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伤卫

2021-05-31 15:13 楼主
寒伤营的说法,目前可以接受的是寒导致体表毛细血管收缩,营气不足,而出现的营卫不合,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调和需要营卫互相之间流通,而寒导致了他们之间不能流通,体表皮肤之下不能恢复供给,也就没有能量重新打开封闭的皮肤,封闭的皮肤不打开,能量不能外出也就恶寒,人体散热被阻也就发烧,血管不通也就身痛。

而风伤卫,应该指的是卫气的外泄,从风侵袭体表来讲,导致的是热量的流失和体液的流失,最体表的细胞流失后,这个作用会向内影响,如果天气冷比较伤的是能量,体液因汗孔封闭影响较小,如果天气热,伤的是体液,因为汗出的多,而温差不大。
如果把细胞组织液作为卫气的根源来讲的话,可以说得通,组织液不够了,卫气也就没有了生发的根源。

外感风邪,导致出现这种流通的不平衡,可能出现的是有汗也可能是无汗,主要还是天气,如果有汗,那么对身体的影响就是体液的丢失,大于能量的散失,在体表出现的就是发热和少津,如果这种情况比较极端的话,应该只需要白芍 生姜 大枣 甘草。
而能量的散失,人体会有轻微恶寒的出现,有多少恶寒,就代表丢失了多少能量,就应该用多少桂枝,或许冬天的伤风症,应该多加桂枝才能维持这个比例。
而夏天的伤风应该减桂枝,甚至到了温病,不恶寒只发热,就应该全都去掉,专注于补充流失的津液,和中和体表多余的热。
夏天表热的散发又有赖于汗液的蒸腾,那么保证人体水分的摄入,应该比寒凉药更重要,或许生姜不应该去掉,对应缺水的位置,可能需要加葛根。

在不考虑内热,已经热进入到更深层次的话,表热就应该是桂枝换黄芩,就是小阴旦汤,或许就是阴药白芍出头的意思。
那么黄芩汤这个方就不应该是专门的痢疾方,腹痛是因为有白芍,实际上外感未必有下利,而下利也未必是因为表热而里寒,反而有可能是大肠热,这个下利,不会是下利清谷的里寒,而是和葛芩连类似的热利,既然体表皮肤会出现这种不平衡,那么大肠膜也会出现这种不平衡,这很像肠中风。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21-05-31 15:25 2楼
由此来分析热利,有个词描述的很好,大肠在出汗。
大肠的散热,如果想透表,那是不可能的,只能从最近的地方出来,不管这个热是怎么来的,有没有腹痛,都可以用黄芩汤,如果又热又燥,就变成承气汤了,热重就是葛芩连了,又湿又热就是白头翁了
那么这几个方之间就可以调整用药,黄芩汤可以加黄连也可以加黄柏
2022-03-17 22:35 3楼
这个问题可以找个角度好好思考。比如,人睡觉的时候,要盖被子或者不盖被子但要穿厚一点睡(脖子裸露处在有风的环境,最好要护住),否则容易着凉——被风所伤。然而这个风不一定是真的吹动空气的那种风,实际上完全静止的空气也没有,只要有微小的空气流动,即便感觉不到明显的风——这么弱的风,在人清醒时是不会让人着凉的,也只有睡觉或者没盖好等防护不当时才出现着凉。

人睡觉的时候,卫气是进入体内了,所以更容易着凉。但此时是“风伤卫”,还是“寒伤营”?按理说,卫气都不在体表巡行了,应该是后者。卫为阳,营为阴,卫在外时,反倒是控制毛孔开合,防止营中津液过度透出。

现在假若睡觉时被寒所伤了,那么毛孔关闭,卫气在里面出不来(营强卫弱,卫的阳性发散功能受到制约),那么热量就无法正常通过体表开散,于是身体通过发热方式辐射散热,此时得帮助卫气打破风寒束表,用麻黄类方发汗即可(或可盖被子捂一捂,出点汗就好)。如果卫强营弱,受寒后反变为容易出汗——即“伤风”。此时导致出现非正常出汗,并非为了散热。所以治疗方法就是调和营卫平衡(营卫和)即可,补充津液甘草大枣入中焦,桂枝白芍加强动脉静脉循环,生姜把甘草大枣在中焦产生的津液往体表推。这么一套下来,营卫就和了。至于比例关系,这个才是药方的关键。如果说,药方精当,如同排兵布阵,那么配比则相当于布置了战略战术,但怎么分配兵力(对敌人部署具体数量未知,但已知大约的情况,比如伤风则是卫强营弱这样一个定性的情况,至于身体本身体质信息,也应该纳入考虑范围)。

