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青龙药物配伍的思考

2016-10-11 16:53 楼主
大家都知道小青龙汤这个方子有麻黄、桂枝、芍药、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炙甘草这八味药。我对这个药方的配伍有一些思考,不知道对不对,写出来希望论坛的老师们指导。

这八味药可以分成三组。一组是麻黄和桂枝。

这两味药是负责解表的,就是把体表的寒气驱除掉,在医圣仲景的手里,这两位是去表寒的黄金搭档。如果只有桂枝没有麻黄,就很难打开毛孔发出汗来,如果没有桂枝只有麻黄,发汗的力量不足,并且发汗后容易心慌。他们两个是好基友。

有人蒸桑拿发汗后容易心慌,而用麻黄桂枝发汗后不会心慌,就是因为发汗这个活需要心脏做工受累,桂枝有强壮心脏的功能。

那么如果没有表证的话,这对好基友就不需要了吗?实际上临床上好多人感冒后期的小青龙汤证,感冒的症状已经没有,只剩下咳嗽不愈,甚至咳嗽会持续几个月,照样用原方可以治好。这是因为这两味药不仅仅作用于体表,他们也会从身体内部把寒气发出来。

第二组,是干姜、细辛和半夏。干姜和细辛这两味药主要作用是温里,就是温暖体内的。

这两味药是来解决体内水饮产生的原因。体内的水饮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寒”。所以要去水饮首先要恢复体内的温度,从冬季回到春天。要提升温度,就要用热药,干姜和细辛都是热药。这两位脾气个性还有不同,正好构成搭档。干姜是“守”,细辛是“走”,干姜安稳,好静不好动,细辛走窜,好动不好静,是一动一静、一走一守的搭配。干姜是太阴药、细辛是少阴药,两味药作用的层次有差别,可以在太阴和少阴两个层面用热风吹散寒气,这是不同战场的搭配。

附子也是少阴药,并且是主药,细辛一般是作为附子的副将出现,这里为什么用细辛不用附子呢?这是因为细辛还有去水饮的本领,一将双能,所以选用了细辛。

上面这两味药主要是温里的,捎带着去水饮。这个方子里,去水饮的主将是半夏。说到去水饮的药,首先想到的是茯苓和白术,这里为啥不用这两味,单单选用了半夏呢?

伤寒杂病论里,半夏是出现频率最多的药物之一,在不同方子里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是个多面手。比如在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里,主要是降胃止呕的;在小半夏汤里,则是降逆去水饮的;半夏散里是治少阴咽痛的。另外,后世的方子二陈汤里,半夏是化痰的;黄帝内经里的半夏秫米汤中,半夏是治失眠的。

小青龙汤证里,水饮泛滥为患,有的水饮排出不及时,就会变的粘稠,成为痰。从上面半夏的应用可以看出,半夏既可以除水饮,也可以化痰,所以用在这个地方很合适。而茯苓和白术呢?他们俩能去水饮,可是不能祛痰,用他们的话还要搭配化痰的药。我想这是古人选用半夏的原因吧。

第三组是白芍、五味子和炙甘草。先说说白芍和五味子。

白芍和五味子可不是热药,一个是酸味,凉性,另一个更酸,是温性的。比起前面那五味药的彪悍刚猛,这两位简直就是翩翩女士,为啥要用她们呢?

