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感冒夹滞证及其防治

2010-07-21 00:08 楼主
胡思源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小儿感冒,相当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恶寒、流涕、喷嚏、咳嗽或咽红肿痛等。除上述典型症状外,感冒患儿还常伴有脘腹胀满、大便不调、食欲不好、消化不良、苔腻等乳食积滞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儿科临床多见的“感冒夹滞”、“感冒夹积”或“感冒夹食”。

为什么小儿既容易感冒,感冒时又容易夹滞呢?这要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谈起。小儿和成人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个头的高矮、体重的大小或体型的胖瘦,而在于小儿形体、神智的发育是否成熟和完善,是不是还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变化中。由于小儿时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没有发育完善,注定其内在的脏腑功能和对外的防御功能都相对稚弱,主要表现为肺的卫外功能、脾的运化功能的不完善,即中医所说的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以肺脾的功能不足为基础,加之小儿“寒温不知自调”、“乳食不知自节”,非常容易患外感肺系疾病和内伤脾胃疾病,因此,小儿易患同属肺脾疾病的感冒夹滞自不待言。

感冒夹滞的具体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先食滞后外感,另一种是先外感后食滞。前者小儿,常饥饱无常,贪食肥甘厚味,伤脾失运,形成积滞,积滞日久,脾气受损,母病及子,肺气不足,卫表不固,罹患外感而成积滞外感;后者小儿,先患外感,肺卫受邪,影响脾胃功能,不化乳食,不运精微,积滞内生,形成感冒夹滞。

从感冒夹滞的发病和症状表现可以看出,其治疗不外乎疏表宣肺、消食导滞。临床上首先应辨清感冒的证候属性(风与寒热暑湿夹杂为患)予以施治,然后再根据兼夹食滞的轻重选择不同的方药。食滞较轻者,可在感冒方中选加焦三仙、焦槟榔、鸡内金等化积消滞之品,或保和散、保和丸消食中成药等;食滞较重者,常大便不调以干为主或大便粘滞不爽,可在感冒方中选加大黄、芦荟、枳实、厚朴,也可合用保和大黄散、枳实导滞丸等。

最近由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三类中药新药清热化滞颗粒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投产。该药处方出自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糜纬真主任医师,是糜老中医数十年的经验效方。该方由大黄(酒炒)、大青叶、北寒水石、焦麦芽、焦山楂、焦槟榔、草豆蔻、广藿香、薄荷、化橘红、前胡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导滞、表里双解功能,对于感冒夹滞,尤其是风热感冒兼夹积滞证尤为适宜。药效研究结果显示,清热化滞颗粒具有解热、抑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抗病毒(流感甲5型、乙型病毒)、增进机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抗炎、促进小肠推进运动等作用;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其安全性好。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专业牵头,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参加的该药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了该药应用的安全有效性,其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

人们常说:“要想小儿保平安,须忍三分饥与寒”。这对于小儿感冒夹滞的预防可谓至理名言。过分的溺爱,温室里生长,对于增强小儿机体的抵抗力没有好处,而小儿饥饱无常,贪食肥甘,更容易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功能,这些都可能成为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理应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7-23 22:46 2楼
谢谢 学习
⬅ 儿童性早熟的中医治疗 老茶馆 小儿夏季热分型辨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