许多中医论文里面也证实了,经方里面的配比是最佳比例,但古人怎么来的,我想肯定不是试验出来的,首先,比例的情况有无穷多组(想一想小数点后有多少位可能),且试药得同一个人反复重新来过(但身体的状态不可能回滚)。
2022-03-17 23:20 4楼
kastin 说:
这个问题可以找个角度好好思考。比如,人睡觉的时候,要盖被子或者不盖被子但要穿厚一点睡(脖子裸露处在有风的环境,最好要护住),否则容易着凉——被风所伤。然而这个风不一定是真的吹动空气的那种风,实际上完全静止的空气也没有,只要有微小的空气流动,即便感觉不到明显的风——这么弱的风,在人清醒时是不会让人着凉的,也只有睡觉或者没盖好等防护不当时才出现着凉。

人睡觉的时候,卫气是进入体内了,所以更容易着凉。但此时是“风伤卫”,还是“寒伤营”?按理说,卫气都不在体表巡行了,应该是后者。卫为阳,营为阴,卫在外时,反倒是控制毛孔开合,防止营中津液过度透出。

现在假若睡觉时被寒所伤了,那么毛孔关闭,卫气在里面出不来(营强卫弱,卫的阳性发散功能受到制约),那么热量就无法正常通过体表开散,于是身体通过发热方式辐射散热,此时得帮助卫气打破风寒束表,用麻黄类方发汗即可(或可盖被子捂一捂,出点汗就好)。如果卫强营弱,受寒后反变为容易出汗——即“伤风”。此时导致出现非正常出汗,并非为了散热。所以治疗方法就是调和营卫平衡(营卫和)即可,补充津液甘草大枣入中焦,桂枝白芍加强动脉静脉循环,生姜把甘草大枣在中焦产生的津液往体表推。这么一套下来,营卫就和了。至于比例关系,这个才是药方的关键。如果说,药方精当,如同排兵布阵,那么配比则相当于布置了战略战术,但怎么分配兵力(对敌人部署具体数量未知,但已知大约的情况,比如伤风则是卫强营弱这样一个定性的情况,至于身体本身体质信息,也应该纳入考虑范围)。

