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难受又难言,找准解决方法很重要!

2016-08-19 09:18 楼主
导读:话说便秘这事儿,有多少人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现实生活中,久坐久站的人越来越多,便秘在人群中悄悄地蔓延开来。便秘看似小病,但若长期得不到解决,便秘也会引发不少病症,比如“将军肚”、老年斑、痔疮等,都或多或少与便秘有关,便秘难受又难言,怎么办?且看正文!

【原文】

张某,男,三十二岁,昆明人,患便秘证已一年余。初起大便难解,凡二三日一行,干结不爽。头昏食少,脘腹痞闷不适,时常哕气上逆,冲口而出。医者以为阴虚肠燥,胃腑有热,连续治以清热苦寒、滋润通下之剂。每服一剂,大便通泻一次,其后又复秘结如故,脘腹痞闷终不见减。如此往复施治数月之久,愈见便秘,甚者六七日始一行。口苦咽干,纳呆食减,体瘦面黄,精神倦怠。余诊其脉,沉迟而弱,舌苔厚腻,色黄少津,口气微臭,思饮不多。

【研读】

从医案中看出,患者起初大便二三日一次,连续误治后甚者六七日才大便一次。其目前的主要症状是:大便甚者六七日一次,脘腹痞闷终不见减,口苦咽干纳呆食减,脉沉迟而弱,舌苔厚腻,色黄少津,口气微臭,精神倦怠。

不大便当分虚实寒热,《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大便腹胀满者,按揉不痛者为虚证,按揉痛者为实证,实证可下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云:“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又云:“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宜大承气汤。”这两句话告诉我们腹胀满时而缓解时而胀满,为寒证;腹胀满一直如故,没有缓解的时候,为热证。

寒与热引起不大便的大便性状不同,《伤寒论》第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胃家寒不大便的情况与胃家热不大便的情况不同,胃家寒不大便表现为大便初硬后溏;胃家热不大便表现为大便全程硬结干燥。

若是患者不大便,腹胀满,按之不痛,且腹满时减,则为虚寒之证,可以考虑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吴茱萸汤等;若是患者不大便,腹胀满,按之痛,一直如故,则为热实之证,可以考虑用大柴胡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可惜医案中并未描述患者腹诊的情况。

从患者的服药史来看,患者曾经连续服用过清热苦寒、滋润通下的药物反而导致便秘的情况越来越来顽固严重。由此推断,患者起初的不大便腹胀应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或吴茱萸汤证。

《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伤寒论》第243条:“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为发汗后伤了胃气,胃气运行不畅,所以腹胀满;吴茱萸汤证为胃家本寒,胃家寒不能正常运行,所以食谷欲呕。如果患者不大便腹胀满,按之不痛,腹满时减,时常哕气上逆,冲口而出,不伴有食谷欲呕的症状,则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后来患者的不大便腹胀演变为甚者六七日不大便,且脘腹痞闷终不见减,脉沉迟而弱,精神倦怠。《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精神倦怠、脉沉迟而弱为少阴病的表现。如果患者此时腹胀不大便六七天,且大便前硬后溏,食谷欲呕,则仍为虚寒之证,当用吴茱萸汤;如果患者此时腹胀满不减,不大便六七天,且大便全程硬结干燥,则是少阴火盛水竭之危象,当救垂竭之水,急以大承气汤遏燎原之火,《伤寒论》第322条:“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还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条文,《伤寒论》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若患者腹胀不大便,伴有胁下硬痛或心下满痛,则是少阳病证了。

【原文】

如此并非肠胃燥热之证,乃是气虚之便秘。因长期服用苦寒通下之品,脾肾之阳受戕,脾气虚弱,无力运化,肾气不足,难以化气生津,气机壅滞,胃肠传化失司,遂成便秘。当以温下之法,务使枢机运转,腑气自能通达。方用温脾汤加味。附片45克,大黄9克(后放),明党参15克,厚朴9克,杏仁9克(捣),干姜12克,甘草6克。煎服一次后,则腹中肠鸣,气窜胸胁,自觉欲转矢气而不得。再服二次,则矢气频作,便意迫肛,旋即解出大便许多,干黑硬结如栗,其臭无比。顿觉腹中舒缓,如释重负,呕哕已不再作。连服二剂后,大便隔日可解。口苦咽干已愈,食思转佳,腹中痞胀消去。厚腻黄苔已退,呈现薄白润苔,脉仍沉缓。遂照原方加肉桂9克,增其温化运转之力。连服四剂后,大便通调如常,精神、饮食明显好转,面色呈润泽。为巩固疗效,继以吴茱萸汤加肉桂、甘松温中健胃,调理二十余日,并嘱其常服桂附理中丸。三年后相遇,询及便秘之证已痊愈,迄今未复发。

【研读】

因其医案描述不够详细,所以很难判断其治疗的准确性。若果真是少阴病,脘腹痞闷终不见减,且不大便六七日,则为少阴火盛水竭之危证,当先用大承气汤遏火存阴。

以上医案原文选自《吴佩衡医案》

【本文选自经方百案研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金梅,吕旭升编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一文读懂:六经辨证治肿瘤的精髓! 老茶馆 千古调经第一方:温经汤,还女人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