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最初涵义主要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2011-03-05 22:16 楼主
五行的最初涵义主要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人类对五行的认识和阴阳一样,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伴随着人类的认识的不断进化以及对每种物种的发现和应用,逐步完善起来的。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归类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并以“相生”、“相克”等等说明宇宙间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 ——“木曰曲直 ”《尚书·洪犯》,具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的特性;
火 ——“火曰炎上 ”《尚书·洪犯》, 具温热、上升 的特性;
土—— “土爰稼穑 ”《尚书·洪犯》,具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
金 ——“金曰从革 ”《尚书·洪犯》,具沉降、肃杀、收敛的特性;
水—— “水曰润下” 《尚书·洪犯》,具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特性。
中医五行理论的主要内容为:根据五行的特性,阐释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界的事物以及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内外环境的五行系统,以此说明人体本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五行的辩证关系


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和制化,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之间存在着有序的“生”、“克”以及“制化”关系,从而维持着事物发展的动态平衡,属于五行之间的正常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关系。其“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关系,其“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所胜”、“所不胜”关系。
五行制化,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相互结合,是指五行运动中“生”与“克”的相互作用,即,以维持动态平衡的关系。
五行的乘、侮及母子相及
五行的相乘和相侮,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母子相及则是五行之间相生关系异常的变化。
五行相乘、相侮:“乘”,凌也,即欺负之意。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者的克制太过;“侮”,亦为欺侮、欺凌之义。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者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二者属于五行相克关系的异常。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五行母子相及:所谓“及”,连累之意也。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类,属于五行相生关系的异常。
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肺主一身之气,宣泄,主一身之皮毛。
肺热-皮黄;肺寒-皮肤苍白。
肾-藏先天之精,为人体先天之本。主水,主阴(泌尿和生殖),调节全身水道。
肝-主筋,主神志。疏泄藏血,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目白黄色-肝不好,烦躁易怒。
心——主血脉,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舌尖鲜红-心火旺盛,烦躁失眠,
舌尖淡白-心气虚,失眠健忘。
脾-运化生精,主肌肉,为后天之本,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唇,色紫-缺氧;色浅-贫血。
春天养肝,夏天清心,秋天清肺,冬天补肾。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包括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说明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以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分析脏腑、经络之间和各种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等等。因此,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有着指导临床的意义。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根据五行的特性,确立五脏的五行属性,概括五脏的生理特性,体现天人相应的整体联系。即 肝属木 心属火 脾属土 肺属金 肾属水
◆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说明五脏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肝藏血以上济于心,即为“木生火”;肾精以养肝脏阴血,即为“水生木”。肾水制约心阳,防止心阳偏亢,即为“水克火”;肺气肃降下行以制肝气升太过,即为“金克木”等等。
◆说明五脏病变的原因
根据五行生克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可分为相生关系的病变和相克关系的病变。
