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集解》补遗:《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草稿)

2018-03-15 08:13 12楼
[FONT=仿宋]【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程士德说:泄泻无度为洞泄,寒积于内即寒中。中央为土病在脾,脾阳衰微,故善病洞泄、寒中。

【长夏】吕氏春秋·卷第六·季夏纪》:“季夏之月,日在柳。”高诱注:“季夏,夏之六月也。”

礼记·月令》:“季夏……中央土。”孙希旦《礼记集解》:“孔氏曰:四时,木配春,火配夏,金配秋,水配冬,土则每时分寄一十八日。虽每分寄,而位本末,宜处季夏之末,故在此陈之。愚谓中央,谓四时之中间也。土虽寄王于四时之末,然五行播于四时,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而火生土,土生金。土之次在火、金之间,故其气偏王于季夏之末,居四时之中央。”

邹衍说:“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周礼·夏官·司爟》郑玄注引郑司农说以《邹子》曰)

马融说:《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何晏《论语集解》)

金栋按:《逸周书·月令》无此更火之文。孙诒让说:《论语注》云《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今《月令》聊无此语,明当是异是,杜台卿亦不以《礼记·月令》为《周书》也。臧庸云:“据中郎此言,是《周书·月令》即《礼记·月令》也。初据《论语集解》言《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疑别有《月令》,今考《周礼·司爟》郑司农引《周书》为《邹子》,贾《疏》云:‘《邹子》出于《周书》,其义是一。’然则《论语注》所言《周书》实《邹子》耳。”案:臧说近是,大抵《周书·月令》必与《礼记》大同小异,但卢校竟以《吕氏春秋》补入,则不足凭耳。(《大戴礼记校补》)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对》说:“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

森立之说:[考]长夏字初见于此,谓夏之土用,长养万物之义。案:长夏,王说不太妥,考正二三月为春,四五为夏,六七为长夏,八九为秋,十十一十二为冬之理,日长之时,故谓长夏也。

金栋按:森氏所分时月“六七为长夏,八九为秋”,非是。

长夏,首见于《内经》,或是受战国时期邹衍“季夏取桑柘之火”一语中“季夏”之启发演变而来。孔德立《先秦诸子》说:“季夏的出现,是邹衍对阴阳五行学说的一个创举,解决了土德在四时中不占具体位置的缺陷。”六月,指阴(农)历六月,夏季(孟、仲、季)最后一个月份,此时气候最为潮湿,乃多阴雨而潮湿。空气中湿度大,大气压偏低,故由脾所主。长夏在五行属土,在五方属中央,在五气属湿,在五脏属脾,在五体属肌肉。

四时春、夏、秋、冬加之长夏谓之五时,完全是出于理论需要,为了与自然界五行之土、人体五脏之脾等相配而构建的五大系统使然。此乃《内经》以“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来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即由“取象比类”——四(五)时五行五脏阴阳的整体观类比推演思辨而来。恽铁樵《群经见智录》说:“《内经》言五行配以五脏,其来源于天之四时。脏有五,而时仅四,故以六月为长夏,以配脾。”故出现了矛盾说法,即脾主长夏与脾不主时。

长夏虽由脾所主,但从时间来说又未尽合理,即时间搭配不均。长夏是从夏季分出的一个月,夏季则是二个月,而春、秋、冬则各为三个月。这样一来《内经》的作者,为了均衡这个时间,又云“脾不主时”,即在每季之末各匀出十八天由脾所主。18×4=72天,3个月×3季-18天=72天,如此则每季皆72天,甚为妙哉!《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黄元御《四圣心源》:“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

此“脾不主时”则是受当时阴阳、五行、五方、四时学说之影响渗透嫁接而来,与统治者之政治思想有关。

《管子·五行》:“日至赌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祝宗选禽兽之禁……七十二日而毕”,“赌壬子水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使人内御……七十二日而毕”。受此影响,邹衍创立了“五行相生的四时教令思想”,推荐给当时的统治者。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土居中央,为(谓)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甘者,五味之本也;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主土气也,犹五味之有甘肥也,不得不成。是故圣人之行,莫贵于忠,土德之谓也。人官之大者,不名所职,相其是也;天关之大者,不名所生,土是矣。”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日冬至,七十二日,木用事,其气燥浊而青。七十二日,火用事,其气惨阳而赤。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气湿浊而黄。七十二日,金用事,其气惨淡而白。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气清寒而黑。七十二日,复得木。”

《汉书·律历志》:“中央者,阴阳之内,四方之中,经纬通达,乃能端直,于时为四季。”居于中央的土对四季起统领作用,任何季节用事都离不开土。[/FONT]
2018-03-15 08:16 13楼
[FONT=仿宋]【秋善病风疟】杨上善说:仲夏伤暑者,秋喜风疟也。

