上门去做某某人的思想工作,都让某某人烦了。
某某人在这土生土长,有关拆迁啊城镇建设啊电网改造啊土地补偿啊什么的,多多少少知道些或者道听途说些事情。
在他 一贯要自己赢的思想指导下,他,他,他,他开始拿这些事情上访。

任何事情,只要一上访,就从人民内部矛盾,上升到维稳的高度!
上级,上级的上级,上级的上级的上级,都会层层的布置工作,布点设防,监督再监督。
阿珍他们也没有什么法子, 只好随他由他,只要他不上访,骂骂街,占占谁的小便宜之类,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管,管不了了。

逢年过节,阿珍他们还米啊面啊油啊的,去看望某某人。
某某人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话,送来就收下,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很理所当然的样子。

看着某某人理所当然的表情,阿珍心里很无奈,每次离开某某人家里,都不由叹口气,真是一个“妈妈”!



C

各位看官,读了上面的文字,也许会感慨,都是“妈妈”,怎么A妈妈和B妈妈就差别那么远呢?
海天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是这样感慨的。

可是,当阿珍告诉我,A妈妈就是B妈妈,他们是同一个人的时候,我不禁笑了。
原来,生活就是这样的精彩,这样馥郁着中医的哲理。

其实,这个故事,如果你先读B,再读A,感觉又截然不同,不信,你试试!
你说好玩不好玩!

于是我记录下它,还把它归结到《中医人文》这个栏目里,真有意思。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7-26 14:18 2楼
⬅ 诊断(连载式帖子) 老茶馆 相思十七岁的花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