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论(目录和导言)

2010-10-25 19:28 楼主
中国文化论

——对中国文化思想内核的反叛性思考

刘新亮

目 录

导言

上篇:概论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起源(6)
一、文化的起源
二、中国文化的起源
三、地理环境对氏族文化的影响
四、中国文化来自西部氏族文化
五、私有制对氏族文化的促进

第二章 中国主流文化的形成(18)
一、中国文化的融合
二、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
1、权力与权威的背离
2、士阶层的兴起
3、民族劣根性的显现
三、诸子学说
四、主流文化的形成
1、自然主义、人文精神与天人合一
2、权力与权威的统一
3、中国文化的体系结构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社会基础(34)
一、经济基础
二、政治基础
三、人文基础

第四章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46)
一、以感性意识经验为主体的特征
二、寡文化特征
三、类宗教文化特征
四、中国文化的二重性特征
五、其它特点
1、社会本位主义
2、强调个人责任义务,否定个人权力
3、模糊性与垄断性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认识论(62)
一、 天命观与天道观
二、天道观与宗教神学
三、天道观的精神实质
四、原始认识论对中国文化的制约

中篇:文化的批判

第六章 中庸之道(74)
一、中庸思想的起源
二、中庸思想的功能
三、中庸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四、中庸对文化的制约

