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柴胡汤乃和解剂非泻下剂,兼析经方大黄量效病位主证关系

2017-03-30 13:23 楼主
大黄的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泻下攻积、活血化瘀。
《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经方中大黄用量与功效、病位、主证之间的关系分析:

微剂量(1两)大黄用于清热除烦,主要病位在胆心(胸肋),用于“酒黄疸证”:
栀子大黄汤(3)

小剂量(2两)大黄多用于清热通腑,主要病位在胆胃(心下),主要用于“少阳胆热腑实证(郝万山)”兼“阳明腑实轻证”:
大柴胡汤(6,同下,去滓再煎)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6,后下,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 厚朴七物汤(6) 大黄黄连泻心汤(6) 附子泻心汤(6) 茵陈蒿汤(6) 桂枝加大黄汤(6) (三黄)泻心汤(6) 下瘀血汤(6)

中剂量(3两)大黄多用于缓下腑实,主要病位在胃肠(腹部),主要用于“阳明腑实轻证”:
厚朴三物汤(9) 小承气汤(9) 抵挡汤(9) 大黄附子汤(9)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9) 增液承气汤(9)(温病条辨)

大剂量(4两及以上)大黄多用于峻泻逐瘀,主要病位在胃肠(少腹),主要用于“阳明腑实重证”、“实热结胸重证”、“下焦蓄血证”:
大承气汤(12) 调胃承气汤(12) 大陷胸汤(18) 厚朴大黄汤(18) 大黄甘草汤(12) 桃核承气汤(12)


和法,具有和解表里寒热,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其方药组成以寒热并 用,攻补兼施为特点。
正如戴北山云:“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
又如《成方切用》所云:“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


《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没有大黄,而《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虽然用了大黄,条文也明确提到了“当下之”(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但其大黄的用量只有二两(6克,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且煎煮方法中并未说大黄后下或者制用,而是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会大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大柴胡汤]两方中的大黄用量是相同的,均为二两(6克),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煎煮方法中,大黄是生用、切碎、后下,可见其泻下力道是强于[大柴胡汤]的。然而梅国强教授在讲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仍然强调说此方用6克大黄非为泻下。

用[大柴胡汤],当见“往来寒热,郁郁微烦,胸胁苦满,按之心下满痛者”。
可见其主要功效是“和解少阳,通腑泻满”,适用于热结在里,邪在少阳阳明之证。
所以个人认为[大柴胡汤]当为“和解剂”而非“泻下剂”。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7-03-30 13:26 2楼
“生大黄8克后下”与“制大黄5克同煎”的实际效果对比:

1、“8克,生大黄,后下”的泻下效果
/threads/422666/page-4#post-1380880





2、“5克,制大黄,同煎”的通便效果
/threads/422666/page-7#post-1384222

2017-03-30 13:28 3楼
一点个人的初浅看法,不当和错误之处望各位老师斧正。
2017-03-30 21:13 4楼
梦回杏林 说:
大黄的主要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泻下攻积、活血化瘀。
《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经方中大黄用量与功效、病位、主证之间的关系分析:

微剂量(1两)大黄用于清热除烦,主要病位在胆心(胸肋),用于“酒黄疸证”:
栀子大黄汤(3)

小剂量(2两)大黄多用于清热通腑,主要病位在胆胃(心下),主要用于“少阳胆热腑实证(郝万山)”兼“阳明腑实轻证”:
大柴胡汤(6,同下,去滓再煎)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6,后下,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 厚朴七物汤(6) 大黄黄连泻心汤(6) 附子泻心汤(6) 茵陈蒿汤(6) 桂枝加大黄汤(6) (三黄)泻心汤(6) 下瘀血汤(6)

中剂量(3两)大黄多用于缓下腑实,主要病位在胃肠(腹部),主要用于“阳明腑实轻证”:
厚朴三物汤(9) 小承气汤(9) 抵挡汤(9) 大黄附子汤(9)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9) 增液承气汤(9)(温病条辨)

大剂量(4两及以上)大黄多用于峻泻逐瘀,主要病位在胃肠(少腹),主要用于“阳明腑实重证”、“实热结胸重证”、“下焦蓄血证”:
大承气汤(12) 调胃承气汤(12) 大陷胸汤(18) 厚朴大黄汤(18) 大黄甘草汤(12) 桃核承气汤(12)


