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與人工智能(轉貼)

2020-12-04 15:47 楼主
上回在“未来把中医中药淘汰有可能么”的貼子里有過一些關於機器人利用中醫經典經方代替大腦,利用現代探測設備代替“望聞問切”診斷,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醫案共享信息不斷修正數據庫相關問題,有過粗淺的討論,今天無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轉過來與大家共享。不會轉貼,複製粘接,如二樓。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0-12-04 15:48 2楼
秉承恩师倪海厦教诲,从硅谷到深圳,他投身中医人工智能的未来
在投身中医人工智能之前,林大栋中医博士是美国加州国际医药大学的一名教授,是慈济基金会的特聘中医讲师,也是在加州享有盛誉的知名中医师。
在投身中医之前,林大栋是一位在硅谷高科技公司从事软硬件研发的工程师,一度就职于科技圈达21年之久。
是什么样的机缘促使林大栋中医博士走过这样的事业曲线、从硅谷来到深圳,开出了问止中医这家以“中医人工智能”见长的连锁机构呢
恩师倪海厦的教诲
2007年,林大栋还是一名高科技公司的工程师,通过《人纪》结缘并拜入倪海厦老师门下。林大栋多次前往位于佛罗里达海外小岛的汉唐中医跟诊并由倪海厦老师亲自带教。倪海厦老师总是鼓励有着计算机和工程师背景的林大栋多思考中医与科技的结合。
2008年,林大栋向倪海厦老师展示了业余时间开发的“经方专家系统”,原本是当做茶余饭后的闲谈,没想到倪师非常开心,来回多次测试“经方专家系统”并肯定了计算机开具的处方。倪师很认真鼓励林大栋继续从事中医软件的开发。倪师表示说他一向认为中医的逻辑性非常强,如果能够把中医的思维用计算机软件表现出来,那将会令每个地区的人们都享有很高的中医水准。
从此,林大栋开始了中医与科技的结合,利用大量业余时间整理中医历代典籍案例和数据库。
倪师不幸与世长辞之后,林大栋更感到时间的珍贵,加紧了中医科技化的研发。从2008年到2018年,十年期间,林大栋完成了伤寒、金匮、千金方等汉唐时期中医经典的数据化,并同时补充了大量后世名医如傅青主、胡希恕的医案和文集。
从硅谷到深圳,投身中医人工智能
契机发生在2018年。林大栋博士与两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华人科技创业家在硅谷相识,原来大家都有着一样的对中医科技的愿景。共同努力下,问止中医正式成立于硅谷。基于林大栋博士早期开发的“经方专家系统”,问止中医深度优化并开发出全球第一套成熟的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问止中医大脑。
问止中医与美国加州国际中医药大学及加州多家中医诊所合作,完成了最初的中医大脑数据训练案例的采集和测试。之后,问止中医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国内十多家社康中心合作,进一步把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案例扩充到三万多例。
经数据统计显示,在三万多则案例中,中医师使用问止中医大脑看诊的整体疗效达96%,远高于对照组(同等资历的中医师,未使用问止中医大脑)的37%。经过千锤百炼,中医大脑在临床上终于站稳了脚跟。
风险投资加持,落地人工智能中医诊所
在2018年全球经济下滑、风险投资锐减的大背景下,问止中医大脑凭借其真实可靠的疗效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得到了挑剔的投资人的认可。问止中医逆势接连获得了三轮次的投资,投资方包括蓝驰创投、真格基金等全球一线美元风险资本。
2018年底,问止中医正式落地先行试验区深圳,尝试开出了全球第一家人工智能中医诊所。短暂的试运营期间内,问止中医凭借显著的疗效赢得了顾客的口碑相传。问止中医加码投入实体诊所,截至目前,已经在深圳南山、福田、宝安、龙华等地域开出了5家人工智能中医诊所,形成了在深圳本地颇受顾客欢迎的中医连锁品牌。
真人明医+人工智能,疗效更有保障
据林大栋博士说,最开始人们对问止中医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更有很多阿姨阿公走进来问:人工智能中医,是不是靠机器人看病啊?
