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引导医工利用针刺

2022-02-25 11:35 楼主
内经引导医工利用针刺


一、针刺之兴起与治病。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南方者,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这说明针刺医疗方法,最早来自于南方另外一方面,就是针刺治挛痹病效果最好。挛就是平常说的痉挛或叫抽筋这类病。痹就是身体疼痛难受。痹又分在皮肤的疼痛叫皮痹,在肌肉的叫肉痹,在筋者叫筋痹,在脉者叫脉痹,在骨者叫骨痹,这就是平常说的五种痹症。

二、黄帝时期针刺治病已很普通,已较成熟。《素问·保命全形论》中“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这句话是说黄帝时期的针刺疗病已经普遍存在。众工已经有上工、下工、中工、粗工之分别,这些人已经掌握了用针刺的泄实补虚之法。相反看如今的一些针灸医师,常常忽视这些方法,实在惋惜。

三、《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的是中医针刺的科学性理论,就是对体内气存在的理解。“黄帝曰:欲勿使用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从这段话中猜想当时民众在农耕初期温饱难保,对于毒药治病无把握,药难买到。砭石对人有一定副作用。不如小针携带方便,效果好,不用周折,低成本,就是目前人们说的中医便、简、验、廉。并且医理又易明了。作为人群的主持者,倡导大力发展医工中的针刺疗法。当时很可能并没有针刺专业,针刺是在医疗行业中医工的一项机能。从黄帝话中可看出,治疗的理论分三个方面:一是通经脉,二调气血,三、经营气血顺逆出入的流动。在施术时管理者要对上工、下工、中工以及粗工,根据水平的差异要区别对待,并指出各等级的长短,以便改进。

1、本论又说:“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粗守形”。粗就是粗工,就是不在等级的。他是守着原来常用的针刺方法。“上守神”上就是上工,比较高级的医工。“神乎”是使用技术高明掌握了人的气血有余与不足可补可泄的机巧。“神客”神就是神所使用的正气,“客”就是致病的邪气。门就是气所行动出入的门户,正气与邪气共同出入之门户,也就是针后的孔隙。《素问·调经论》“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如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这些说的是皮肉内,因有余之气造成很多疾病,针刺后拔出,不关闭,留下针孔,内聚的邪气和正气一起,就会从针孔出来,内部负担减轻,起到治病的效果,针对的用意在开闭门户。

2、 “粗守关,上守机”就是说粗工只知道守住自己认为关键重要的地方。上工要守的是气机的变化。这包括正邪之往来,气之虚实,用针的快慢“针以得气,守气勿失”。上工守住得气的时机而抓紧,这就像箭在弦上,要有准确的射击出去。“得气”就是下针已得到患者酸、麻、胀、困、木、重、痛的感觉的传导,把握紧时机泄实补虚,准确下针行剌运针,就是医工针刺的技巧,针刺的技巧在把握时机。

3、“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粗之暗”是指粗工、技术差劲,茫然不知气的作用,在治疗中,效果并不理想。“妙哉!工独有之”。就是说这种奥炒的理论和技术,只有上工才能完全掌握。气在体内运行中,“往者”就是走过去的气要回拐到所在部位为逆,“来者为顺”就是正往我们注意地方来的气为顺。“明知顺逆,正行无问”,就是应该果断的把来的邪气,正气选准穴位放出去这就是泄法。此时若要封闭穴位,不让正气外出就是补法。补泄说针刺的道理与技巧,全在于让体内往来行走之气,外出与否,也就是让体内存在的正气与邪气放出还是不放出,不放出就是补,放出就是泄。针刺之道理在补泄。

4、《灵枢·官能》中说:“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粗之所不见,良工之所贵。”“观于窈冥”就是看不见的意思。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古时传下来的,今天有效、有验才可行。虽然这针刺的作用看不见,这通达疏理变化的技艺是没有穷尽的,粗工没有注意这些方面。所以效果差,良工却十分珍视它。所以治病效果好,针刺高下全在验。

此篇又说“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已成,因败其形”。意思是上工根据脉气的变化,在疾病的初期就进行治疗效果好,下工不掌握这道理,等病形成了才按常规治疗会使形体受到伤害。病在早治。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内经为了方便群众,提倡已经流行的医疗方法针刺,并要求用气的出入控制的道理来治病。有验才是根本的。要求水平差的学习水平高的,要有对比,来提高自己。 公众号二维码.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黄帝内经》论营卫之学习理解 老茶馆 素答(三)今三阴三阳,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