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金匮伤寒脉之浮缓及病变

2016-10-10 14:52 12楼
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血凝脉滞才是致病的真正原因
就像灵枢开篇九针十二原说的:欲以微针通其经脉.治病无非一个通字
2016-10-10 15:13 13楼
第十三刀 说:
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血凝脉滞才是致病的真正原因
就像灵枢开篇九针十二原说的:欲以微针通其经脉.治病无非一个通字
形气俱不足者,勿施以针,调以甘药。
发动机不行了,油路再通,也没用不是。
2016-10-10 15:18 14楼
刘国栋 说:
形气俱不足者,勿施以针,调以甘药。
发动机不行了,油路再通,也没用不是。
这是气的量不足.针之补泻在于调气.此种情况气太少.这边调过来那边就要气脱.调到那边去这边也会气脱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血络.看得见的堵塞.经曰.无问虚实.急取诛之
2016-10-10 16:51 15楼
据素问阴阳离合论:阳予之正,阴为之主。三阴为阴中之阴,三阳为阴中之阳。阳明篇中有: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以此,津液即谓阳气可知。三焦者,阳气之别使,主行气于阳。伤寒,三焦即伤,阳气不通而微,故形冷而恶寒。这是不是阳不得入阴之病变。如津液不足,而阳加之,其人燥烦。所以少阳篇: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燥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三阴无汗,即无阳加于阴之病变。此已由张仲景确定。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表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2016-10-10 17:18 16楼
平脉法: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伤寒难经以寸口脉候阳气.内经以寸口脉候阴.前者是单以手部之脉论.后者以三部九候而论.
寸口脉微尺脉紧用内经的话说已经是寸不应.尺应的情况了.其病在内
在伤寒中提到阳脉如何阴脉如何则指人迎(阳脉)寸口(阴脉).象太阳中风就是人迎浮寸口弱.
讲到以三阴三阳为名的脉则是不同部位的脉.如阳明脉.少阳脉.少阴脉
而以五脏命名的脉.都指寸口手太阴.脉形不同而己.如内经中所述的心脉肝脉脾脉
2016-10-10 17:26 17楼
论中有: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汁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总由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四肢诸阳之本,阳之动,始于温。温,为阳欲盛。阳欲盛而阴加之,则阴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桂枝汤用了芍药能调和营卫以止汗。
2016-10-10 22:28 18楼
如果能分六经讲讲汗就好了。
2016-10-11 16:21 19楼
帖中: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是在少阳篇)
2016-10-11 17:45 20楼
素问太阴阳明论第十九:黄帝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歧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外,或从内,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歧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胀满闭塞,下为餮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歧伯曰 :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 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 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歧伯对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帝曰 :脾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 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 《醉花窗医案》湿热内蕴实而误补(舟车神佑丸桔半枳术丸) 老茶馆 熊继柏:中医看病必备4大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