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心中的黄元御

2011-03-25 16:02 楼主
罗大伦:
黄元御开的方子,走的是张仲景的思路,方子的药味组成特简单,
也都是非常平淡的药物,没有什么大毒猛烈之药,所以自己如果有了病,
周围又没有就医的条件,在《四圣心源》里找个对应的方子,试着服用一下,
服三付,有疗效就接着服,没有疗效就放弃,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是个谨慎的人,
通常我是不会让患者自己服用什么药物的,但是黄元御的方子实在很平稳,近乎食疗,
算是一种经验方,可以放心。

如果让我们公平地评价黄元御同志的话,
我们必须说,这位同志哪点都好,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爱皇上,
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大注意同事之间的关系,脾气有点倔,性格有点孤傲,
瞧不上别人,您想啊,连古代的朱丹溪、李东垣他都没瞧上,
那还能瞧得起太医院的这帮人?

说个黄的故事:
就在黄元御赐写完《四圣心源》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750年,
黄元御来到了北京,在这里,他的医术把乾隆皇帝给吓了一跳。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乾隆恰巧有病,于是就招外来的医生黄元御前来诊视。
黄元御也很担心,自己的容貌有问题啊,自己是一只眼睛残疾了,容貌有些吓人,
这皇帝能受得了吗?回头别看到了,吓了一跳,再怪我惊吓了皇上?于是就黄元御就跟来请的太监说了:
“我是一个草民,这模样长得也有点儿问题,如此进宫,恐怕要吓到皇上啊。
”这太监就把这个情形回禀给乾隆了,乾隆倒是很不在意,说:“这有什么啊,
能看病就成啊,着他入宫,见面就正面行四叩首,不必行君臣大礼!
”同时,乾隆还让太监带着绫罗绸缎和一些银子为礼,宣黄元御入宫。就这样,
黄元御跟着太监来到了宫里。
当时乾隆心里也在琢磨,这位医术到底行不行啊?我可要试试他。
这皇上的招法多去了,他让一个手脚粗壮的宫女,躲在不透光的帐子里,伸出一个手,等到黄元御进宫以后,
就对黄元御说这是皇上,让黄元御给这位宫女诊脉。可怜的黄元御那里知道皇上这么多心眼啊?
就对着宫女四叩首,然后上前诊脉。诊了一会儿,退下来了,冲里面再叩头,然后就往外走。
乾隆马上派下面的人问:“皇上到底是什么病啊?”黄元御很是沮丧,说:“龙得凤脉,
无药可医,估计怕是不久于人世了。”这话是什么意思啊,是说皇上应该是个男的啊,我怎么诊出个女的脉来了,
这样的情况是不好的啊。
皇上一听,嘿!这位还真厉害啊,居然给诊出来了,于是就再次让黄元御诊自己的脉。
您说这皇上的心眼有多少?估计此时黄元御同志的心里一定是百感交集,有种被恶搞后的失落。
但是皇上的病还要好好看啊,于是就再次认真地给乾隆诊脉。诊完以后,乾隆问:“朕患的这是什么病啊?”
黄元御回答:“皇上您不要担心,您这是小病,本来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由于服药错误,
所以本来只有三分病,现在加上七分药毒,所以才病倒了,我先给您开两付解毒的药,
把前面误服的药毒解去,然后再治疗您的那点儿小病。”乾隆一听,言之有理,
我本来就怀疑这些御医们开的方子不对路,果然如此啊!各位您可要记住了,
黄元御说的这些话就得罪了御医,我们只消看看后来事情的发展过程就可以明白了。
于是黄元御就给乾隆按照自己的思路治疗,结果,没两天,乾隆皇帝的病就好了。
这下可把乾隆给乐坏了,朕可终于找到名医了!
皇上是谁啊?天下老大啊,他觉得这个人对自己有用,那就要留下,
于是乾隆皇帝下旨,把黄元御同志借调到太医院工作,让他做个御医。同时,
乾隆还在高兴之余,干了件让其它太医很是不爽的事情,乾隆觉得自己的字儿特好,就写了一个匾额,
上面的字是“妙悟岐黄”,让人就直接给挂到了太医院的门口。
这皇上高兴,喜欢怎么干就怎么干,可他就没顾及下面人的感受,
您说,这黄元御初来乍到的,一下被空降到太医院了,还赐了块匾额,
这让其它的御医很没面子啊。而且,黄元御还在殿上说皇上的病是七分药毒,三分病
,这也太不给大家面子了?这不等于说我们在给皇上下毒吗?可以想见,
大家对黄元御的态度一定不是很好。
乾隆题匾的事儿可就不是传说了,这是真的,而且,黄元御确实就此就成了让乾隆信任的御医,
但是,由于工作环境太恶劣了,他才干了几个月,就受不了啦。

