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的传说

2010-09-19 23:04 楼主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点人间第一香。”“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之王---牡丹,原产我国,早在8世纪,首先传到日本,18世纪引入欧洲,而后又传入美洲。

李时珍说:“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牡丹品名甚多,欧阳修《花谱》载有30余种,历史上以四川、安徽产量最大,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的质量最优,称为凤丹皮。而今,山东荷泽市被人们誉为“牡丹王国”,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最有名的品种有“梨花雪”、“金轮黄”、“掌花案”等。

“天香国色擅名久,艳艳妩媚更可怜。自与洛神魂共附,无人笔下不牡丹。”相传,武则天称帝后,为贺太平盛世,显示帝威浩大,在正值严冬之时,乃令百花齐放,百花不敢违旨,唯有牡丹以为不合时宜,抗旨不从,武则天怒斥它胆大妄为,便将它从长安贬到洛阳,与可怜的洛神为伍。牡丹滴居洛阳并不气馁,仍然奋发有为,开得更好,蔚成天下第一。从此,每到谷雨时节,洛阳就有牡丹盛会。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为此盛会写诗作志。其诗曰:“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志曰:“时值牡丹盛会,士庶竟为遨游。”

古代还有不少关于牡丹的轶事,唐开元时,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因为听腻了梨园旧曲,命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3首,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名花倾国两相欢,长伴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诗中的“名花”是指牡丹,“倾国”则指杨贵妃,以牡丹之美喻贵妃之貌,可谓别出心裁。

富丽堂皇,色香俱佳的牡丹,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牡丹入药主要是用根皮,由于牡丹的品种繁多,所以,古人在应用时也有选择,“入药宜取花色红白单瓣者为佳,其余气味不纯,不宜药用。”其药用名称叫丹皮,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味凉血妙品,化瘀神药。治疗传染病发热、斑疹、衄血、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症。有验方用丹皮30克、田三七10克、川芎10克,浸入1000毫升白酒中,密封两个月,每晚临睡前饮酒15毫升,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辅助方法。据现代研究报道,丹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丹皮水煎还有扩张血管和降压的作用。丹皮能使动物子宫粘膜充血,有通经的作用。牡丹主要以根皮入药,其花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古人认为“牡丹花性平无毒,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有“调经活血”之功。
~~~~~~~~~~~~~~~~~~~~~~~~~
牡丹皮
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的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应用】
1.用于斑疹吐衄。本品微寒,能清营分、血分实热,有凉血止血之功。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多与生地黄、赤芍同用。
2.用于温邪伤阴,阴虚发热。本品辛寒,善于清透阴分伏热。多用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津液已伤,洲热早凉,热退无汗之证,常与鳖甲、生地黄、知母等同用,如青蒿鳖甲汤。
3.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跌打损伤。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治血滞经闭、症瘕等,常与桃仁、赤芍、桂枝同用,如桂枝茯苓丸;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与当归,桃仁、乳香等同用。
4.用于痈疡肿毒,肠痈腹痛。本品苦寒,清热凉血,散瘀消痈。用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可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同用;用治肠痈初起,多配伍大黄、桃仁、芒硝等,如大黄牡丹皮汤。
【用法用量】煎服,6~12g。散热凉血生用,活血散瘀酒炒用,止血炒炭用。
【使用注意】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红花的传说 老茶馆 麻子仁丸功效新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