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境界

2009-02-16 20:41 楼主
读书三境界

-
从读医书谈学习中医的方法

1. 囫囵吞枣,似懂非懂。

“中医难学”,几乎每个初学中医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慨。难,在于理论枯燥乏味、经典晦涩难懂。更在于教学与临床严重脱节。很多学生虽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勉强背诵了一些经典的片段,也是一知半解,并无感性的理解于体会。再者经典成书年代久远,文辞深奥、脱章错简,需要学习者有很深的古文底子才行,而今人古文水平普遍下降,与之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因此也就形成了许多中医医学院校的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自我贬低、自我从属。
我的体会是,除了改变教学方式等外在因素外,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是最重要的,古人所说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就是这个意思。

2. 渐入佳境,左右逢源。
初入临床者除了要做到上面所说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坚持经典的阅读、背诵、理解、实践外,好应该结合临床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现代名老中医的著作来读。这些著作凝结了名老中医们几十年临证之心血,贴近时代,相对而言易懂易学、学而能用、用即有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中医的学习方法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由博返约”(由难而易)、“由约渐博”(由易渐难)两种观点。以我个人切身体会,结合现代古文水平下降的现状,“由易而难”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这些名老中医多数学有渊源、论有出处,其著作中多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可以极大地开阔学习者的眼界和思路,也是间接学习经典的一种方式。
若能古书与今作结合阅读,并能联系临床加以运用,不出3--5年,就会有很大的飞跃。读到妙处时脑中有豁然开朗之顿悟,心中有欲奔走相告之喜悦,临证有得心应手之活法,下笔则如有神助之顺畅。虽尚不足以入大家之法眼,但提高了自己、治愈了患者,比起初学时读书不得要领、临证无从下手的苦闷和彷徨来,已不能同日而语了。
我是一名基层中医,也就是俗称的乡野土郎中,地位低下,学历也不高。因为敬仰朱良春老先生的大家风范,故自毕业后坚持私淑,陆续学习了朱老的《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虫类药的应用》、《医学微言》、《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之朱良春》、《朱良春医学文集》以及其门人所著《朱良春杂病廉验特色发挥》等一系列著作,几年间自觉获益匪浅、医道大进,不单门诊量及有效率大幅提升,而且还利用诊余撰写了数篇小文发表。虽不免有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之嫌,但对于一名最基层的年轻中医来说,若不坚持读书、学习、临证,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近年来中医书籍有泛滥的趋势,其中有不少应时之作、跟风之作,夸大其词,有学术造假之嫌。所以“名老中医”的界限个人以为,以80年前为是。
娱乐界的明星可以一夜走红,一个名中医的诞生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3. 登堂入室,理论创新。
进入第二个境界的医生中部分天资聪颖而又毅力过人者,再经过十几、几十年的读书临证,方可登堂入室、融会贯通而成为一代大家。
此时的读书已不局限于一证一方一药的得失了,而能由古及今、去伪存真,泛览与精读相结合,达到“多诊识脉、屡用达药”的最高境界。如著名中医大家蒲辅周先生晚年虽患有目疾仍手不释卷,岳美中先生誉满全国后仍然每年都要重温《伤寒》《金匮》,都已成为杏林佳话。当代朱良春先生已过90高龄,仍追求“每日必有一得”,值得我辈师法。虽不刻意为之,但确能遵古不泥古、师法不泥方,在理论上有所创新、有所建树。如朱良春先生创“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先发制病”,姜春华先生创“截断、扭转”学说,焦树德先生创“尪痹”的治法方药,均发前人之未发、启后人之津梁,不知启迪了多少后学、造福了多少苍生,对当代中医界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些先贤前辈的成就普通人虽然很难达到,但这种精神却是中医路上的指路明灯,值得后辈永远学习和效仿。


杏李园主人。2009.1.19.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2-16 21:08 2楼
不知道自己处于哪个阶段,不是渐入佳境,但应该也不是似懂非懂。
2009-02-16 21:29 3楼
刚开始读书,似懂非懂 都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不能及时得到临床的验证,读书多了自然融汇贯通,然后才知道书上说的未必都是正确的,就学会了批判地阅读,然后会知道中医对问题的认识是逐渐深刻的,然后便成" 一家之言".创新是以后的事.
2009-02-16 23:11 4楼
爸爸说我书读多了
我却说就是书读得太少要不怎么到现在还是个普通的医生
2009-02-17 12:06 5楼

多与少?
好问题。
2009-02-18 15:12 6楼
深受启发, 谢谢楼主
2009-02-18 19:14 7楼
客气了
2009-03-04 12:22 8楼
刘版此言中肯。
2009-03-04 12:30 9楼
有人善学,有人善思,其实最好是学思兼而有之。书读多读少,关键是学以致用。医生的高低在于他能看病、能保一方健康,不是看他社会、政治地位有多高。
2009-03-09 21:24 10楼
我却善思不善学,想当年,高中时,不看书,不听课(那时比较混,不过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经历),
单靠想,推论就能能将物理考个90分,
2009-03-10 20:02 11楼
10# yyzhwy
您太有才了
⬅ 焦树德治强直性脊柱炎医案 老茶馆 研究中医的最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