林大栋博士讲,问止中医坚持“真人明医+人工智能”的结合。问止中医聘请的是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知名学府的优秀中医师,再经过严格的内部培训考核后才能上岗。当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使用人工智能“中医大脑”时,可以做到诊断辨证更加精准,所开具的处方也更为合理,自然会带给顾客更高的疗效。
当记者问起中医大脑背后的技术原理时,林大栋博士这样阐明:“中医大脑所汲取的是历史上多位名医的知识、经验和思路,医生完成望闻问切后把顾客的症状录入中医大脑,中医大脑便基于该顾客的个性化体质和症状,模拟计算张仲景、孙思邈、傅青主、胡希恕等名医思路,最后开出处方。而且值得强调的是,中医大脑开具的处方均是被屡次验证针对上述病症最为有效的处方。”
用记者自己的话来理解,那便是中医大脑避免了民众有病乱求医的情况,并把最佳方案给到有需要的问诊者。
中医大脑PK林大栋
记者给了林大栋博士一个刁钻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您是著名经方家倪海厦先生的高徒,是加州名医,又是您研发了中医大脑。那么,中医大脑跟您比,谁更强?
林大栋博士笑着回答:“最早中医大脑的测试,就是跟我和公司的其他医学团队成员们。每当遇到一个顾客,我们几位大活人会写下处方,再用中医大脑开具处方,之后我们会集体研讨哪个处方才最好。在经过十多个版本的迭代更新后,我认为中医大脑已经显著超越了我,我心甘情愿拜中医大脑为师。”
吸收倪海厦经验,中医大脑变最强大脑
除了复原历史上名医的思路外,中医大脑还有没有什么独特之处?
“有!那便是我的恩师倪海厦。我们把倪海厦老师的知识、思路和经验,尽我们最大的能力优化进入了中医大脑,有时候中医大脑开出的处方,看起来就像是倪师亲诊一般。倪老师在世时,治疗的大部分是疑难重症,全球各地的顾客坐飞机到美国佛罗里达的小岛去找倪老师看病。倪老师在常年的疑难重症中磨练出了非常鲜明的中医思维特色,用药非常精炼。今天的中医大脑也继承了这份思路,在治疗一些另人很棘手的病症时屡立奇功。我相信,这也是对倪师中医遗产最好的传承。”林大栋说。
投身智慧中医的未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医的传承、中医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均是很有难度的挑战。林大栋博士秉承恩师倪海厦教诲,从十多年前的一个心愿,一路走来,从硅谷到深圳。我们祝愿他为民众创造出中医人工智能最智慧的未来。

作者:夏陈皮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300aed1eaf12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12-04 17:00 3楼
不太现实!现代西医够先进的,结果还是不能取代中医!医学远比现代科技深奥!不是科技生搬硬套能理解的!
2020-12-05 09:20 4楼
荒漠 说:
不太现实!现代西医够先进的,结果还是不能取代中医!医学远比现代科技深奥!不是科技生搬硬套能理解的!
這位老師理解稍顯狹窄了一些。中醫也是可以與時俱進,一樣是運用內經的理論,傷寒金匮的經方,再錄入歷代名家的醫案,理念。怎麼就成了生搬硬套了,你一個人,能讀多少醫書,十年三百本夠嗎,讀完學以致用的時候,是否能想得起來,能想起來多少,是不是還得去翻翻書確認。人工智能,直接就把你想讀的三百本,三千本,三萬本錄入系統,檢索引用的時候,以秒為單位提取,不會出錯,不需要再去翻書確認,怎麼就不可以了?用內經理論,用經方,同時也用驗方(歷代名家醫案),用中藥,區別只是問診的方式變了,怎麼就變成不是中醫了?以發展的眼光看事物,這樣的系統如果能夠全國,全球施行,才真正是中醫中藥發展壯大之日。西醫之所以能夠橫掃世界,就是因為能快速普及,至少是基層的普及,名醫有多少,庸醫又有多少,培養一個名醫要多少年,成名之后的名醫,能治多少病,看多少人?100分的名醫,60分合格的普通醫生,和一知半解,坑錢蒙人的不良醫,在這社會上的比例是怎樣的?而這個系統,不需要做到100分,相信如果有80分,全社會推廣,狀況都會比現在好,至少不會有那麼多中醫黑。
2020-12-05 09:33 5楼
100個人看同一本內經,可以有99種理解方式,出來的結果大不相同,再運用到實際中,臨床上,可想而知,五花八門。而人工智能學習的東西,說到底就是人類想給它寫入的記憶。如果資源足夠的話,可以選最頂尖的學者,強者,組成團隊,對現存經典進行編譯,討論,相信大多數的知識點,能達成一致共識,有不同理解的知識點,專家團隊討論,有結果再錄入,沒有結果不錄入或者同時并存。這不是跟專家聯合會診一樣嗎?那試問普通病人,勞苦大眾,在中國這個熟人社會,關係社會,人情社會的大環境中,有幾個人得病了,能得到專家會診?有生之年如果能看到這樣的系統普及,才是中醫之福,民眾之幸。個人理解,當會有不全面的地方,蓋因為我是一個患者,然後才發現的本論壇,成為一個愛好者,跟從業者自然看到的事物本質還是有所區別,深度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語,希望有不同意見的,各抒己見,能發現邏輯上的缺陷,改進之,即是進步。