这就体现了医圣仲景组方的一个思想,就是制衡。

前面那五味药,都是阳药,温热、辛燥、升发,是这个方子的主要火力配置。这个配置,辛燥的力量够足,但是有个缺点,就是容易伤阴,对津液、气都有伤害。所以古人又给搭配了三味阴药:白芍、五味子和炙甘草。白芍和五味子两味药都是酸味的,酸味有“收敛”的特性。炙甘草是甘味的,甘味有“缓”的特性。这三位的酸敛和甘缓,对麻黄桂枝的发散起到制约的作用,不要让他们的发散伤到正气;对干姜、半夏、细辛的辛燥起到约束作用,不要让他们的燥性伤到津液。

我们把上面这段话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解释,可能更好理解一些。

万物有一利就有一弊。

古人精心选出麻黄、桂枝、干姜、半夏、细辛这五个小伙伴,让他们组成驱寒祛水饮的特工队。可是特工队发挥作用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对身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麻黄、桂枝发汗会造成津液丧失,发汗太过还会让人虚。细辛和半夏的燥性很大,虽然利水功宏,可是也会伤到有用的津液。干姜是一把火,这把火更需要控制火候,火力太大的话就会变成邪火,还是要小火慢慢烧,火力持久的好。

为了对特工队有所制约,古人又选出白芍、五味子和炙甘草三味药配合他们。这三位的性子刚好相反,是“收敛”和“和缓”的。这三位可以发挥自己“收敛”“和缓”的特性,让“五虎将”的行动温和一些, 把刚猛的少林拳变成刚柔相济的武当拳。

多说一句,炙甘草这种和缓从容的性子很有用,经常被古人用来搭配其他药物。譬如四逆汤里,就用炙甘草来配附子和干姜,古人解释说炙甘草可以让附子干姜的火力变得柔和持久。

如何来理解炙甘草的这种作用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炙甘草就像个宽厚、温和,性子从容不迫的大姐,跟谁能合得来,又很有影响力。把她放到这个队伍里来,她就把整个队伍的行动节奏变得和缓了。炙甘草的行动节奏和人体气的运行节奏很接近。所以炙甘草把节奏减缓了之后,人会觉得很舒服。

炙甘草还是一味解毒的药,这个解毒,是怎么来解的呢?我见过一种很有意思的解释,是这样说的:“毒”,就是毒药的一种很彪悍的气,把人自身气的运行打乱了。大量的炙甘草可以把这个彪悍的气拖住,慢慢变成人体可以接受的节奏,这样就解毒了。

说远了,继续回来说白芍、五味子和炙甘草。

以上说了她们可以制约阳药的火力。其实还可以从“病”的层次来看看这三味药的作用。

我们说过小青龙汤证是个水饮泛滥的病,病人的一个表现就是频繁咳嗽,吐出大量的稀痰。吐痰排出了废物---水饮,不过也捎带着吐出了有用的东西---津液。大量的吐痰对津液的损伤是很大的。因此,我们要清楚,小青龙汤证这个病,不仅是发大水了,还有很多居民家里缺水喝呢,治病的时候,不仅要驱寒排水饮,还要考虑补充津液或是阴液。

如何补津液呢?我们都知道中医有句话叫做“酸甘化阴”。古人发现酸味药和甘味药相互作用可以补充身体“阴”的部分,这里面应该包含着的津液。

因此,这个方子里除了辛燥药物外,还应该搭配酸味和甘味的药,通过“酸味”和“甘味”来酸甘化阴,补充被损伤的阴。这里的阴,我们可以理解为津液,但不仅仅是津液。

新问题来了,酸味的药和甘味的药很多啊,那么为什么是这三味药呢?用别的药不行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说我的理解,何以是这三味药被古人选中。

从桂枝汤、葛根汤等配方里,我们可以知道,芍药是配合麻黄、桂枝的好搭档,古人很喜欢用她来约束桂枝麻黄的发散。除此之外,芍药还有一项本领,就是利水,芍药可以把水饮从小便这个通道排出,所以在这里她也是一物二用,一味药起到了两味药的作用。芍药的这种一物二用也体现在真武汤中。把芍药用在这里大伙没意见吧?

我们知道,五味子经常和干姜、细辛一同出现在治咳嗽的方子里面,可见她的酸敛对象不是麻黄桂枝,而是干姜和细辛。那她第是否还发挥更多作用呢?

