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

2010-08-12 07:04 楼主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语出宋·苏拭《求医诊脉说》。所谓“大实有羸状”,即指真实假虚之证。大实,指邪气盛实的内在本质;羸状,指正气不足的外在表现。疾病本质是邪气盛实,当邪气盛实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病理变化的复杂,而往往导致出现一些虚弱的“羸状”。而这些虚羸的症状出现,并不是由正气不足的内在因素所致,正因为其与病本表现不一,不能直接反映病本,所以称其为“假象”。如《伤寒论》阳明腑实证,有形邪热阻滞于内,故临床表现为潮热,谵语,腹胀满痛,大便秘结甚至大便不通,舌红苔黄燥等盛实之象,但因热结于内,腑气不通,经气不利,气血周流不畅,阳气不得通达,所以还可见神情默默,身寒肢冷,脉象沉迟等似正气不足之虚羸症状,但若仔细察辨,便可知病人虽表现神情默默,但呼吸气粗,语声洪亮;虽有身寒肢凉,但自觉发热口渴;脉虽沉迟,但按之实而有力,由此可见,阳明腑实,邪热炽盛为病之本质,而神情默默等症皆为病理过程中表现的假象。

所谓“至虚有盛候”,是指真虚假实之证。至虚,是正气虚甚的内在本质;盛候,是邪气有余的外在表现。疾病本质是正气不足,当正气虚至一定程度,由于病理变化的复杂,可能产生某些“盛实”的表现,而这些盛实的表现,并没有邪气内盛的内在基础,所以盛实表现是假象,如脾胃气虚,脾不膛运,水谷不化,气血生化尤源,主要表现食少纳呆,大便溏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舌淡,面色萎黄不华等,但由于脾胃运化无力,中焦转输不利,而出现脘腹胀满作痛,或脉弦等似邪气有余之盛候。如再仔细察辨,便可发现虽腹满不舒,但时有减轻,不似实证之常急不缓;虽有腹痛,但不拒按,甚或喜温喜按;虽有脉弦,但常与沉迟脉并见,且按之无力。如是分析,便可知此“盛候”,正是由于正气不足的本质所致,而与邪气盛的本质恰好相反,故为假象。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里证可转变为表证吗? 老茶馆 如何理解“真热假寒”与“真寒假热”的证候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