第七章 克己思想(85)
一、 克己与克制自律
二、克己的社会基础
三、克己的精神实质

第八章 正德与道德(94)
一、 道德的产生
二、道德的基本内容
三、道德的多重性
四、道德的功用
五、道德的精神实质

第九章 民本思想与官本位思想(106)
一、民本思想的实质
二、官本位的实质

第十章重农抑商(115)
一、重农抑商的思想内核
二、农之重与商之活

下篇:新文化

第十一章 新文化总述(120)
一、变革的发生
二、科学与民主
三、个性解放

第十二章 结束语(127)
一、中国文化的根本性质
二、中国文化的主要功能
三、新文化的启示

导 言

历史就是文化,历史是逝去了的存在,文化是存在着的历史,历史的存在虽在不断地逝去,存在的历史却在不断地传承,逝去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文化,历史因为逝去而成为历史,更因为传承而成为历史。但是,文化却不是历史,文化所传承的并不是逝去存在的全部,而只是逝去的存在中传承者认为有价值的、对现实和未来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那一部分,因此文化只是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创造的结果,因此由什么人、依据什么样的价值导向来选择就成为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这个价值导向并不是由历史或文化决定的,而是由具有选择能力的人们依据其自身和现实的需要来决定的。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骄傲,也是一个民族的负担。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悠久,这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就越厚实。当一个民族将历史造就的文化作为一种荣耀而顶礼时,这个文化必然要规制这个民族的思想意识和价值选择,尤其是在一个缺乏自我批判、缺乏自我否定功能的文化系统中,任何超越其规制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将受到排斥而举步维艰。在没有旁系文化参照或旁系文化不够发达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的和社会的思想行为都必然笼罩在这个文化的荣光之中,因循其造就的思想意识而传承和延续。悠久历史积淀下来的丰厚文化所形成的制度、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观念形态等等,必然形成各种框框套套,将社会和个人的思想束缚起来、禁锢起来,历史越悠久,框框套套越多,束缚与禁锢就越严重,最终扼杀掉这个民族的精神。因此,文化需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自我否定,从而将那些禁锢与束缚人们思想的、已经凝固的框框套套彻底抛弃。唯有如此,古老的民族才能获得新生,才能具有不断前进的活力。
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是在五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民族文化,它造就了中国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也造就了中国人的社会生存方式。文化是生存方式的产物,也是生存方式的载体。中国的先民们所造就的中国文化,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并通过对人的影响和制约来影响和制约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五千年的社会历史,在造就和丰富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国社会约束和规制在这个文化的轨迹之中,使中国社会因循着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走到十九世纪末。如果没有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社会还将沿着旧有的文化轨迹一路走下去,而不会有任何改变。中国文化就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体系,它是将农耕作为人类终极的最好生存方式,并在对这一生存方式的维护和巩固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来看,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发生过三次历史性飞跃,即狩猎、农耕和商品生产,这三个历史阶段的依次递进,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飞跃,从而形成了以个人作为社会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中国文化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并且是将农耕作为终级的生存方式来加以维护和巩固,其功能目的就是使社会个人服从于社会需要,以满足和达成农耕的生存方式所要求的静态稳定的社会生存条件。今天,中国社会在世界商品生产潮流的逼迫和裹挟下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标志就是对农耕生存方式的超越,就是使中国社会的生存方式从农耕自给向商品交换飞跃,这个变革和飞跃所要建立的是以个人作为社会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为核心的现代文化。在这个变革过程中,新的现代文化因子不断向旧的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体系发起挑战,旧的观念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以其固有的文化轨迹强烈地抵制和排斥着新的文化因子,传统文化的力量仍然十分强大,使新的文化因子不断被挤扁、压碎而变形,而中国文化在新的文化因子的冲击下,也在发生变形。中国的传统观念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以其固有的思想文化轨迹将这种状况看成是社会的混乱,将这种状况定性为负面的或反社会的范畴,并依据传统文化的思想轨迹来致力于摆脱和规范这些混乱。由于近代一百多年来,人们在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中,并没有形成系统而明确的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没有摆脱中国文化在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上的影响,人们仍然是依托于传统文化的思想轨迹来认识和思考问题。这样在传统观念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规制和指导下,人们不是向前去寻找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生存方式所需要的条件,并以满足这些条件为基础来建立新的观念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从而实现社会新的生存方式的飞跃;而是向后在过去的观念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中寻求帮助,希图以农耕时代的观念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来规范和约束这场社会生存方式的深刻变革,为这场变革建立秩序和规范。那么,农耕时代的观念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能不能帮助我们完成这场变革?能不能为这场变革建立秩序和规范呢?
文化是社会的,也是个人的,作为个人的,文化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创造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创造行为,不同的人也具有不同的文化需要。作为社会的,个人的创造行为和价值选择被他人认同并效法而逐步演化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准则,就形成文化。所谓文化,就是一定人群在一定历史阶段中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趋向,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是人们思想和行为共同趋向的价值凝结。在物质和精神、思想和行为的各个方面,人们所共同遵循的若干价值趋向有机地结合而形成一个价值体系,并在这个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社会的观念意识形态,这就是文化。文化作为个人的,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个人的思想行为都在这个价值系统及观念形态的指导下,遵循其趋向来进行和完成;另一方面,个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感知外部世界的主体,个人在遵循社会价值趋向和观念意识形态的同时,也会根据感知而在某一时或某一事上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超越社会价值体系,表现出一种“另类”的思想和行为。文化作为社会的也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文化作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凝结,对社会中的每个个人具有规制其思想和行为的力量;另一方面,文化作为社会的价值凝结,对超越其体系的“另类”表现,存在着接纳与排斥两种选择,社会文化对“另类”表现的接纳,是文化发展的契机,它往往伴随着对既有文化某一方面的批判和否定;社会文化对“另类”表现的排斥则体现了这个文化的封闭性和一惯性。在中西文化不断交流碰撞的今天,我们看到,西方文化正是一个不断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蓬勃发展着的文化,中国文化正是一个不断排斥、不断扼杀新文化因子并保持着一惯性的封闭型文化。
