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配伍黄芪可减毒

2010-10-17 19:10 楼主
中药苍耳子所致肝损伤与其引起肝脏出现氧化应激有关。近年来,我国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其中,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占全部药源性肝损害的23%~33%。最近,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刘铁民教授完成的一项中药毒理学研究课题证实,苍耳子配伍黄芪可减轻其对肝脏的毒性。这项研究对合理使用苍耳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苍耳子始载于《本经》,为菊科植物苍耳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可通鼻窍、祛风湿,临床上主要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等。在治疗鼻病的大部分中药复方制剂中,苍耳子是必不可少的一味中药。但苍耳子为有小毒之品,主要损害实质脏器,其中肝肾损害最为明显。

刘铁民从生化学、病理学角度对苍耳子的肝毒性及配伍减毒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苍耳子所致的肝毒性机理与其引起肝脏出现氧化应激相关,由此产生大量自由基,而最终表现为肝毒性。

为减轻苍耳子的药源性肝损害,刘铁民在减毒实验中选择苍耳子配伍黄芪,在3个不同剂量组中,各配伍组均有降低苍耳子肝毒性效果,与单用苍耳子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两者以2:1比例配伍抑毒效果最佳。配伍黄芪后,抑制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是其拮抗苍耳子毒性的作用之一。同时,刘铁民还对含有以苍耳子为主的中药复方亚洲辛夷鼻炎丸的临床安全性进行了二次评价,认为长期、大量服用此药可对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由于以往典籍中记载的中药毒副作用描述得较模糊,缺乏科学论证,刘铁民的研究为苍耳子等毒性或其复方的安全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文献中有关抑毒减毒的配伍或炮制方法的挖掘整理,成功地建立了中药肝毒性科学研究的平台。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滑石开腠理而发表 老茶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病案五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