和法,具有和解表里寒热,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其方药组成以寒热并 用,攻补兼施为特点。
正如戴北山云:“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
又如《成方切用》所云:“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


《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没有大黄,而《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虽然用了大黄,条文也明确提到了“当下之”(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但其大黄的用量只有二两(6克,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且煎煮方法中并未说大黄后下或者制用,而是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会大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大柴胡汤]两方中的大黄用量是相同的,均为二两(6克),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煎煮方法中,大黄是生用、切碎、后下,可见其泻下力道是强于[大柴胡汤]的。然而梅国强教授在讲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仍然强调说此方用6克大黄非为泻下。

用[大柴胡汤],当见“往来寒热,郁郁微烦,胸胁苦满,按之心下满痛者”。
可见其主要功效是“和解少阳,通腑泻满”,适用于热结在里,邪在少阳阳明之证。
所以个人认为[大柴胡汤]当为“和解剂”而非“泻下剂”。
你这种钻研精神可佳,但我看你的标题好伤心,看不下去,大柴胡汤的大黄原量明明是二两(30g),你为什么只说成6g,难道30g大黄不够你下的,伤寒104条,明明说了:伤寒过经十余日,医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此为未解也,宜大柴胡下之者愈,这一条明说了大柴胡是解少阳通腑之下剂。并与小柴胡及承气汤类,作了区别。
金匮要略又说了: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又说了大柴胡是解少阳通阳明之下剂。
你说大柴胡不是下剂,是和解之剂,那小柴胡是什么剂?这不乱套了。
大柴胡是少阳阳明腑实证,用体实之人
小柴胡是少阳太阴脾虚证,用体虚之人
学伤寒要遵原文,还要结合临床。
……
2017-03-30 21:27 5楼
我也看不下去,不说标题,引用的文献及名言也是断章取义!
广义的和,可以包含一切治法;是否汗下吐都是和呢?这还让人怎么去分辨?
概念的混淆在学习中医的路上是难免的,但是混成这样的就很......
2017-03-30 21:31 6楼
少阳的半表半里证,都说不可下不可汗,唯有和之。然小柴胡汤中,不下而下,不汗而汗,阴阳通调的道理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吧?
2017-03-30 22:53 7楼
阳春肽 说:
你这种钻研精神可佳,但我看你的标题好伤心,看不下去,大柴胡汤的大黄原量名是二两(30g),你为什么只说成6g,难道30g大黄不够你下的,伤寒104条,名说了:伤寒过经十余日,医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此为未解也,宜大柴胡下之者愈,这一条名说了大柴胡是解少阳通腑之剂,也是下剂。并与小柴胡作了区别。
金匮要略又说了: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又说了大柴胡是解少阳通阳明之剂,也是下剂。
你说大柴胡不是下剂,是和解之剂,那小柴胡是什么剂?这不乱套了。
大柴胡是少阳阳明腑实证,用体实之人
小柴胡是少阳太阴脾虚证,用体虚之人
学伤寒要遵原文,还要结合临床。
……

谢谢阳老师鼓励、指点。

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大黄的用量,正是基于当今临床实际情况的
[大柴胡汤]中的大黄用6克的多,用30克的少,您可能也不会开这么大的量吧,如果大黄用30克,那柴胡该用120克。
即使大黄用30克,久煎之后也相当于制过了,[大柴胡汤]中大黄并不后下,而且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会大减。黄煌教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医案中制大黄非用于泻下,其量也多在10-15克左右。

[大柴胡汤]是不是少阳和解剂,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一下其他医家的观点:
http://cn.bing.com/search?setmkt=zh-CN&q=大柴胡汤是少阳和解剂吗

另外,夏质彬的《金匮要略治法类疏》一文谈论和解法时,有这样两段论述:
“黄疸病,腹痛而呕者,是邪在少阳,宜柴胡汤,然《黄疸病篇》原文中未明示是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医宗金鉴》对此认为:“呕而腹痛,胃实热也,然必有潮热便硬,始宜大柴胡汤两解之;若无潮热,便软,则当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和之可也”。因此,临床可根据具体病情。斟酌选用。”