丹波元简说:高云:“秋病肩背,俞在肩背,故秋善病风疟。风疟者,寒栗而肩背振动也。”简按:《疟论》云:“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可见疟邪自肩背始也,肩背振动之解欠详。

程士德说:风疟,疟疾的一种。夏宜疏泄,逆之而汗不出,则暑邪内伏,遇秋风凄切,金寒火热相战成疟。[/FONT]
2018-03-15 08:17 14楼
[FONT=仿宋]【冬善病痹厥】马莳说:冬气者,病在腰股,又在四肢,故痹病厥病,从之而生矣。

森立之说:案:痹厥,即四支之病,谓病在四支也。

郭霭春说:痹厥,偏义复词,此指痹说。冬气病在腰股四肢,所以容易发生痹证。

金栋按:痹厥一词,《内经》全书共见3次。病名。以痹痛逆冷为主症。(《内经词典》)[/FONT]
2018-03-15 14:58 15楼

[FONT=仿宋]【冬不按蹻(跷)】森立之说:案:“不”字古人语助,不按蹻者,按蹻也。此“不”字解,详见《长刺节论第五十五篇》,王引之所谓“不”字即是。冬时按蹻,令血脉流通,则风邪无来侵之地。春不鼽衄者,血气无凝滞之徵。春不病颈项者,外邪无来犯之谓也。

金栋按:注家多认为“冬不按跷”指冬天应该禁止按跷。因为“冬天按跷”,可以损伤人体之阳气、阳精,甚至神气浮散,结果会导致百病丛生,如“春必鼽衄及春病颈项、仲夏病胸胁,长夏病洞泄寒中、秋病风疟、冬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者等,妥否?

愚见诸注皆未尽合理。因“动则为阳”、“阳盛则热”,按摩导引可以宣通阳气、活动筋骨、疏通经络气血,强壮身体,驱散阴寒之气。如《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杨上善说:“不劳则血气不通,故多得痿厥之病。故导引按跷则寒热咸和,血气流通。”吴昆说:“导引,运行经气,不使留滞为病也。手摩谓之按,足蹑谓之跷,所以揉扰筋节,宣通阳气也。”森立之说:“痿厥寒热者,气血凝滞之所为。故以‘导引按跷’治之,宜令筋络骨节气血流通也。”经文明示可以“导引按跷”以治疗疾病、康健身体,而历代注家在对“冬不按跷”的注释上,却前后矛盾。可见“冬不按跷”与后面的经文内容有问题。

首先发现这段话有问题的是李治《敬斋古今注》,《集解》已转引。实际上,“冬不按跷”之“不”字,是语气助词,用来调节音节,无具体实义。不按跷,按跷也。如《尔雅·释丘第十》:“夷上洒下,不漘。”郭璞注:“不,发声。”刑昺疏:“不,发声也。”黄侃文集《尔雅音训》云:“不与不蜩、不过、不类、不若之‘不’同。”即《尔雅·释鱼第十六》:“左倪不类,右倪不若。”刑昺疏:“不,发声也。……不,亦发声也。”《尔雅音训》云:“不者,发语辞。”又,《诗经·小雅·车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郑玄注:“不惊,惊也;不盈,盈也。”再,《楚辞·招魂》:“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李逸注:“不奇,奇也。”另,《礼记·缁衣》:“《甫刑》曰:播刑之不迪。”郑玄注:“不,衍字耳。”郑注不明“不”当系一语气助词,已知“不”在句中没有词义,故认为是一个多余的字。实乃语气助词之“不”也。

《素问考注》:“案:‘不’字古人语助,不按跷者,按跷也。……冬时按跷,令血脉流通,则风邪无来侵之地。春不鼽衄者,血气无凝滞之徵。春不病颈项者,外邪无来犯之谓也。……‘冬不按跷’一句,唯谓‘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也。下夏秋冬共必有为诸证之渐耳,此唯举冬而余略之也。而王注云‘此上五句,并为冬不按跷之所致也。’恐非是。再考冬行导引按跷之法,则寒气不来侵,故至春不病邪入颈项之病,又不病鼽衄之证,四时宜导引也。只举冬,不云他三时者,乃与冬伤于寒者,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同文例。且《异法方宜》十二云:‘导引按跷者,宜从中央出。’亦是四时宜导引之徵也。”此《考注》一出,文理、义理、医理详尽而确,可谓群疑冰释。经文中“春不病颈项”之“春”、“仲夏不病胸胁”之“仲”字,当从《素问吴注》删除,于义为顺。吴昆说:“‘不病颈项上’,旧有一‘春’字,夏字上有一‘仲’字,两僭去之。”

