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集解》补遗:《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草稿)

2018-03-15 07:54 楼主
[FONT=黑体]龙伯坚、龙式昭编著《黄帝内经集解》[/FONT]

[FONT=黑体]金栋[/FONT](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FONT=黑体]补遗



《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
【补遗】[/FONT]
[FONT=仿宋]【金匮真言论】丹波元简说:马云:“《灵·二十五人》篇有‘金柜藏之’,其柜从木,义盖同也。”简按:《汉·高帝纪》:“如淳云:金匮,犹金滕也。”师古曰:“以金为匮,保慎之义。”[/FONT]
[FONT=仿宋][/FONT]
[FONT=仿宋]金栋按:《尚书·周书》有《金滕》篇,说:“武王有疾,周公作金滕。”孔安国《传》:“为请命之书,藏之于匮,缄之以金,不欲人开之。”孔颖达《疏》:“经云‘金滕之匮’,则‘金滕’是匮之名也。……此传言‘缄之以金’则训‘滕’为缄。……则‘滕’是束缚之义。‘藏之于匮,缄之以金’,若今钉鐷之。郑云:‘凡藏秘书,藏之于匮,必以金缄其表。’是秘密之书,皆藏于匮。”顾颉刚说:“《金滕》的篇名是由篇中‘金滕之匮’一语而来。滕,是缄封的意思。金滕之匮,是用金质缄封的柜子。这柜子是用来放重要文件的,彷彿现在的铁箱。”(《古史辨·第二册·七六 金滕篇今译》)所谓金滕,指匮以金属缄封。可见,金匮并非用金所做。[/FONT]
[FONT=仿宋][/FONT]
[FONT=仿宋]程士德说:匮,同柜。贮藏物品的家具,这里指藏书之器。匮以金名,其义有二:一是匮以金制成,故称金匮。如《内经素问吴注·卷一》注:“金匮,帝王藏书者也,范金为之。”二是说内藏之书,乃帝王家所用,不可轻易外传,珍贵如金,故名金匮。如《素问集注·卷一》注云:“金匮,古帝王藏书之器。此篇论经脉之道,乃上帝之所贵。”真言,即见道之论,至真至要之言。《素问直解·卷一》注:“真言,至真不易之言。”

古代医家认为本篇所论内容,非常珍贵,是至真不易之言,因此将它藏之于金匮,以示珍重,正如《素问直解·卷一》说:“然此真言,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藏之心意,不可轻泄,犹以此言,藏之金匮者然,故曰‘金匮真言’也。”本篇是《内经》中不以所论具体内容名篇的篇章之一。[/FONT]

[FONT=黑体][/FONT]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8-03-15 07:59 2楼
[FONT=仿宋]【八风】萧吉《五行大义·卷之四·第十七 论八卦八风》说:《太公兵书》云:“坎名大刚风,乾名折风,兑名小刚风,艮名凶风,坤名谋风,巽名小弱风,震名婴儿风,离名大弱风。”《吕氏春秋》云:“东方滔风,东南动风,南方巨风,西南凄风,西方飘风,西北厉风,北方寒风,东北炎风。”

《淮南子·天文训》:“何谓八风?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景风至四十五日凉风至,凉风至四十五日阊阖风至,阊阖风至四十五日不周风至,不周风至四十五日广莫风至。”

“条风”高诱注:“艮卦之风,一名融。”按:东北。

“明庶风”高诱注:“震卦之风也。”按:正东。

“清明风”高诱注:“巽卦之风也。”按:东南。

“景风”高诱注:“离卦之风也。”按:正南。

“凉风”高诱注:“坤卦之风也。”按:西南。

“阊阖风”高诱注:“兑卦之风也。”按:正西。

“不周风”高诱注:“乾卦之风也。”按:西北。

“广莫风”高诱注:‘坎卦之风也。”按:正北。

《白虎通·卷七·八风》:“风者,何谓也?风之为言萌也。养物成功,所以象八卦。……距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四十五日凉风至……四十五日昌盇风至……四十五日不周风至……四十五日广莫风至。”