许多中医论文里面也证实了,经方里面的配比是最佳比例,但古人怎么来的,我想肯定不是试验出来的,首先,比例的情况有无穷多组(想一想小数点后有多少位可能),且试药得同一个人反复重新来过(但身体的状态不可能回滚)。
我现在对风有了新的认识,就是风是人体的流动性,不管是物质还是能量,人体是生生不息,时时流转的,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风伤卫,只是这么一个描述,即使没有风来伤卫,也可能出现桂枝汤症,桂枝汤症,在风这个角度,是体表流通太快,而体内流通太慢的一个冲突状态,体表需要的,体内来不及供给。在这个角度来看,风寒,风热,风燥,风湿,四个维度就出来了,我现在在用这个寒热 湿燥 风暑 六个维度拆分伤寒 温病的东西。然后还差内外,虚实,上下的关系
2022-03-17 23:29 5楼
夜视仪 说:
我现在对风有了新的认识,就是风是人体的流动性,不管是物质还是能量,人体是生生不息,时时流转的,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风伤卫,只是这么一个描述,即使没有风来伤卫,也可能出现桂枝汤症,桂枝汤症,在风这个角度,是体表流通太快,而体内流通太慢的一个冲突状态,体表需要的,体内来不及供给。在这个角度来看,风寒,风热,风燥,风湿,四个维度就出来了,我现在在用这个寒热 湿燥 风暑 六个维度拆分伤寒 温病的东西。然后还差内外,虚实,上下的关系
对,这个感想很不错。所以才会有伤寒论中“不必悉具”的说法(于是就知道六病中第一句——六病提纲该怎么正确理解),也才会出现皮肤病用麻黄类或桂枝类方的用法。
2022-03-18 09:12 6楼
气动为风,人体的叫内风和自然界风形成的原理是一样的。
温差是形成风的必要条件。
2022-03-18 09:17 7楼
夜视仪 说:
我现在对风有了新的认识,就是风是人体的流动性,不管是物质还是能量,人体是生生不息,时时流转的,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风伤卫,只是这么一个描述,即使没有风来伤卫,也可能出现桂枝汤症,桂枝汤症,在风这个角度,是体表流通太快,而体内流通太慢的一个冲突状态,体表需要的,体内来不及供给。在这个角度来看,风寒,风热,风燥,风湿,四个维度就出来了,我现在在用这个寒热 湿燥 风暑 六个维度拆分伤寒 温病的东西。然后还差内外,虚实,上下的关系
你搞得太麻烦了,前人总结的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
八纲辨证就是定位的东西,定邪正盛衰程度,体内位置,也是用药指向的依据,反正最后也脱不了这个范畴。
不相信前人会走很多弯路,最后就会有“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
2022-03-18 10:09 8楼
江海余生 说:
你搞得太麻烦了,前人总结的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
八纲辨证就是定位的东西,定邪正盛衰程度,体内位置,也是用药指向的依据,反正最后也脱不了这个范畴。
不相信前人会走很多弯路,最后就会有“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
有可能 不过八纲辨证少了 湿燥,阴阳虚实表里寒热,我现在从寒热湿燥风暑来入手,再挂阴阳,这个阴阳还在六经里,实际是三阴三阳病,虚实的判断还没考虑好,表里这个,应该又和升降出入有关,就如同桂枝汤症,看起来症状在表,但是根子是在里,这个表里就很不好处理,遇到类似的病,总是关注在表的情况,看见热去热,看见燥补水,就会流于表面
2022-03-18 10:30 9楼

阴虚则燥,阳虚则湿。

原来好像怕湿的多,火神派吃香,
现在似乎怕燥的变多了,可能是火神派留下的后遗症,
而实际上现在的人是越来越湿了,腰围越来越大,中年油腻男越来越多。

那些“辨脉证并治”的经方家,治病从来不考虑药性的燥润,而是看证是否烦渴、脉是否细涩。
就算八纲不够用,也不可能加辨润燥,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提出过十纲辨证,在八纲基础上增加的是“气血辨证”。
2022-03-18 10:33 10楼
梦回杏林 说:

阴虚则燥,阳虚则湿。

原来好像怕湿的多,火神派吃香,
现在似乎怕燥的变多了,可能是火神派留下的后遗症,
而实际上现在的人是越来越湿了,腰围越来越大,中年油腻男越来越多。

那些“辨脉证并治”的经方家,治病从来不考虑药性的燥润,而是看证是否烦渴、脉是否细涩。
就算八纲不够用,也不可能加辨润燥,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提出过十纲辨证,在八纲基础上增加的是“气血辨证”。
要分开看,在内是燥,在外是湿,湿燥的不平衡状态,慢慢的偏向于厥阴病,流通出问题。
有点像焖烧锅,火大,水分都蒸腾起来了,但是在体表都冷凝了,散不出去。
2022-03-18 12:21 11楼
夜视仪 说:
要分开看,在内是燥,在外是湿,湿燥的不平衡状态,慢慢的偏向于厥阴病,流通出问题。
有点像焖烧锅,火大,水分都蒸腾起来了,但是在体表都冷凝了,散不出去。
分布不均多为气郁和血瘀所致,还有的是气虚阳虚气化不利,影响了津血的流畅输布,这些都不是调整用药润燥能够很好解决的。
针对病机,行气活血、益气升阳,但行气、益气、升阳的药往往偏燥,活血化瘀的药里面也有不少兼具行气祛湿的(比如川芎)。
这是怕伤阴者无法接受的。
⬅ 易医结合实践案例分析 老茶馆 脉浮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