《神农本草经》讲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大家注意”主益气、咳逆上气“。《雷公炮制药性解》说五味子”收肺金耗散之气“。小青龙汤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咳嗽,虽然这个咳嗽是往外排痰,是身体的自我排病,是有益的,可是这种咳嗽往往是强烈的持续阵咳,咳到尾声的时候人都喘不上气来了,真是有肺气涣散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有药物把肺气收敛一下,把上逆的气往下降一下,如果能补一下气就更好了。五味子既可以收敛肺气,又可以治咳逆上气,还有益气的作用,用在这个地方是不是正合适呢?

炙甘草的作用在上面已经说了一些,她既可以缓和阳药的刚猛之性,还可以配合酸味药生津,另外她还有补益作用,特别是补土。肺气虚了,虚则补其母,所以要用炙甘草补一下土。可见,炙甘草也是一物多用啊。

这样看来,小青龙汤里面的八味药是不是很合适的搭配呢?

张仲景的方子绝大部分都不大,七八味药是主流,很少见到十几味药的方子,与我们现在常见的动辄二三十味药的方子形成鲜明对比。

我想,之所以是这样,还是我们现代有的大夫对药物的性能把握不够,在配方选药的时候没有充分利用药材一物多用的功能,尽可能的对药味进行精简吧。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向古人学习啊。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10-14 13:40 2楼
经方是精确医学!
2016-10-21 18:36 3楼
我对于小青龙的理解,与足下有不同。
麻黄并不应伍桂枝,其合细辛半夏直达于里,温化饮邪且肃下,是不羁留于上;桂枝白芍炙甘草干姜,振奋心脾之阳,不使寒饮去而复返;人皆言辛夏味三药是小青龙汤中祛痰蠲饮的黄金搭档,有宣收并用之能,五味子何限于敛肺,合干姜炙草可复心阳。
小青龙一方,所治不限于肺腑,心包积液合乎证候,也可试用。
2016-10-21 20:36 4楼
胡宏中医诊所 说:
我对于小青龙的理解,与足下有不同。
麻黄并不应伍桂枝,其合细辛半夏直达于里,温化饮邪且肃下,是不羁留于上;桂枝白芍炙甘草干姜,振奋心脾之阳,不使寒饮去而复返;人皆言辛夏味三药是小青龙汤中祛痰蠲饮的黄金搭档,有宣收并用之能,五味子何限于敛肺,合干姜炙草可复心阳。
小青龙一方,所治不限于肺腑,心包积液合乎证候,也可试用。
心阳虚之寒水病尽在本方治列。
2016-10-28 11:24 5楼
胡宏中医诊所 说:
我对于小青龙的理解,与足下有不同。
麻黄并不应伍桂枝,其合细辛半夏直达于里,温化饮邪且肃下,是不羁留于上;桂枝白芍炙甘草干姜,振奋心脾之阳,不使寒饮去而复返;人皆言辛夏味三药是小青龙汤中祛痰蠲饮的黄金搭档,有宣收并用之能,五味子何限于敛肺,合干姜炙草可复心阳。
小青龙一方,所治不限于肺腑,心包积液合乎证候,也可试用。
学习了,谢谢!
2016-10-28 11:25 6楼
师法仲圣 说:
心阳虚之寒水病尽在本方治列。
同意。
2016-11-18 00:39 7楼
好文,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小青龙汤!期待楼主更多精彩文章。
2016-11-24 17:42 8楼
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通里医寒治水;桂枝、芍药、炙甘草增液补虚。
2016-11-25 09:16 9楼
学习了,谢谢!
2016-11-28 20:17 10楼
楼主是不是摸脉很厉害
2016-12-09 08:23 11楼
王家祥 说:
好文,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小青龙汤!期待楼主更多精彩文章。
多谢王老师鼓励!
⬅ 桂本《伤寒》方剂医案:张贵江、水中火等 老茶馆 一文读懂《伤寒论》中的中医名词术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