金栋按:丹波元简认为,《九宫八风》篇之八风,源于《五行大义》所引《太公兵书》。

《白虎通》之八风乃八卦之风,与《淮南子·天文训》之八风同。《淮南子·地形训》亦有八风,但与《天文训》不同。《地形训》云:“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音六liu)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显然是指八方之风,与《内经》八方之风名称相异,与八卦之风的名称有相同者,如条风、景风、凉风。

赵洪钧《内经时代》说:八风的解法定型于《白虎通·卷七》,是其中的专门一节。可见汉儒很需要统一说法。八风是:“冬至45日,条风至”,其后每45日依次出现:明庶风、清明风、景风、凉风、昌盍风、不周风、广莫风。早于此说的见《淮南子·天文训》。其八风名称和顺序与《白虎通》全同。唯夹注中配以八卦。八卦配法与《灵枢·九宫八风》不同。《史记·律书》中的八风名称与上同,但配以八方、月份、主气、干支等,唯不配八卦。更早的八风说见《左传·隐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今音乐家解此“八风”为各地民间音乐。约本《诗经》有十五《国风》,亦通。三国人杜预解《左传》八风,仍说是八方之风,名称与《史记》、《白虎通》半数相同,应是离题更远。总之,八风之说起源应很早。既可能是八节气的原始名称,也可能古代确曾按八方测风向,不可考。汉代含义、名称数变,与八卦相配应较晚。《灵枢》中的八风和以上各说均不同,意思与能否致病有关,肯定是医家又一次改造。

程士德说:八风即四方四隅八方之风;从其虚之乡来,即八方之风与其所主时令不相一致,所谓非其时其风,故能病人。所以,八风是统指四时气候变化而言的。

金栋按:与《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补遗条参看。[/FONT]
2018-03-15 08:01 3楼
[FONT=仿宋]【经有五风】程士德说:注家有不同的解释,王冰认为:“经为经脉,所以流通营卫血气者也。”“五风”,《类经·疾病类·二十七》注作五脏之风解。上二注对本句的解释是本于下文,认为“八风发邪,经脉受之,则循经而触于五脏”(王冰语),致成五脏的风证。《素问集注·卷一》则认为“经”指五脏的经俞,五风,五经风也。并认为这样解释是因为“末结曰善为脉者”相呼应。而《素问吴注·卷一》则解经为经常,注云:“言八风发邪,以为经常之五风,各从其气触于五脏,则为邪气而发病矣。”据下文云,则王冰与《类经》解释义较胜,然对句中“有”字,义不明。详本句似与上句“天有八风”相对为文,而本句五风是明指五脏之风,故“经有五风”似作“五脏之风”为是,下文“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正说明八风与五脏之风的关系。

金栋按:此句之意指八风之邪,通过五脏之经俞成为经风之后,而侵犯五脏。经,当指经俞,既是经脉气血流注之处,又是八风入侵五脏之门户,与下文“经风”吻合。经俞何止只有五风?因脏有五,只为与五脏相比附推演。《素问集注》为是。然“天有八风”,又如何与“脏者有五”比附推演?故唯有保留下文之东、南、西、北、中之“五风”,才能达到“天人相应”。[/FONT]
2018-03-15 08:02 4楼
[FONT=仿宋]【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丹波元坚说:《太素》作“八风发邪气,按:《太素》邪字一用耶字。经风触五藏”。杨曰:“八风,八正耶气也。正月朔日有此八风,发为耶气,伤人者也。经风,八虚风也。谓五时八风,从虚乡来。触于五藏,舍之为病也。”