“[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腑泻满,适用于热结在里,邪在少阳阳明之证治。证见往来寒热,郁郁微烦,胸胁苦满,按之心下满痛者,宜用大柴胡汤两解表里。目前临床上运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急腹症,取得了良好疗效。”

2017-03-30 23:08 8楼
大柴也算和解剂。毕竟还有柴胡姜枣。药量大则直下下焦,丸散则散逸于上。这个是符合临床的。
条文言大柴胡下之,的确是下了,重结果。不过往往邪气未全入腑。
不过楼主你啥事儿都问百度的学习方法的确不值得提倡,专业的问题,科普类的解释能权威?条文都在去找来看看是不是有表里症,不就知道是不是和解了吗?
2017-03-30 23:10 9楼
梦回杏林 说:
谢谢阳老师鼓励、指点。

汉代一两等于现在3克计算大黄的用量,正是基于当今临床实际情况的
[大柴胡汤]中的大黄用6克的多,用30克的少,您可能也不会开这么大的量吧,如果大黄用30克,那柴胡该用120克。
即使大黄用30克,久煎之后也相当于制过了,[大柴胡汤]中大黄并不后下,而且要去滓后再煎,从一斗二升水浓缩到3升,大黄的泻下力道会大减。黄煌教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医案中制大黄非用于泻下,其量也多在10-15克左右。

[大柴胡汤]是不是少阳和解剂,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一下其他医家的观点:
http://cn.bing.com/search?setmkt=zh-CN&q=大柴胡汤是少阳和解剂吗

另外,夏质彬的《金匮要略治法类疏》一文谈论和解法时,有这样两段论述:
“黄疸病,腹痛而呕者,是邪在少阳,宜柴胡汤,然《黄疸病篇》原文中未明示是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医宗金鉴》对此认为:“呕而腹痛,胃实热也,然必有潮热便硬,始宜大柴胡汤两解之;若无潮热,便软,则当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和之可也”。因此,临床可根据具体病情。斟酌选用。”

“[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腑泻满,适用于热结在里,邪在少阳阳明之证治。证见往来寒热,郁郁微烦,胸胁苦满,按之心下满痛者,宜用大柴胡汤两解表里。目前临床上运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急腹症,取得了良好疗效。”

浏览附件83555

从大柴胡汤的主证病位:“心下”,
及现代重要应用范围:“肝胆病、胰腺炎”,
也可以看出它的主要作用是“和解少阳”而非“泻下”。
连小承气汤中的大黄也是三两,多于大柴胡汤,而小承气汤也才是个缓下剂,仲师用来“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气汤
2017-03-31 05:15 10楼
刘国栋 说:
大柴也算和解剂。毕竟还有柴胡姜枣。药量大则直下下焦,丸散则散逸于上。这个是符合临床的。
条文言大柴胡下之,的确是下了,重结果。不过往往邪气未全入腑。
不过楼主你啥事儿都问百度的学习方法的确不值得提倡,专业的问题,科普类的解释能权威?条文都在去找来看看是不是有表里症,不就知道是不是和解了吗?


刘老师说话好滑啊!
你说柴胡剂要有姜枣才是和解剂,那柴桂姜汤没有人参生姜大枣,就不能解少阳了(和解少阳了)?其实,观其伤寒柴胡剂方子,解少阳只要有柴胡黄芩就够了,其它药就是对症而没。
关于和解一法,仲师在伤寒金匮里没有说过,是后人强加的,是个邪说。
说大柴胡汤是和解剂,就是说,一边里向敌人开跑,一边喊敌人讲和,这可能吗?
小柴胡汤,也不是和解剂,实是解少阳实脾补气之剂,也就是扶正攻邪之剂,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凡柴胡证而下之,柴胡证不罢,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这就是说一个小柴胡证服小柴胡汤后出现阳气来复(目瞑反应)战汗而解。……
2017-03-31 05:20 11楼
现在给大柴胡定个性吧,
大柴胡汤是:解少阳通阳明的下剂。
伤寒论还有那些条文,可用大柴胡汤下之?谁说说?
我举例说一个: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
⬅ 脏腑经络解析桂枝汤小柴胡汤立体结构 老茶馆 伤寒论条辨第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