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杰教授运用经方小剂验案举隅

2010-06-27 11:55 楼主
作者:班光国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张仲景之方,素以“药专力宏”著称,《伤寒论》、《金匮要略》总数250方(为《本经疏证》统计数,未计《金匮要略》附方)中,2味药的方剂40首,3味药的方剂45首,4味药与5味药的方剂58首。吕志杰教授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30年,学验俱丰,擅长运用经方治病,尤其注重运用经方小剂。现举其验案3则如下。

1.口中多涎案

例1侯某,女,22岁。2005-05-10初诊。口中多涎近3年。3年前因意欲减肥,不食主食,仅以苹果等水果充饥,持续6个月余,出现口中多涎。刻诊:口中多涎,伴胃脘胀满,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质淡有齿痕,苔白润,脉缓弱。予甘草干姜汤。药物组成:炮干姜30 g,炙甘草15 g。日1剂,水煎分3次服。服至第3剂,多涎症状明显缓解;7剂后口中多涎消失,其他症状亦明显缓解。

按:《金匮要略方论·卷上·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曰:“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甘草干姜汤为理中汤之半,既有温肺复气之功,又有补脾建中之效,临床可以治疗肺气虚寒所致肺痿病,也可治疗脾阳虚弱所致的脾胃病。本例患者由于过食生冷而伤及脾阳,脾失运化之功,出现口中多涎之主症。结合诊脉望舌,诊为中阳不足,不能摄津。予甘草干姜汤,方证相对,故获良效。

2.右腿屈伸不利案

例2露某,男,18岁。2008-02-16初诊。1个月前因车祸导致脑出血,并多处损伤,经当地医院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刻诊:右侧大腿弯曲蜷缩,屈伸则痛甚,夜不能寐,痛处无红肿,膝关节尚能活动。诊断为骨盆环单处骨折后损伤。予芍药甘草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药物组成:白芍药30 g,赤芍药15 g,薏苡仁30 g,败酱草30 g,炮附子10 g,甘草20 g。日1剂,水煎取汁400~500 mL,分3次温服。服药1剂,腿痛减轻,但仍不能屈伸; 6剂后疼痛明显缓解,右腿已能屈伸;继服5剂,右下肢症状消失。

按:上方为《伤寒论》芍药甘草汤与《金匮要略》治肠痈之薏苡附子败酱散之合方。《伤寒论》说:“脚挛急……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刘渡舟先生亦以芍药甘草汤治“下肢拘挛不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具有镇痛、镇静、解痉、抗炎等作用。《本经》记载薏苡仁“主筋急拘挛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薏苡仁、败酱草并用,清热解毒排脓;《本草正义》谓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可以振奋周身之阳气。

3止痛药致呕吐案

例3张某,女,69岁。2008-05-13初诊。素有胃炎病史,食欲不振。因摔倒致一侧下肢疼痛,自行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300 mg止痛,出现呃逆,呕吐不能饮食,甚则水入即吐,遂往某医院治疗。治疗20日,仍呃逆,不能饮食,水入即吐,并自觉胃中灼热感,可闻及振水声,无矢气。予小半夏汤。药物组成:姜半夏30 g,生姜15 g。日1剂,水煎,12 h内分4~5次少量频服。当日下午服药后,晚上则呕吐止,并闻及矢气声,能进食。次日晨进食米粥未吐,而后服阿胶又引发呕吐,停服阿胶,再进上方,吐止未复发。

按:《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曰:“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临床上以呕吐为主症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均可配合小半夏汤,或治标,或治本,或标本兼治。此验案亦如前案,未察舌按脉,但吕教授根据上述理论,结合患者水入即吐,胃中有振水声等证候,初步辨证为支饮呕吐,故以小半夏汤标本兼治。患者服阿胶而致吐,乃脾胃虚弱,阿胶滋腻碍胃所致,《伤寒论》所谓“呕家不喜甘”之故也,小半夏汤亦治之。

体会
上述所举3案,吕志杰教授均以经方小剂治验,与大方重剂治病之现状不同,却亦取良效。说明治病之道,方不在大小,量不在轻重,以中病为宜。吕志杰教授在临证中运用小方治病,既体现了药专力宏之特色,又节约了医疗费用,值得重视和推广。

(本文由吕志杰教授指导)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6-29 19:01 2楼
学习拉,
2010-07-02 00:15 3楼
药简效宏,辩证精细入微,乃我辈学习之楷模也!!
⬅ 张炳秀运用“药引”经验蠡测 老茶馆 谢兆丰老中医治疗肝硬化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