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剂量及煎服方法研讨

2008-10-21 13:12 楼主
李玉胜李丰年尚晓东刘新杨建宇

笔者通过对经方剂量及煎服方法的分析,发现今所谓“经方”,其意与仲景本意已相去甚远,现不惴浅陋,阐述已见,以期抛砖引玉,供同仁探讨。

经方剂量的古今对比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可见,剂量是方剂的精髓。剂量包括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该方剂中每味药的成人一日用量;二是指方剂中各味药之间的比例份量。前者事关方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量小起不到治疗效果,过量则有伤正之险;后者事关君、臣、佐、使大法,对方剂的功效主治有直接影响,甚至影响着该方剂的命名。《伤寒论》中“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三方用药相同,而功能主治各异,原因就在于此。

由于古今度量衡的差异,仲师时代经方剂量究竟相当于今制多少,历代医家、史家多有考证,至今未有定论,大致归纳起来有三种观点:①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也”。换成公制计量单位,即汉制“一两”相当于今3克,“一升”相当于60~80毫升。自明清以来,此说盛行,似成官制。如二版(1964年版)《伤寒论讲义》;1979年版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选读》;1995年版段富津主编的《方剂学》均遵此说。②1959年出版的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伤寒论语译》根据唐《新修本草》中一段文字,认为东汉时药秤是普通秤的二分之一,得出“一两”约合6.969克。朱文惠等也持此说,认为“一两”约合7.8克,并云“仲景在度量衡上,药物用小秤,煎液用今秤(大秤)”。③柯雪帆等根据大量出土的秦汉铜铁权及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实测结果,东汉一两约为15克,一升为200毫升,一合为20毫升。虽如此,然此说似乎考证者本人也不敢肯定,于是提醒后学者“此说仅作参考”。

上述三种观点,经纬有别,颇让后学者无所适从。如果我们从实际出发,结合经方的组成规律,那么就很容易辨别真伪,从中找到真实可信的度量换算标准。试以麻黄汤为例;若据第一种观点,则麻黄汤的组成换成公制为: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甘草3克,从其配伍来看,君(麻黄)、臣(桂枝)、佐(杏仁)、使(甘草),各就其位,相得益彰。然而,从原文看仲师用杏仁是“70枚”。据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物实测结果:70枚杏仁重21克。李东垣云:“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佐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御邪除病矣。”很显然,若据第一种观点,佐药之量远比君、臣药量大得多,是有违大法。所以第一种观点不可信。同样的理由,第二种观点也有违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而且若据此说,则仲景在度量衡上搞双重标准,秤药用一种标准,煎煮液用另外一种标准,似不合常理。以笔者之见,第三种观点最符合仲师本意。首先,它是以实物测量为依据的,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其次,以这个标准换算出的方药剂量,表面上看药量过大,而恰恰是与经方的煎服方法相辅相承的。仍以麻黄汤为例,若据此说则其组成为:麻黄45克,桂枝30克,杏仁21克,甘草15克。方后煎服方法是“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即在煮取的“二升半”(二十五合)药液中,每次只需服“八合”,相当于1/3量。这与麻黄汤原药量的1/3一次煎服“八合”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二者煎服药液的浓度是相等的。

煎服方法的古今对比

笔者通过分析比较古今经方的煎服方法,发现二者有明显差异:古时经方是一日一剂,一剂一煎,日服之液,一次煎取,分次服用。仲师最常用的煎服方法是“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有时,一剂煎取的药液量,不一定平均分次服完,以取效为度,如桂枝汤方后云:“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今时最常用的煎服方法则是:一日一剂,一剂煎2~3次,分2~3次服用。二者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古时是不管日服几次,一次服多少量,都是取的首煎液,几无二煎;今时是分服之液,分别煎取。明*李念莪有言:“药渣再煎,殊非古法,味有厚薄,气有轻重,若取二煎,其厚且重者尚有功力,其轻且薄者,已无余味。”显而易见,不仅首次煎取液的有效成份的浓度比第二、第三次煎的浓度高,更重要的是第二、第三煎的有效成份的“成份”与首煎也有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影响到方剂的功能主治。

临床指导意义

仲师经方剂量及服药浓度远较今天大得多,这正是经方用治外感病或急性病的优势所在。古时经方的大剂量运用,除了病情需要的因素外,还可能与体质、气候、地理等因素有关,今天不能完全照搬古时的用量。临床上用药剂量要因人、因地、因时,尤其要因证而异。正如《圣济总录》所言:“凡服药多少,要与病人气血相依。盖人之禀受本有强弱,又贵贱苦乐,所养不同,岂可一概而论。”当用大剂量畏而不用,反用小剂量,则杯水车薪,药不胜病;当用小剂量反妄用大剂量,则过尤不及,甚或变生危证。但笔者认为,今天临床应用经方治病,要提倡敢于用大剂量,善于用大剂量,并且做到遵法煎服,以期取得立竿见影之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10-21 13:29 2楼
关于古代剂量,可参考《古代剂量考证》一文:/threads/4473
2008-10-22 11:59 3楼
回复 1# 人参 的帖子

好文章!
2008-10-22 12:57 4楼
东汉计量的考证目前已经有很多文章了,比较多的意见,基本现在都持一两是十克以上。古今用药的差异,还是存在的。
2010-06-20 16:27 5楼
10克或者15克为一两,临床按病人身体素质为准
2010-06-22 20:28 6楼
10克或者15克为一两,临床按病人身体质为准.
2010-06-24 17:50 7楼
完全认同一两相当15g.
2010-07-24 17:29 8楼
《伤寒论》中“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三方用药相同,而功能主治各异,这样的例子在伤寒杂病论中很多,关于剂量的问题,结合临床,对于汉代的计量考证,还是比较可靠的
2010-08-22 10:53 9楼
完全认同一两相当15g.
⬅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禹州中医中药炮制技艺 老茶馆 红升丹临证运用举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