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配合欢皮,功擅调畅心脉、益气和阴

2011-01-17 18:54 楼主
摘《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萱草忘忧,合欢蠲忿”。合欢皮,性味平甘,功擅宁心悦志,解郁安神。《本经》谓能“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盖心为君主之官,心安则五脏自趋安和。太子参,其用介于党参之补、沙参之润之间,其性不温不凉,不壅不滑,确系补气生滓之妙晶。二味相伍,治疗心气不足、肝郁不达的情志病,确有调旰解郁、两和气阴之功,而无“四逆”、“四七”辛香升散、耗气劫阴之弊;疏补两济,平正中庸,实有相须相使、相辅相成之妙。
情志、血脉同受心肝两脏所主宰和调节,而心脏疾患的心悸心痛,胸闷乏力等见症,除本脏致病外,恒与木失疏泄攸关,盖气滞则血瘀,心脉失畅,怔忡、惊悸作矣。因此,在治疗心脏疾患时,朱老指出:须注重心肝同治,特别是气机郁结、气阴两耗的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病症,心肝同治尤多,用药首选太子参、合欢皮,随症施方,每每应手取效。用此二味,意在益气和阴、舒畅心脉,令心气旷达,木气疏和,则胸痹心痛即可蠲除。
(1)胸痹
[病案举例1]
范×,女,68岁,城镇居民。胸膺作痛,板滞不舒,气短如窒,夜寐欠安,苔薄腻,脉弦代。心电图示:房性早搏,部分未下传,左室肥厚,心肌损害。此气机失畅、心脉痹阻之候,治宜益心气,通心脉,宣痹散结,调气宽胸。予:
太子参20克,合欢皮、全瓜蒌、紫丹参各15克,薤白、郁金、降香、苏罗子、火麻仁各10克,炙甘草12克。
服药5剂,心气复展,胸痹渐开,胸痛气窒减轻。再服5剂,胸痛消失。
[病案举例21
吴×,女,50岁,干部。夙有冠心病、乙型肝炎病史。近日胸闷殊甚,神疲乏力,纳谷欠香,舌质衬紫,苔薄腻,脉细。证系久病痰瘀互阻心脉,心气失展,治予调畅心脉、豁痰化瘀:
大子参、合欢皮各15克,全瓜蒌20克,三七末2克(分2次冲服),薤白、法半夏、川芎各10克,生山楂12克,甘草5克。加减共服15剂,胸膺宽舒,纳谷知香,体力渐复。
[按]上述两例,均有心气不足、胸阳失旷之见症,故均用太子参配合欢皮,以益心气,畅心脉。范案兼见气机失畅,故选苏罗子、降香、郁金调气通络;吴案瘀滞之症明显,故用三七、山楂活血化瘀。此同中之异也。
(2)心悸
[病案举例]
陈×,男,23岁, 工人。心悸怔忡,不能自持,伴有头晕胸闷,舌红苔少。心率每分钟106次,早搏每分钟4次。此症肝失调畅、气阴两亏,法当调畅肝脉、益气养阴:
生地、生白芍、合欢皮、太子参、麦冬、玉竹各15克,生牡蛎20克(先煎),功劳叶12克,炙甘草10克。
服药5剂,心悸、头晕、胸闷悉减,心率降至每分钟92次,早搏偶见。原方去功劳叶,加珍珠母20克(先煎)继续服用。
[按]此证心阴不足,阴不敛阳,故心率增速。方中太子参合炙甘草、麦冬、生地、玉竹,益气养阴;牡蛎潜阳,合欢皮宽胸畅脉,故获效机。
(3)眩晕
[病案举例]
陆×,女,38岁,工人。头晕、心慌、胸闷、喉梗塞,舌偏红,脉细,四末欠温,血压12.0/8.00千帕(90/60毫米汞柱)。证属气机失调、阴阳失燮, 当予益气阴、畅肝木:
太子参、黄芪、黄精各15克,合欢皮、丹参各12克,川芎、仙灵脾各10克。甘草6克。
加减服用12剂,眩晕止,症悉退。
[按]此证舌质偏红,阴虚也;四末欠温,阳不足也。阴阳失调,脑失涵养,此眩晕之由来。方以甘平为主,配合仙灵脾柔润和阳,合欢皮系对胸闷喉塞而设。
(4)喘息
[病案举例]
张×,女,60岁,城镇居民。病始干咳,近日情怀不舒,喘息不平,喉间痰呜,两胁作胀, 口干,苔中剥,脉细弦。经住×医院检查,诊为神经官能症。证为肺气失肃、肝失条达。治宜肺肝兼顾:
太子参、杏仁各12克,合欢皮、百合、黄荆子各15克,淮山药20克,麦冬、绿萼梅、炙僵蚕各10克,甘草5克。
加减服23剂。喘平症安而愈。
(按)证系肝气犯肺而喘逆,方取太子参、合欢皮益气词肝,百合、黄荆子、杏仁肃肺。
(5)脏躁
[病案举例]
邵×,女,35岁,教师。无悲自哭,涕泪交流,举发无常,胸闷太息,每于情绪激动而加重。证乃脏躁,治当和缓心气,解郁柔肝:
太子参、朱茯苓各15克,夜吏藤、淮小麦各30克,合欢皮、石菖蒲、仙灵脾各12克,甘草3克,大枣12牧。服12剂后,因他病就诊时云:已2个月未发。
[按)脏躁证用甘麦大枣汤为常法,加太子参、合欢皮益气调肝,更为合辙。
(6)不寐
[病案举例]
张×,女,43岁,干部。夜不安寐巳延两月之久。心慌胆怯,虚烦忧郁,头晕善忘,脉细软数,苔薄白。此心气不和、虚热内扰之候.拟除烦降火,舒都安神为治:
太子参、合欢皮、柏子仁、酸枣仁各15克.夜交藤、秫米各20克,知母12克,川芎、甘草各6克。
加减共服13剂,夜卧安、虚烦宁。
[按)太子参配合欢皮,与酸枣仁汤合用,方随症立,疗效自见。

[戴坚整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美国研究发现儿童用抗生素太早增加哮喘风险 老茶馆 片姜黄配海桐皮,效专行气活血、通络定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