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黄阳黄一字之差险些送命

2010-10-17 19:16 楼主
高辉远妙用附子救治危急重案赏析
王发渭 解放军总医院
3.黄疸案
某男,29岁。因急性黄疸住某医院。患者发热,体温39℃以上,身目俱黄,黄色晦暗,疲乏无力,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尿如浓茶,大便稀溏。查血小板下降,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功能及转氨酶异常,血总胆红质增高。西医诊断:亚急性黄色肝萎缩。应用多种保肝药物治疗,并口服强的松(60mg/日)。某中医会诊辨证为湿热瘀滞之阳黄,采用中药“去黄灵”静滴,并口服清热解毒之中药汤剂。中西医结合治疗20余天无效,病情进一步恶化。请高师会诊时已报病危,观之:神志昏迷,面色晦黯,大便溏泄,日8~9次,身目俱黄,色如烟熏,脉细濡无力,舌质晦黯,苔白腻而厚。高师曰:此非阳黄,乃阴黄。急宜温阳健脾,益肝退黄,以附子理中汤加味主之。药用吉林参(另煎)10g,川附子8g,白术10g,炮干姜8g,炙甘草5g,白芍10g,茵陈15g。每日1剂,水煎300ml,分2次鼻饲。3日后,病情稍见转机,体温略降每日大便2~3次,意识渐复。继服10剂后,体温正常,黄疸明显消退,腹泻已止,神志清楚,已能进食。守上方又服10剂,黄疸尽退,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正常。改投健脾益肝中药10剂后出院,门诊调治半载,完全康复。
本案前医只观其急性黄疸与高热之象,无视黄色如烟熏,脉细濡无力等症,错将阴黄辨为阳黄,用清热解毒利湿之中药制剂“去黄灵”静滴,又口服清热解毒之苦寒中药,实乃以水济水,药不对症而误治,致病情增剧。高师详审病情,认证准确,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温阳以制阴毒,方药得法,次第有方,力挽重危,化险为夷。
转帖者按:同为中医,一诊断为阳黄,一诊断为阴黄,前者致使病情加重,后者转危为安,何相差甚远?!学中医难呀!值得注意的是,前者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20余天无效,病情进一步恶化,请高师会诊时已报病危。导致此结果除前中医误诊外,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也难辞其咎!这使我想起了几十年前,我单位一女同事体检发现GTP很高,即于住院治疗。西医吊黄芩甙,结果越吊越高,后病人不辞而别自行回家(医院为我单位所办的职工医院,对病员管理较松,常有病员自行回家一~三天不当回事)大约过了四、五天医院才着急了,急电召回院,一查指标正常。医师奇怪了,问其吃过什么药和特别的食物,回答没有。如果她不回家停吊,那肯定要越治越坏。“神志昏迷,面色晦黯,大便溏泄,日8~9次,身目俱黄,色如烟熏,脉细濡无力,舌质晦黯,苔白腻而厚”,附子只用8克,我想即使请所谓的“火神派”来看,即使方药全相同,附子绝对不会用8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温病治剂用温药之理探析 老茶馆 求汗于阴阳——浅谈小儿外感发热汗解之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