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纳腐熟生气血 脏腑之海润宗筋——足阳明胃经 中医临床 针灸推拿

2010-12-03 20:02 楼主
受纳腐熟生气血 脏腑之海润宗筋——足阳明胃经
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中脾属于足太阴脾经,为阴经,足阳明胃经属胃,为阳经。足阳明胃经,上接手阳明大肠经,下接足太阴脾经,经脉中气血皆旺盛,为多气多血经脉,《黄帝内经》因此认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对于痿证的治疗要“治痿独取阳明”。胃腑主管食物的摄入,并将食物消化成为食糜状态。中医学中分别称为“受纳”、“腐熟”。

1、经脉循行:




足阳明胃经起于迎香,向上交会于鼻根部,然后向下沿鼻外侧、背对瞳孔的方向,进入上齿龈中,出来挟两口角旁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下巴正中凹陷处,向后沿着下颌经过大迎穴,到达下颌角,然后向上经过下关到头维。
支脉1(面部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向下通过横膈,与胃相连,并与脾相联络。
另一主干:从缺盆向下,经过乳头、乳根向下沿脐旁循行(不容→天枢→气冲),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
支脉2(胃下口支脉):从幽门向下沿着腹部内部,到气街,与另一主干会合,由此下行经髀关、犊鼻、足三里、解溪、冲阳至内庭穴。
支脉3(小腿部支脉):从足三里分出,向下进入足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支脉4(足背部支脉):从冲阳分出,至大趾内侧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是十二经脉中分支最多的经脉,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前缘。
大迎:面动脉搏动处;
人迎:颈动脉搏动处;
气街:即气冲穴所在位置,腹股沟动脉搏动处;
冲阳:足背最高点,足背动脉搏动处;
内庭:第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处。

2、足阳明胃经联系的脏腑器官及生理功能

足阳明胃经是以胃为中心,将脾、鼻、眼、口齿、胸腹部以及下肢外侧前缘的肌肉筋骨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胃腑对于人体是十分重要的脏腑之一。其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 主受纳、腐熟
虽然脾胃同为气血生化的源泉,但是二者还是有分工的,胃的主要作用是接受食物,即“受纳”,接受、纳入之意,并且将食物进行加工,使之形成食糜,为食物营养的进一步吸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气血的化生提供了最基础的原料,这一过程即“腐熟”。人禀先天肾气而生,后呼吸自然界清气,并需要地气(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给养,先天肾气、清气皆是不可控因素,唯有后天水谷精气可控,因此可以说身体的营养主要来自于水谷,而胃则是供应水谷精气的唯一场所,所以胃腑在中医中有“水谷之海”、“血海”之称,有“人以胃气为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纳谷为宝”之说。可见胃气的重要性,在古代没有静脉输液,也没有肠外营养,因此,古代医家基本一致认为“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胃气的受纳腐熟功能正常,则人体的气血化生正常,人体的正气也可及时得到补充,即时得病也容易痊愈。反之,胃腑的受纳腐熟功能异常,则气血生化不足,人体的正气得不到补充,人体的经络脏腑器官得不到滋养,得病也难以痊愈,甚至威胁的生命,故“胃气强则生,胃气弱则病,胃气绝则死”,胃气实质上就是胃的受纳腐熟功能。

⑵ 脉以胃气为本
大家都知道脉象也是一件很有意思很神秘的事情,估计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老中医一边为一妇人搭脉,一边微捋胡须,然后起身说到,恭喜妇人,您有喜啦。感觉特神奇吧,笔者在临床上还碰到过好几次这样的患者呢。“医生,帮我搭搭脉,看我怀孕了没?是男孩女孩?”。胃腑不仅是脏腑之本,在脉象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常脉象最基本的特点是胃、神、根。其中的胃就是值得胃气。脉象有胃气的意思则是指脉有“从容和缓”之象。具体来说就是脉搏跳动不快不慢,不浮不沉。大家不妨摸摸自己的脉,跳动速度不快也不慢(60~100次/分钟),稍微用点力就摸到了。这就是有胃气的表现。

⑶ 胃气作用的正常实现,降浊是关键。
“浊”指得是食物的糟粕,即食物经过的腐熟后,然后在脾、小肠、大肠等脏腑的作用下,水谷精微被吸收,剩下的食物残渣就是糟粕,然后通过大肠变成粪便排出体外。“降浊”指得就是食物进入胃,经过小肠,然后通过大肠,最后在肛门处以粪便的形式排出这一过程,因此中医中认为小肠、大肠皆属于胃,指得就是这一过程。只有“浊”及时排出后,胃腑才能更好的接收新的食物进入。
足阳明胃经运行的气血为胃腑以及足阳明胃经所联系的脏腑器官筋脉等提供了营养。实现各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

3、《黄帝内经》中胃经异常时涉及到的疾病

足阳明胃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溲溲战抖发冷,喜欢伸腰,屡屡呵欠,颜面暗黑。病发时,就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心要跳动,独自关闭房门,遮塞窗户而睡。严重的则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响,腹部胀满。还可发为小腿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够主治有关“血”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躁狂,疟疾、温热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唇生疮疹,大腹水肿,膝关节肿痛;沿着胸前、乳部、气街、腹股沟部、大腿前、小腿外侧、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热,有余的症状表现在胃部,则消化强而容易饥饿,小便颜色黄。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冷、寒战,胃部的寒冷则感到胀满。
上述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多与下列疾病有关:急慢性胃肠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阑尾炎、膈肌痉挛、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假性近视、远视、神经衰弱、中风后遗症、重症肌无力、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及周围软组织病变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安徽名老中医“开馆收徒” 老茶馆 香港中成药注册新法例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