金栋按:此句,《太素·卷三·阴阳杂说》作“八风发邪气,经风触五藏”,正与“经有五风”吻合,即所谓“经风”,正是“经有五风”,非是“五脏之风”。唯通过经俞侵犯五脏之风,才谓之“五脏之风”。[/FONT]
2018-03-15 08:03 5楼
[FONT=仿宋]【所谓得四时之胜者】丹波元简说:吴接上句,云:“此所谓得四时之胜,而变病也。”

胡天雄说:此八字吴接上句,似是。以下二十四字,似为后人引《六节藏象论》语作注而误入正文者。

金栋按:所谓得四时之胜者,《六节藏象论》作“所谓得五行时之胜者”,是经文,不是“王氏补文”。依下文五方之风、五时、五脏附五行推演,此句当说“所谓得五行四(五)时之胜者”,中间有脱字。关于这三十二字之来历,胡氏引吴说似是。

程士德说:胜,克制。得四时之胜,即某一季节,出现克制它的季节气候,如长夏出现春季气候之类。[/FONT]
2018-03-15 08:05 6楼

[FONT=仿宋]【俞】丹波元简说:吴云:“输同,五藏之气至此,而转输传送也。”简按:经文,俞、输、腧通用。《玉篇》:“腧,五藏腧也。”《史记》:“五藏之输。”注:“经穴也。”

森立之说:此俞字,非谓肝俞、肾俞等穴处,但是春宜刺上头,冬宜刺下足之义。故谓其经穴春取颈项,冬取腰股也。

郭霭春说:周学海说:“俞,应也。非俞穴。”

金栋按:俞,同腧,腧穴也。腧,古作俞(音恕shu)。乃古今字,即俞→腧。古字在先,今字在后;古字简,今字繁。俞,《说文·舟部》:“空中木为舟也。”段注:“《淮南·范论训》:‘古者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高曰:‘窬,空也。方,并也。舟相连为航也。’按:窬同俞。”本义是挖空树木做的小船,音yu于,引申为中空之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素问·奇病论》:‘治之以胆募俞。’王冰注:‘背脊曰俞。’按:皆中空之义。”

腧,古作俞,亦作输,乃通假字。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俞,《太素卷第三·阴阳》作“输”,杨上善注:“输者,各系于藏。”森立之说:“案:‘俞’即输字省文,《素问》作‘俞’者,《太素》皆作‘输’。《灵枢》有本输篇,《医心方》引《黄帝明堂经》、《扁鹊针灸经》共作‘输’,并可以徵矣。《医心方》又引华他(佗)《针灸经》作‘窬’。‘窬’即输之去车从穴者,而经穴所注之处,故从穴。与‘窬门’字,字源自别。其音宜从《玉篇》‘式朱反。’皇国古来为音俞,非是。盖以俞穴字,分输泄字也。《医心方》卷二·诸家取背输法第二傍书云‘乙俞’,即‘音俞’之略假字。是古来为音俞之徵也。……[眉]《玉篇》:‘腧,式注切。五藏腧也。’本篇音释:‘俞,音庶。’”《灵枢·背俞》:“愿闻五脏之俞出于背者。”俞,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一·输穴·气穴》作“输”,萧延平云:“平按:输,《灵枢》作‘腧’,《素问》作‘俞’,上下均同。”《灵枢·本输》马莳注:“输、俞、腧三字,古通用。输者,以其脉气之转输也。俞者,从省。腧,从肉。本篇‘输’字,是言推本各经之有腧穴也。”孙国中按:“‘腧’,古文作‘输’,乃通假字。”

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校注》:“按:输、腧、俞三字古通,本书中常混用。今以总论腧穴者为‘腧’,四肢末端特定五输穴为‘输’,五输穴中之一及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的脏腑诸穴为‘俞’,并律之。”若按现代理解,此说分而析之,可从。[/FONT]
2018-03-15 08:07 7楼
[FONT=仿宋]【俞在颈项】丹波元坚说:琦云:“下言春病在头,颈项即头之变文。”