2020-12-05 14:39 6楼
569186621 说:
這位老師理解稍顯狹窄了一些。中醫也是可以與時俱進,一樣是運用內經的理論,傷寒金匮的經方,再錄入歷代名家的醫案,理念。怎麼就成了生搬硬套了,你一個人,能讀多少醫書,十年三百本夠嗎,讀完學以致用的時候,是否能想得起來,能想起來多少,是不是還得去翻翻書確認。人工智能,直接就把你想讀的三百本,三千本,三萬本錄入系統,檢索引用的時候,以秒為單位提取,不會出錯,不需要再去翻書確認,怎麼就不可以了?用內經理論,用經方,同時也用驗方(歷代名家醫案),用中藥,區別只是問診的方式變了,怎麼就變成不是中醫了?以發展的眼光看事物,這樣的系統如果能夠全國,全球施行,才真正是中醫中藥發展壯大之日。西醫之所以能夠橫掃世界,就是因為能快速普及,至少是基層的普及,名醫有多少,庸醫又有多少,培養一個名醫要多少年,成名之后的名醫,能治多少病,看多少人?100分的名醫,60分合格的普通醫生,和一知半解,坑錢蒙人的不良醫,在這社會上的比例是怎樣的?而這個系統,不需要做到100分,相信如果有80分,全社會推廣,狀況都會比現在好,至少不會有那麼多中醫黑。
与时俱进的中医都被西医检查仪器带进沟里了!当代真明医几何?
2020-12-05 16:07 7楼
大约在1970年代,就有人研发了中医专家系统,也就是把中医师的经验输入电脑,由电脑来给病人开处方。40多年过去了,电脑更换了很多代,越来越先进,中医师恐怕还没有40多年前高明,电脑还是不能代替中医师。专家系统现在称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用于下棋,用于替代中医师恐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不会实现。替代西医的内科医生倒是容易实现一些,西医比中医简单得多。
2020-12-05 16:13 8楼
荒漠 说:
与时俱进的中医都被西医检查仪器带进沟里了!当代真明医几何?
看來中醫從業者跟我們普通患者一樣,也是苦西醫檢測儀器久也。但其實檢查檢驗的過度氾濫,不是西醫的錯,而是社會制度的錯,是衛生系統制度的錯,以藥養醫,以檢測檢驗項目的盈利養醫,買一臺大型檢測設備回來,跟帶回來一臺印鈔機一樣。三塊錢能治好的病,不斬你三百不罷休。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天朝。感冒都能把你從頭發檢查到腳底板。所以造成了每個人的印象都是進醫院就是從頭照到腳,從里看到外,有病沒病先繳費上機臺。設備本身沒有錯,錯的是使用設備的人,把一個輔助判斷的工具,當成了印鈔機,與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點離題了,老師該看仔細了,雖然這個人工智能也是用機器去看病,但跟西醫目前的檢測項目是不同的,其基礎仍然是望聞問切,而中醫經典,經方,歷代名家驗方,成了機器人的基礎大腦,起辯癥判定的作用。互聯網大數據的應用,則是數據的收集比對,可以理解成是機器人自身成長的途徑。有基礎知識,能學習能成長,跟人又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在于,腦容量巨大,可以把所有證實是正確的理論知識都寫入進去。時間優勢,不需要二十年的基礎知識積累,不需要二十年的專業知識學習,只要主導智能系統知識體系構建的專家團隊不出錯,每一套系統的知識水平就是一致的,絕大部份知識點是正確的,可批量複製的,不會記憶力減退,不會疲勞,不會被家庭瑣事影響心情,錯誤判斷,不會睡眠不足記憶模糊,做不到一百分,80分90分想來不難達到。而老師質問的,當代真明醫有幾何,也正說明了,醫學大家成材艱難,那醫學大家再去坐診看病,就是浪費了,中醫看病,望聞問切,一套走下來,二十分鐘沒了,一天能看幾人,四十年學習,二十年,三十年工作,這個成本比例是過高的。所以真正的大家,結合臨床的情況下,去收徒講學,發揚光大,培養更多的人,是最有效率的。而在這套智能系統中,真正的大家,就是智能系統大腦寫入知識點的審核人員,這又比收徒授課來得更快了。
2020-12-05 16:36 9楼
刘李和戎 说:
大约在1970年代,就有人研发了中医专家系统,也就是把中医师的经验输入电脑,由电脑来给病人开处方。40多年过去了,电脑更换了很多代,越来越先进,中医师恐怕还没有40多年前高明,电脑还是不能代替中医师。专家系统现在称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用于下棋,用于替代中医师恐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不会实现。替代西医的内科医生倒是容易实现一些,西医比中医简单得多。