文化是一定人群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所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以及以这一体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观念意识形态的总和。这就是说文化是社会的,不是个人的,个人的思想、行为、观念、意识只有被一定人群所接受、认同并遵循,才能成为文化;如果个人的思想意识不能被一定人群接受、认同,那么就只能是个人的思想,而不能成为文化的内容。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的思想、行为、观念、意识的主要内容或大部份内容都被中国人所接受、认同并遵循之;孙子成为武圣,是因为他的军事思想被兵家普遍接受、认同并遵循之;老子主张散尽财富以阻绝盗贼,墨子主张选举贤能之人当皇帝和官吏,这些思想主张都没有被中国人接受和认同,因而只是他们个人的思想主张,而不是中国文化的内容。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文化元典人物的思想观念往往被一部份人接受、认同并遵循,从而形成众多的文化流派和文化分支,这些文化流派与分支不是本文阐述的对象,本文所阐述的中国文化并不是地域意义上的中国的文化,而是被中国人所普遍遵循的、主导着中国社会的运行方向和运行方式的、集大成的主流的中国文化;同时本文所阐述的中国文化也不是中国社会中的一般文化现象和学说,而是这些现象和学说背后的价值内核和思想内核,并以对价值内核和思想内核的探讨来揭示一般文化现象和学说产生和形成的原因。
文化是一个发展和变化着的体系,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人们所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和观念意识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而发展和变化,发展和变化是文化的常态。这就是说文化也是个人的,随着人类智能的进步、理性的成熟,作为感知世界主体的个人,在智能和理性的推动下会产生新思想、新观念,这些新思想、新观念被社会普遍地接受、认同和遵循,就成为文化的新内容;而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对旧思想、旧观念的批判和否定,这样文化就得到了更新,得了发展和变化。在中国历史中,中国文化的常态却是静止和停滞,即不发展不变化。中国文化在统治权力的帮助下,固化圣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形成了文化的自我封闭和自我抑制,进而封闭和抑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十九世纪末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还在顽固地排斥和抵制着文化的更新、发展和进步。本文所阐述的就是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自我封闭和自我抑制,其封闭和抑制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思想内容。
一直以来,人们在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方法都是以历史中的文化人物作为元典来展开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容易使研究者陷入一家一派的学说思想之中,而无法对中国文化作出整体的阐述,它一方面使得中国文化支离破碎,不得要领,另一方面又使得人们从表象上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深不可测。虽然在对元典人物的研究中,研究者也都注意到了元典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也都能很好地将历史背景与文化人物的学说思想统一起来。但是,对历史背景的形成原因却无法作出解释,因而这种背景研究只能是一种小背景研究,无法说明文化元典人物对整体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事实上历史背景的形成,依然是文化作用的结果,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历史也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史,历史的任何变异也都能在文化中找到原因,文化的任何变异也同样能在历史中找到应照。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思想,自然与诸子们所处的具体时代和历史地位相联系,但是,春秋战国历史背景的形成,同样是文化的原因,这个原因从单个的一家一派学说中是不可能找到的。以文化元典人物来展开研究的方法,将文化与历史割裂开来,是无法真正认识中国文化的。
文化是历史的。中国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形成、发展起来的,历史事件与文化事件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元典性文化人物是在历史事件和文化事件中产生的,是历史事件和文化事件之果,并且中国文化是一个社会性文化,元典性文化人物的学说思想,并不是完全能被社会接受而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元典人物的学说思想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之间是有区别的,个人的学说思想只有被社会认同和接受并遵循之,才能成为文化的内容。因而本文不局限于一家一派或某些文化元典人物的思想学说,而是贯通历史长河,在历史事件和文化事件中来考察和研究文化的原因和结果,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应历史。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并不多,历数下来就是:史前发生的从狩猎转为农耕;武王伐纣;周幽王被异族所杀;西汉初的七国之乱;清末北洋舰队的覆灭等几次事件。这几次事件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形成、变化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构成了中国文化产生、发展和形成、变化的主要脉络。因而本文所立足的并非元典性文化人物,而是元典性历史事件。
文化也是现时的。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中国文化纳入世界文化的背景之中,在世界文化的参照、比较中进行研究,使我们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识,使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对比中揭示出其产生、形成、发展、变化的主体脉络。作为世界文化之一部分的中国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整体。研究中国文化,必须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世界文化为背景,从整个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来把握和总结中国文化,并且将中国文化纳入世界文化的哲学框架之下,通过现代理性的分析,才能把握住中国文化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主线脉络。因而本文贯通历史长河,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并将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来加以考察,这样就使本文对中国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文化是人类思想意识的集合。中国文化是中国先民们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意识的集合,它经历过选择和积累的过程,是中国先民们主观能动的产物。研究中国文化,不仅要分析先民们思想意识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还要分析先民们选择和积累的原因和条件。但是历史毕竟久远,史料中虽然记录着历史事件和文化事件,但对事件的因果关系却没有记录。今天来研究久远的因果关系,除了有详实的史料,还要有符合人类思维规律的正确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人类思想意识的产生及其选择积累都是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条件下进行的,是由物质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因此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本文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不是从文本研究出发,当然也不以文本研究为目标,本文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是从现实社会出发,是以历史流传在现实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为出发点,去探求这些文化现象的历史根源和历史背景,因而本文的观点立场都来自于现实社会,是现实文化(显文化和隐文化)的追根溯源。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思路是另劈溪径,独立思考,对前人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都尽可能地不予借鉴,一般也不对前人的研究进行评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药别名大全(二) 老茶馆 中国文化论 第一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