森立之说:(眉)言肩背,则两手亦包在其中。言颈项,则包头首也。言腰股,则包脚足也。然则颈项、胸胁、肩背、腰股之外,所遗唯腹。而腹宜补,不宜写发之地,故脾时不言腹,却言在脊也。脊者,胸胁与肩背之间,即夏与秋之交之义也。

【俞在颈项、故春气者病在头】程士德说:俞,即腧穴,为经气输注之所,同时也是邪气入侵的门户。下文说:“春气者病在头”,颈项当为头的互文,故《素问释义》注:“肝胆之经,颈项皆无俞穴,下言春病在头,颈项即头之变文。”

金栋按:以俞为经俞、俞穴,与上文“经有五风”之经俞义同。然与经文“颈项”(头)、“胸胁”、“肩背”、“腰股”、“脊”(腹)义异。周氏说“应也”,即相应之处,似是。

【春气者,病在头】胡天雄说:上云“东风生于春”、“南风生于夏”、“西风生于秋”、“北风生于冬”,此云“春气病在头”、“夏气病在藏”、“秋气病在肩背”、“冬气病在四支”,对照一下,就知道这个气字是指风气。《内经》风和气通用,义详《生气通天论》“因于气,为肿”条。

金栋按:《新校正》引《周礼》云:“春时有痟首疾。”见于《周礼·天官·疾医》篇。郑注:“痟,酸削也。首疾,头痛也。”贾《疏》:“春是四时之首,阳气将盛,惟金沴木,故有头首之疾。言痟者,谓头痛之外别有酸削之痛。”[/FONT]
2018-03-15 08:08 8楼
[FONT=仿宋]【俞在胸胁、夏气者病在藏】程士德说:《类经·疾病类·二十七》注:“火气应于心,心脉循胸出胁,而南方之气主于前,故俞在胸胁。”脏,指心脏。《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外为胸胁,而内为脏也。”[/FONT]
2018-03-15 08:09 9楼
[FONT=仿宋]【俞在肩背】程士德说:《类经·疾病类·二十七》注:“肺居上焦,附近肩背,故俞应焉。”肩背为肺之应,故下文曰:“秋气者,病在肩背。”

【俞在脊】张介宾说:脊居体中,故应土也。

金栋按:据下文病理“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皆腹部肠中疾患,脊,应为腹。又据下文体例,脱落“长夏气者病在”哪?据此,应补“长夏气者病在腹”。

【病在四支】张志聪说:支,肢同。余篇仿此。

马莳说:“上文言腰股,而此言四肢者,以四肢为末,如木之枝得寒而凋,故不但腰股为病,而四肢亦受病也。”

金栋按:支,肢,古今字也。古字在先,今字在后。古字简,今字繁。[/FONT]
2018-03-15 08:10 10楼
[FONT=仿宋]【鼽衄】程士德说:鼽,鼻塞流涕。《说文》:“鼽,病寒鼻窒也。”衄,《说文》:“鼻出血也。”王冰注:“以气在头也。”《素问吴注·卷一》注:“亦阳气上升之故”。又《素问释义》注:“邪客于肺,气通不利,则鼻塞而鼽;血升于上,肺气不降,则出于鼻而为衄。春气在头,故病应之。”按此承上文“春气者,病在头”而言,春气应肝,其气主升,病当在肝,故当从王、吴注。

又,《读古医书随笔》谓:“鼽字虽可能鼻塞,但此处与衄字连用而成鼽衄,此字样在《内经》中颇多,而鼻塞与鼻出血又无必然联系,故甚费解。杨上善释为‘鼻形’,则鼽衄当为鼻出血之谓。”

金栋按:鼽衄实为一个病证名,即鼻出血。然《集解》引王冰说,将“鼽”、“衄”分而释之,欠妥。疑义有二:⑴若“鼽”指鼻塞流清涕,“衄”指鼻出血,二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为何“鼽衄”一词连用?⑵若“鼽”指鼻塞,“窒”亦指鼻塞不通畅,那么《灵·经脉》篇所云“实则鼽窒,虚则鼽衄”之“鼽窒、鼽衄”并提,矛盾吗?

