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略》选析

2008-12-19 09:09 楼主
龚士澄

清‧程杏轩《医述》,列《药略)一门,前述经义,次为总论,而炮制、煎药、服药、药引各节,一一分述于后。书名《医述》,取述而不作之意,《药略》自不例外。该门以总论为主要内容,均出自历代医着或医家言论,采精发微,搜罗宏富。兹谨择其浅近之切用于临床者,附以管见,析其安义,以供参考。

色、味归经
汪讱庵谓:「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中,惟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厥阴主血,故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相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络,故入命门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部分也。」
一脏一腑相配为表里者,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望,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故药之入肝经者亦入胆经,其余皆然。按木、火、土、金、水五行,配五色、五味、五臭、五脏的道理,古代医家将药物的色、昧等与五脏的关系予以列论,用作辨识药性的一个方面。《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素问‧脏器法时论)亦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可见甘味主要入脾,但因甘又具有缓急的作用,所以肝之急可以用甘以缓之。同样,辛味主要入肺,但因辛又具有辛散的性能,故也可以散肝之郁滞,其余皆以此类推。药物的医疗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必须根据药牲全面分析。如白术色白却不入肺,而是取其味甘入脾;白及味苦却不入心,而是取其色白入肺.等便是其例。

类、形相从
汪讱庵谓:「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五脏。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药之为物,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睾丸而入肾。..有因质相同者:如药之头入头;干入肢:皮入皮。又如红花、苏木质似血而入血。」李东垣云:「凡药根有上、中、下,人之身半以上则用头;在中则用身;身半以下则用梢。药以头、身、梢,分为上、中、下。用者,比类相形也。」
以类相从、比类相形,是辨识药性趋向产生效用的又一个方面。考其实际,并不尽同斯说,这犹如「诸花皆散,旋覆花独降」一样,因为在某一药物一般共性中,还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如酸枣仁、合欢,形不似心而入心安神;苏子、杏仁,皆富含油质,并不枯燥而入气分治咳嗽;JII芎、桃仁,药汁皆不似血而入血活血;再如天麻,乃根块,不是枝,而用于四肢麻木、手足不遂;蔓荆子是果实,却不降而上清头目等。总而言之,「因形相类」,乃意测模拟的方法,能解释一部分药物的作用,而药物的性能,确是重要关键,未可忽略。

药无定用
《吴医汇讲》谓:「寒热温凉,有一定之药,无一定之治。入脏入腑,或补或攻,其气味与性,不可不细按也。故有正用,亦有反用;有独用,又有兼用,并有活用、借用之不同。如寒可以治热,反用可以入寒;独用寒而热可除,兼用寒而热可制。微行消导,大可和中,稍藉清滋,自能表汗。三隅反焉,而取资无尽矣。」李时珍谓:「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开一合,此乃微妙,专一于补,必致偏胜之害。」药物有一定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但用于治病就没有一成不变的用法。「既无一定之治」,就必须把各种药物的气味性能,了然于心,胸有成竹,知某药入某脏某腑,孰补孰攻,一一详识不误。这样,才能掌握有正治的用药法,也有反治的用药法;有只须独用一药的,也有需要兼用二药的;有一病一方须随证化裁、加减的灵活用法,也有借他药之性以全本方之疗效的,如治阳明火炎于上、少阴精亏于下的头痛、牙痛、吐血、衄血的玉女煎,用石膏、知母清火,熟地、麦冬滋阴,巧借本无清火功用而其性善下行的牛膝合用,则导血热下行,始尽全功。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药物治病,是为正用(治),如以寒药治热证便是;反过来对内真热而外假寒的「寒证」,又需要投寒凉药物以治假寒,是为反用(治)。治热证纯用寒药则热速除,因有兼证而兼用寒药则热可制伏;中焦不畅,微行消导之剂,大可和中思纳;体液不充,稍助清滋之品,自能得汗。倘能举一反三,临证自可应付自如。
「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试举六味地黄丸方义,则明其至理。按地黄甘寒,熟则味厚,用以大滋肾阴,填精补髓,壮水之主,佐泽泻以疏水道之滞,具一开一合,一动一静之机;有山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清泄肝火;有山药之凉补脾阴,即有茯苓之淡渗脾湿。药只6味,而补中有消,更使补药得力而补得其所。

药借正气显功
《冯氏锦囊秘录》谓:「凡药皆草木精华,必藉人之正气为依附,方得运行而获效。如中气馁极,虽投硝、黄不能峻下也;营阴枯搞,虽投羌、麻不能得汗也;元阳脱尽,虽投热药不觉热也;真阴耗竭,虽投寒药不觉寒也;正气重伤,虽投补药不觉补也。非医者立见不移,病人专心守一,焉有日至成功之益哉。」《景岳新方砭》谓:「凡药之补气血者,非以药汁入腹即为人血、药气入腹即为人气也。不过视此经之空虚,引他经之气血注之耳。」
《伤寒用药研究》云:「风得船而厉其势,药待病以显其自。」王履《神农尝百草论》亦云:「药物愈疾之功,非疾不能以知之。」均谓虽用切病对证之药,须有凭借始显功用,须有疾苦才见效力。人体生命机能和生命活动的动力,称为正气,中焦脾胃之气,称为中气。药入于胃,脾气吸收输布后,即依附生理功能活动以运行,始得发挥药理作用而疗疾。倘正气、中气已经亏损,药无凭借显其力,则何效之有?在正气亏损的情况下,硝、黄就不能通腑泻下;参、芪也不能益气补虚;水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及营血若已消耗,即用羌活、麻黄亦不能得汗。肾阳是人体热能的源泉,如将脱尽,投回阳药不觉温暖;肾阴乃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将枯竭,投滋阴药不觉寒凉。以上所举之种种生理病理变化,为医者应及时察觉,当机立断,从速防治。不然,则噬脐莫及矣。
人身气血,非药物所化生,而脏腑经脉亦不凭借药力进行生命活动,乃生理自然功能在生生不息。人之气血亏损或因于邪气或不因于邪气,医者用药,仅是补偏救弊,扶正调元,调其生理自然功能,助其恢复气血之损,未可视补气血药物服后即可为气为血,而补气补血尤不可与输氧输血等同并论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四逆散治抽搐 老茶馆 方剂轻重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