相生关系: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母脏(先病)病及子脏(后病)。例如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以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偏亢,即为“水子不涵木”;子病及母:子脏(先病)病及母脏(后病)。例如心血不足,损及肝血,以致心肝血虚,即为“子盗母气”。
相克关系: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脏过盛(太过),被克之脏(不及)受到过分克伐。例如肝气过旺,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即为“木旺乘土”。脏过弱(不及),不能耐受“克伐”之脏(太过)的克制。例如脾胃虚弱,相对肝木偏旺而克伐太过,即为“土虚木乘”;相侮:脏过盛(太过),反侮“克我”之脏(不及)。例如肝火亢盛,肺金不仅无力制肝,反受肝火反向克制。即为“木火刑金”;脏虚损(不及),导致“我克”之脏(太过)反克。例如脾土虚衰,不能制约肾水,以致水湿泛溢,脾土受困。
指导疾病的诊断
◆指导临床诊断:根据五脏与五色、五味等的特定联系,分析、诊断疾病。例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弦,多为肝病;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木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乘火”等等。并可推断病情的轻重、预后:根据疾病传变规律以及五色之间的生克关系等来推断病情的轻重、预后。通常“母病及子”者病情较浅,预后较好;“子病及母”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相乘”的病变病情较重,预后较差;“相侮”的病变病情较轻浅,预后较好。五色辨顺逆。在病理状态下,面部色泽变化可根据生克关系来推测病情的顺逆。一般而言,“主色”胜“客色”,其病逆;“客色”胜“主色”,其病顺。
◆ 指导疾病的治疗,确定治则和治法: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指一脏之“虚”,不仅补益本脏,同时还须补其母脏(即“生我”之脏)。适用于单纯子虚或母子两虚病变。“实则泻其子”——指一脏之“实”(“母”实病变),不仅泻除本脏之实邪,还需泻其子脏(即“我生”之脏)。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导致乘侮病理变化的原因即是“太过”与“不及”)。
◆指导用药:中医学根据阴阳和五行的理论,把药物的性能归纳为四气、五味、升、降、浮等等,并具有归经的特性,据此,确立了中医的用药原则。四气即四性: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五味;归结,指药物对于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用药后主要对某一经络或几经络有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的经络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控制疾病的传变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调整其太过和不及,以控制疾病,从而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活动。如肝脏疾病,可以通过生克乘侮关系影响及其它四脏,也可由心、脾、肺、肾的疾病影响及肝而得病。若肝气太过,木旺必乘土,此时应先补益脾气以防其传变,脾气健旺,则肝病不传于脾。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3-05 22:16 2楼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这些看似神秘语言,实际还是指机体内部的两种过程,一个是经气分子本身的分布变化,一个是与经气分子相关的生理功能的变化,如果只理解为经气分子的变化或只看到生理功能的变化关系,都不是在正确的理解中医治病的真正过程。
2011-03-06 03:06 3楼
指导疾病的治疗,确定治则和治法: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指一脏之“虚”,不仅补益本脏,同时还须补其母脏(即“生我”之脏)。适用于单纯子虚或母子两虚病变。“实则泻其子”——指一脏之“实”(“母”实病变),不仅泻除本脏之实邪,还需泻其子脏(即“我生”之脏)。
这种相生关系,除了经气方面的联系以外,还有在实际生理功能方面的关系,如激素方面,像甲状腺素与促甲状腺素方面的联系可以是相生的关系,在调整甲状腺素时或补或泻,同时也要对促甲状腺素的功能或加强或减弱,当然这些也应该是通过对它们的经气分布密度进行调节的,而实际发生变化的却是是两方面的作用都存在的,中医一般就将对经气的直接调节作用称做是补气或者是泻气,而对激素一类的作用,就是补血一类的,什么气血两虚,气血双补之类的,像肾的激素也是一样,肾皮脂腺素等本身与促肾激素也可形成相生关系,属于所谓血一类的,而肾经气就属于经气部分,金水相生的肺金其实就是与促激素激素腺体处的经气分布有关的部分,当然也还有肝胃的经气的活动,所以中医一般用药都是相同类的药用两种以上,其中的原理应该就是这种相生或相克的因素的作用,在这里发现了两种相生关系,一个是经气方面的生克关系,一个是内部代谢谢的生克关系,就是所谓血的部分,而调血应该也是在调气,中医补血的作用其实就是在补气,如果真是直接在补血,就不是中医特色了,属于西医或营养学部分的作用了,但是对比针刺也是可以治血虚一类的,那其中只能是经气对代谢谢的调节作用,而不是以直接的化学物质的作用治病,所以中药补血其实还是在补经气,用经气去影响相关激素的功能。
中医虽然有气血之分,但是血虚一类的其实不只是血虚了其实气也虚了,只是与血虚有关的经气是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的,直接对腺体分泌功能作用的经气部分和其它的经气部分,如所谓元气部分,就是肾脏直接的产生经气的功能作用,这不是目前医学所了解的生理功能部分,而其它的是大多研究过了的。
2011-03-06 11:06 4楼
把五行当成五种物性的材质,是受《洪范》的错误诱导。五行不是五材,而应是五气。最先的创造者也是这样认为的,只是后来人理解错了。
2011-03-06 21:21 5楼


非常赞同。就是五气。仅有五质是难以涵盖大千万物的。
一元气始,是先秦诸子共有的世界观。
⬅ 随便谈谈中医的发展过程 老茶馆 按摩耳穴让脏腑功能更健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