鼽,《说文·鼻部》:“鼽,病寒鼻窒也。”《释名·释疾病》:“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有的注家或本此等说,或尊王注“鼽,谓鼻中水出”,而程士德说又引《读古医书随笔》致多说并存。

李今庸《读古医书随笔·黄帝内经析疑三十三则·五》:“然‘鼽’、‘衄’二字连用为‘鼽衄’,屡见于《黄帝内经》中,恐不宜析为二证,当为一病证名词。……如果‘鼽衄’为二证,‘鼽’是指‘鼻塞’,‘衄’是指‘鼻出血’,试问‘鼻塞’和‘鼻出血’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而致《黄帝内经》屡屡连言?且上面所引《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论述‘少阳司天’和‘少阴司天’的病证时,‘鼽衄’与‘鼻窒’并提,如‘鼽衄’为二证而‘鼽’训为‘鼻塞’,则其下文所谓‘鼻窒’岂不为多余?由此可见,此文‘鼽衄’只能是一个病证名词,而不应该把它分释为二证。”并据《太素》注文,认为“是‘鼽’即为‘鼻’。‘鼽’训‘鼻’,训‘鼻形’,则此文‘鼽衄’即为‘鼻内出血’之病证矣。故张志聪注即直接称之为‘鼻衄’。《诸病源候论》所载‘鼻衄候’,亦即《黄帝内经》中所谓‘鼽衄’之病证也。”

《太素·卷第八·经脉连环》:“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鼽衄,口歪唇眕。”杨注:“鼻孔引气,故为鼽也,鼻形为鼽也。有说鼽是鼻病者,非也。……衄,出血也。不言鼻衄而言鼽衄者,然鼻以引气也。鼽,鼻形也,鼻形之中出血也。”杨注如此,但不知所据何本。而《读古医书随笔》采纳杨注所言甚是,并考证精细,故程士德兼取之。愚见,程氏解释“鼽衄”应据《读古医书随笔》主取为正,他说兼参为次。然‘鼽’字单用时,其词义即如子书所释“鼻塞、鼻窒、鼻流清涕”,如《气交变大论》“咳而鼽”等。

又,《吕览》高诱注“鼽,齆鼻也”何谓也?齆(音翁weng),鼻道阻塞。《玉篇·鼻部》:“齆,鼻病也。”《广韵·送韵》:“鼻塞曰齆。”齆鼻,即鼻窒、鼻塞也。

再,临床观察,春、夏季小儿多见鼻出血症状,虽与“春善病鼽衄”吻合,但殊不知夏季气候更炎热、阳气更升发,为何不“夏病善鼽衄”?另,鼻为肺窍,似当与肺有关,所以才有《素问释义》之释。那么到底与何脏有关?主要是使用的依据、标准不一,故岐说各异。实际上中医的很多理论皆如此,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解释,有时无论怎么说都有道理,百方弥缝诠释经典,但是否与临床吻合、与事实相符,则又全然不顾。因为《内经》之理论体系更多的是天人相应,以比类取象的方法,附五行说推演而来。比如五气(风暑湿燥寒)之风,附五行之推演当内应于肝,外应于春,然本篇又出来一个五方之风。若依此文例推演,是否尚应有五方之暑、五方之湿、五方之燥、五方之寒?[/FONT]
2018-03-15 08:12 11楼
[FONT=仿宋]【仲夏善病胸胁】程士德说:农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夏气者病在心,心之脉循胸胁,故仲夏善病胸胁。

金栋按:仲夏,在此泛指夏季。[/FONT]
⬅ 人体内脏的重要性排序 老茶馆 研剖古经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