老師說的這個系統,其實在深圳的很多基層診所就有,但是呢,有點四不象,在深圳呆了十幾年,我倒是可以稍微簡單說下,真的是四不象,靠蒙。望聞問切,只用到了問一條,病人自述主要症狀后,醫生以自己的經驗,再展開詢問一些感受現象之類的,無非二便,飲食,睡眠,過往病史,過敏藥物之類,加基礎的血壓測量,到這就完事了,會用到其它三診的醫生,幾乎沒有遇到。那如何用藥呢?根據病人的主述,加過往病史,輔以一些表象的症狀,錄入電腦之后,就會自動跳出來醫品清單備選了,因為不是中草藥,是西藥,中成藥,所以這是很容易做到的,相同症狀的表象,一般有幾種成品藥備選,醫生再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從中勾選就可以了。這個其實,病人自己在電腦上,百度搜索,出來結果差不離,最多就是可選範圍大得多得多,容易造成困惑。因為診所是不會同時有許多種治療同一病癥的藥品存在的,同一病癥,能選的就那麼幾種。當然了,這是基層的社區診所,只起到最基礎的治療,說到底,感冒發燒這種小毛病,不用藥一樣三五天能好,真是大病,就直接去醫院,那就是一大堆的檢測儀器上場了。而儀器檢測完之后,辯癥結束,可供選擇的藥品,仍然是一個清單,最多就是種類比基層診所更多選擇而以。
2020-12-05 16:58 10楼
569186621 说:
秉承恩师倪海厦教诲,从硅谷到深圳,他投身中医人工智能的未来
在投身中医人工智能之前,林大栋中医博士是美国加州国际医药大学的一名教授,是慈济基金会的特聘中医讲师,也是在加州享有盛誉的知名中医师。
在投身中医之前,林大栋是一位在硅谷高科技公司从事软硬件研发的工程师,一度就职于科技圈达21年之久。
是什么样的机缘促使林大栋中医博士走过这样的事业曲线、从硅谷来到深圳,开出了问止中医这家以“中医人工智能”见长的连锁机构呢
恩师倪海厦的教诲
2007年,林大栋还是一名高科技公司的工程师,通过《人纪》结缘并拜入倪海厦老师门下。林大栋多次前往位于佛罗里达海外小岛的汉唐中医跟诊并由倪海厦老师亲自带教。倪海厦老师总是鼓励有着计算机和工程师背景的林大栋多思考中医与科技的结合。
2008年,林大栋向倪海厦老师展示了业余时间开发的“经方专家系统”,原本是当做茶余饭后的闲谈,没想到倪师非常开心,来回多次测试“经方专家系统”并肯定了计算机开具的处方。倪师很认真鼓励林大栋继续从事中医软件的开发。倪师表示说他一向认为中医的逻辑性非常强,如果能够把中医的思维用计算机软件表现出来,那将会令每个地区的人们都享有很高的中医水准。
从此,林大栋开始了中医与科技的结合,利用大量业余时间整理中医历代典籍案例和数据库。
倪师不幸与世长辞之后,林大栋更感到时间的珍贵,加紧了中医科技化的研发。从2008年到2018年,十年期间,林大栋完成了伤寒、金匮、千金方等汉唐时期中医经典的数据化,并同时补充了大量后世名医如傅青主、胡希恕的医案和文集。
从硅谷到深圳,投身中医人工智能
契机发生在2018年。林大栋博士与两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华人科技创业家在硅谷相识,原来大家都有着一样的对中医科技的愿景。共同努力下,问止中医正式成立于硅谷。基于林大栋博士早期开发的“经方专家系统”,问止中医深度优化并开发出全球第一套成熟的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问止中医大脑。
问止中医与美国加州国际中医药大学及加州多家中医诊所合作,完成了最初的中医大脑数据训练案例的采集和测试。之后,问止中医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国内十多家社康中心合作,进一步把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案例扩充到三万多例。
经数据统计显示,在三万多则案例中,中医师使用问止中医大脑看诊的整体疗效达96%,远高于对照组(同等资历的中医师,未使用问止中医大脑)的37%。经过千锤百炼,中医大脑在临床上终于站稳了脚跟。
风险投资加持,落地人工智能中医诊所
在2018年全球经济下滑、风险投资锐减的大背景下,问止中医大脑凭借其真实可靠的疗效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得到了挑剔的投资人的认可。问止中医逆势接连获得了三轮次的投资,投资方包括蓝驰创投、真格基金等全球一线美元风险资本。
2018年底,问止中医正式落地先行试验区深圳,尝试开出了全球第一家人工智能中医诊所。短暂的试运营期间内,问止中医凭借显著的疗效赢得了顾客的口碑相传。问止中医加码投入实体诊所,截至目前,已经在深圳南山、福田、宝安、龙华等地域开出了5家人工智能中医诊所,形成了在深圳本地颇受顾客欢迎的中医连锁品牌。
真人明医+人工智能,疗效更有保障
据林大栋博士说,最开始人们对问止中医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更有很多阿姨阿公走进来问:人工智能中医,是不是靠机器人看病啊?