综上所述,今据李治《敬斋古今注》、森立之《素问考注》、《新校正》云(详“飧泄而汗出也”六字,据上文疑剩)及《素问吴注》并结合上下文义,这一段话应校补为:

“故冬按跷,春不鼽衄、不病颈项;春按跷,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夏按跷,秋不病风疟;秋按跷,冬不病痹厥。”如此始合经旨。[/FONT]
2018-03-15 14:59 16楼
[FONT=仿宋]【飧泄而汗出也】胡天雄说:天雄按:冬令宜藏,飧泄汗出,皆有违冬藏之道,故下文补出“冬藏于精”的重要性。义有可通,当非剩文。句前文字当有脱落。[/FONT]
2018-03-15 15:00 17楼

[FONT=仿宋]【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胡天雄说:于云:“藏上当脱‘冬’字,下文云:‘夏暑汗不出,秋成为风疟。’此冬字与彼夏字为对,脱去则句法失类矣。”可从。《内经》精字多义,最常见者,以人身阳气之密藏者叫做精,《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故阳气必须密藏于阴中,阴阳紧密结合,才有坚强的生命。如果阴阳分离,阴中无阳,精气竭绝,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后世医家亦有悟及《内经》藏精之精,指阳气之密藏者而言,并非专指精液之精,只是出于对前代注家的尊重,不敢翻此案而已。[/FONT]
2018-03-15 15:01 18楼
[FONT=仿宋]【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吴崑说:冬宜闭藏,失之则如上条所论。夏宜疏泄,逆之而汗不出,则暑邪内伏,遇秋风凄切,金寒火热相战为疟。

张介宾说:以上二节,一言冬宜闭藏,一言夏宜疏泄。冬不藏精则病温,夏不汗泄则病疟。阴阳启闭,时气宜然。此举冬夏言,则春秋在其中矣。

胡天雄说:张云:“夏月伏暑而汗不出,则暑邪内畜,以至秋凉凄切之时,寒热相争,乃病风疟。”黄云:“夏暑窍开,寒随窍入而汗不出者,是宜泄而反藏也。皮毛闭敛,寒气莫泄,则秋成风疟矣。”一云“夏月伏暑”,一云“寒随窍入”,两说各异。今考《疟论》云:“夫痎疟皆生于风……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张注似更切合原意。[/FONT]
2018-03-15 15:02 19楼
[FONT=仿宋]【此平人脉法也】森立之说:脉法,犹曰血脉常则也。

胡天雄说:此句难解。《新校正》以“义与上文不相接”,疑有阙文。注家也作过多种尝试,吴云:“脉法犹言诊法。”马从王注云:“乃平病人之脉法也。”张云:“言经脉受邪之所由然也。”以上三家,吴、马均以脉法即是诊法,张以脉为经脉。今考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有《脉法》按:帛书小组整理定名。一篇,其首句云:“以脉法明教下,脉亦圣人之所贵也。”算是最早提出“脉法”二字的古籍之一。其后又说:“以砭启脉者必如是。”可见最初脉法的“脉”,确是指经脉。因古代遍身诊脉,经脉既是施治的目标,又是诊断的依据,不可截然分开。故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也。此句接篇首帝问“经有五风”句来,经即是脉,因为“八风发邪”成为经脉之风以后,可发上述诸病,所以,最后总结一句:这是辨别经脉受病之法。平,动词,即平脉辨证之平。[/FONT]

郭霭春说:按此六字,据林校谓“义不与上相接。”疑此六字,应在后文“合心于精”句下,误窜于此。
2018-03-15 15:03 20楼
[FONT=仿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张介宾说:一日之气,自卯时日出地上为昼,天之阳也;自酉时日入地中为夜,天之阴也。然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午前为阳中之阳,午后为阳中之阴也;子前为阴中之阴,子后为阴中之阳也。故以一日分为四时,则子午当二至之中,卯酉当二分之令;日出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也。

张志聪说:鸡鸣至平旦,阳气始生,应春升之气,故为阴中之阳;平旦至日中,阳气正盛,应夏长之气,故为阳中之阳;日中至黄昏,阳气始衰,应秋收之气,故为阳中之阴;合夜至鸡鸣,阳气在内,应冬藏之气,故为阴中之阴。

程士德说:上二注,一从昼夜四时注,一从阴阳气消长解,相互发明。[/FONT]
⬅ 人体内脏的重要性排序 老茶馆 研剖古经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