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不叩门”之说谈中医的“治神”

2016-08-15 16:22 楼主
“医不叩门”是自古以来中医界的一个心照不宣的不成文的规矩。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它的渊源是什么,似乎可以从中医强调“治神”的重要性中找到它的源头。具体作何讲,且看下文分析。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为宣传一种治疗脑病的中成药,某药厂对媒体发布消息说,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将携该药去美国为前总统里根治疗老年痴呆症,当记者就此事向王永炎院士求证时,王永炎院士义正词严地说:“我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可我告诉你们我是不会破了中医界‘医不叩门’这个规矩的。”这样一句话充分表明了我们老一辈中医专家严谨的治学态度。我们应该为中医专家们这种大义凛然的气概喝彩。

自《黄帝内经》成书以来,医家们以“精、气、神”作为衡量一个人身体健康与否的标准,所以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就十分重视“神”的作用,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神”对人体来说至关重要。又如《灵枢·小针解》曰:“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因此我认为,高水平的中医师是一个能够在临床各个环节中重视患者神的人。

“医不叩门”的思想正应验患者心神所往、求医心切的心理状态,《汉书》中记载:“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应焉。”多么形象地表明了“心、气、形、声”之间由内而外密切的关系,所以顺应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求治心态,对中医的治疗是大有裨益的,这也为医者把握患者的“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中医界众多的大家们都十分强调一个好的中医师一定是一个好的心理医师的观念。我们知道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了扁鹊的“六不治”论,其中提到对于“骄恣不论于理者不治、信巫不信医者不治”是符合临床实际的。医学模式正在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自然医学模式转变,而在几千年以前中医就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因素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考虑是很全面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道法自然”架构下的产物,可谓中西医的发展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的境界。自古以来中医的病因学说有它的独到性,它一直将情志致病作为病因学中重要的内在因素,因此诊治患者时不忘情志对疾病的影响是很关键的。

张景岳《景岳全书·郁证》首先提出“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的概念,正是基于疾病与情志的密切相关性,一个人身体不适一定会影响到心情,而过度的不良情绪也一定会刺激身体产生疾病,这就是中医强调的情志致病,如《红楼梦》中描述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鲜活的例子。因此我常常告诫学生们,对待每一个来找我们看病的患者,都必须热心、耐心、细心!这也符合中医的“治神”理念。

记得10余年前,曾有一位40岁左右的女性,经人介绍来看病,一进门便说要找一个老大夫,问起姓甚?说“万”,便告诉她:“我就是!”她上下打量着我,还不停地嘟囔着:“这么年轻?我要找的是老中医。”我笑了,说:“我不老吗?请坐吧!”她很不情愿地坐下后,我问:“哪里不舒服?”她用手指指面部,意思是来看面部黄褐斑的,她确实满脸布满了黄褐斑,显然她态度不是很配合,因为从求治老中医的高期望到眼见一位不像老中医的医师,心里的预期值陡然下降了,信任感瞬间消失了。我仍然和颜悦色地看着她,并与她交流着,得知其月经紊乱1年余等情况,待她说完及看舌诊脉后,我说:“你是不是脾气很急躁容易心烦生气呀!”她说:“是啊,你怎么知道?”我说:“您的脉象已经告诉我了。”“哦?这么准?难怪中医看脉。”她嘟囔地看着我说:“就是,在家老公、儿子稍有不顺眼,我就忍不住发火了。”我说:“好,那就得连续治疗一段时间了,只要你坚持治疗,就会慢慢变得温柔。”“啊?中药还能让人变得温柔吗?”她吃惊地问。我说:“是啊,我们中药处方里就有逍遥散。让你逍遥了,你就不生气了,不生气心情就好了,人不就变得温柔了吗?”这时她才露出一点和善的笑容。综合脉症,这个患者以逍遥散和小柴胡汤为经期前后基本方进行加减调整,1个月后病人复诊时,笑吟吟地走进来,高兴地说:“万医师,太好了,连我老公都说我变了很多,脸上的斑也减少了,面色也好多了,中药真的很管用!”患者后来非常配合地治疗了半年,月经正常了,黄褐斑也明显消退了。类似的病案临床比比皆是,如朱丹溪所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所以要求我们在临床中关注到情志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北京中医药大学彭荣琛教授曾说,胃肠道疾病几乎都与情志有关,这正与现代医学研究提出的“肠脑理论”不谋而合。据不完全统计,80%~90%的胃肠道疾病患者都伴有失眠和情志不遂的问题。而后者同样可以导致胃肠道疾病,这就是“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的体现,如《景岳全书·郁证》谓:“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最终均发展成病郁胶结,所以彭荣琛教授在临床诊治这类疾病时,在针灸处方辨证的基础上,往往加用扁鹊十三鬼穴以调神治神,疗效显著。金元时代的著名医家张从正创立的“以情治情”治疗方法被后世医家所推崇,临床沿用至今而历验不爽。他在《儒门事亲》中曰:“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胜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动人耳目,易视听。”这也是临床最好的“治神”法则。

总之,对人而言,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适者为常,过与不及为害。如众所周知的范进中举的后果、黛玉葬花的缘由等,体现了掌控情绪的重要性。临床上我们时时处处可以遇到这样的病例,而且情志与疾病互相影响,对疾病的预后起到了决定性的意义。

【本文选自《万文蓉临证心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万文蓉 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据红外热像断人体气血状态 老茶馆 针灸名家贺普仁,临床妙用内关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