林大栋博士讲,问止中医坚持“真人明医+人工智能”的结合。问止中医聘请的是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知名学府的优秀中医师,再经过严格的内部培训考核后才能上岗。当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使用人工智能“中医大脑”时,可以做到诊断辨证更加精准,所开具的处方也更为合理,自然会带给顾客更高的疗效。
当记者问起中医大脑背后的技术原理时,林大栋博士这样阐明:“中医大脑所汲取的是历史上多位名医的知识、经验和思路,医生完成望闻问切后把顾客的症状录入中医大脑,中医大脑便基于该顾客的个性化体质和症状,模拟计算张仲景、孙思邈、傅青主、胡希恕等名医思路,最后开出处方。而且值得强调的是,中医大脑开具的处方均是被屡次验证针对上述病症最为有效的处方。”
用记者自己的话来理解,那便是中医大脑避免了民众有病乱求医的情况,并把最佳方案给到有需要的问诊者。
中医大脑PK林大栋
记者给了林大栋博士一个刁钻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您是著名经方家倪海厦先生的高徒,是加州名医,又是您研发了中医大脑。那么,中医大脑跟您比,谁更强?
林大栋博士笑着回答:“最早中医大脑的测试,就是跟我和公司的其他医学团队成员们。每当遇到一个顾客,我们几位大活人会写下处方,再用中医大脑开具处方,之后我们会集体研讨哪个处方才最好。在经过十多个版本的迭代更新后,我认为中医大脑已经显著超越了我,我心甘情愿拜中医大脑为师。”
吸收倪海厦经验,中医大脑变最强大脑
除了复原历史上名医的思路外,中医大脑还有没有什么独特之处?
“有!那便是我的恩师倪海厦。我们把倪海厦老师的知识、思路和经验,尽我们最大的能力优化进入了中医大脑,有时候中医大脑开出的处方,看起来就像是倪师亲诊一般。倪老师在世时,治疗的大部分是疑难重症,全球各地的顾客坐飞机到美国佛罗里达的小岛去找倪老师看病。倪老师在常年的疑难重症中磨练出了非常鲜明的中医思维特色,用药非常精炼。今天的中医大脑也继承了这份思路,在治疗一些另人很棘手的病症时屡立奇功。我相信,这也是对倪师中医遗产最好的传承。”林大栋说。
投身智慧中医的未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医的传承、中医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均是很有难度的挑战。林大栋博士秉承恩师倪海厦教诲,从十多年前的一个心愿,一路走来,从硅谷到深圳。我们祝愿他为民众创造出中医人工智能最智慧的未来。

作者:夏陈皮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300aed1eaf12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生忽略了看病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病人是需要和医生交流的,医生也需要和病人交流。当面交流对双方获得充分的信息和心理满足对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视频电话不能代替面对面交流。一个病人面对机器和面对医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是不一样的。机器不可能获得病人与医生当面交流所带来的难以言传的重要信息。人工智能中医机器人即使能研制出来也不会有多少病人去关顾。
现在有些中医师接触一个病人只花几分钟,其治疗效果是不会好的。
2020-12-05 17:15 11楼
问题的根本在于操作者的水平

望、闻、问、切,四诊才考真功夫呢
望没望出来,漏没漏掉重要信息那不是机器能判断出来的,有些东西一望可知,有些东西就是拿仪器称了也不知,经验很重要
问没问出该问的,同样不是一张表能完全解决的
切的时候手感、肤色、骨形、脉形等等短期内有仪器可用么?
闻,机器隔多远采音?让病人念一篇稿子么?

如果四诊有遗漏,那么开出来的方子可靠性有多少?
⬅ 什么是能量医学?为啥他能解密中医? 老茶馆 对影响中医学复兴发展的三个基础性问题及真正中西医结合第一步的一点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