乾隆下江南:如果让我们公平地评价黄元御同志的话,
我们必须说,这位同志哪点都好,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爱皇上,
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大注意同事之间的关系,脾气有点倔,性格有点孤傲,
瞧不上别人,您想啊,连古代的朱丹溪、李东垣他都没瞧上,
那还能瞧得起太医院的这帮人?尤其是刚来北京,
就碰到了乾隆给他戴了个“妙悟岐黄”的高帽,让太医院的这帮人也很嫉妒,
结果您想吧,这黄元御在太医院里一定是吃了不少的白眼。刚走入社会,
就碰到了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头疼啊——这一定是黄元御当时的由衷感慨。黄元御的医学思想,就像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现在还在等待着开发。
中医里面,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暴露的大家的眼前的,只是你读不读书而已,
但黄元御是个例外,他的理论和思想,就跟封藏在古墓里的秘笈一样,
这个世界上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他的药方的思路和唐宋以后的医家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主要的框架都是从张仲景的方子里来的,以至于大家看到他的方子都怀疑:这能治病吗?

值得欣慰的是,在民间还有个别的地区有黄元御的思想传承,在山东有一些,
西安是由于麻瑞亭老中医解放前去的,所以在那里也有传承。
相信黄元御的医学思想在最近的未来会被更多的人知道的。


看周星驰的电影《功夫》的时候,我被片子里小孩子的经历给吸引住了,
一个小孩子,在街上碰到了个衣衫褴褛的人,此人向他推荐若干本书,
有本书的名字叫《如来神掌》……这个经历很有趣,我在写黄元御的故事之前,
突然想起了我是怎么了解黄元御的,和这个故事还真有点儿类似。

那是在我刚刚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有一天,在街头逛,
看到街边有个人在摆摊卖旧书,那是非常热闹的一个商业街的街头,
傍晚时分,有几个人在有意无意地挑着图书,我也走上去,随便看看,
都是些过期的画报和武侠小说之类的书,我看着无聊,刚要走,突然,
看到在诸多书中间,有一本书很不一样,这是一本很旧的书,灰色的封面
(现在绝对没有书设计成这种颜色),
上面黑字印着:《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
,我当时根本不知道麻瑞亭是谁,更不清楚黄元御是何许人也,
但是当时觉得:嘿,这里还有中医书?而且这么朴素的封面,
这么有勇气,里面的内容一定很不同寻常,于是那起来翻了几下。

刚这么一翻,就被书里的内容雷了一下,什么“火分丙丁,
心为丁火,属手少阴;小肠为丙火,属手太阳……平人丁火下降,
以温癸水,所以肾脏温暖,而下寒不生,癸水上承,以济丁火,
因而心家清凉,而上热不作”(一般教材里火就是火,不分什么丙丁的),
这些内容看着新鲜,心里当时立刻就有了感觉:这是一个地道的老中医写的!
于是就问摊主,这书多少钱?摊主回答:五块钱!就这样,立刻就买了回来,
回来以后就开始狂看,
尤其是里面如何诊脉的内容,我看得最仔细,结果很快就可以给别人号脉了。
没多久别人就开始夸我号脉号得准,好多人都以为是家传的,其实还真不是,
母亲还真没怎么教过我,我都是看这本书学的。

可以这么说,我学习中医的起步,
就是从学习黄元御的理论开始的。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本书早就绝版了,
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好多同学都来找我复印这本书,
到今天我都不明白当年怎么会在一个卖画报的旧书摊上,
凭空出现这么一本书。

这本书现在就摆在我的面前,这是我最喜爱的书之一了,
上学时被几个台湾同学借去复印,迟了几天没还,都吓晕我了,
别不是丢了吧?当年就是由于这本书,使我知道了黄元御,
因为麻瑞亭老中医是黄元御的第五代传人。


黄元御的医学思想,就像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现在还在等待着开发。
中医里面,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暴露的大家的眼前的,只是你读不读书而已,
但黄元御是个例外,他的理论和思想,就跟封藏在古墓里的秘笈一样,
这个世界上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他的药方的思路和唐宋以后的医家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主要的框架都是从张仲景的方子里来的,以至于大家看到他的方子都怀疑:这能治病吗?

值得欣慰的是,在民间还有个别的地区有黄元御的思想传承,在山东有一些,
西安是由于麻瑞亭老中医解放前去的,所以在那里也有传承。
相信黄元御的医学思想在最近的未来会被更多的人知道的。



(本文出处: 转载:整理于罗大伦的文章)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3-25 16:54 2楼
是的, 黄元御的医书, 现在也是我入门的教材
2011-03-26 12:18 3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黄元御同志确是个好同志,自封千古一人基本不为过。解释六气确实前无古人!是为仲景功臣。

然也要看到他的一些小缺点,白玉有瑕疵而已。
2011-03-26 12:53 4楼
回复 5# 樊正阳


说的非常好。
当当网有 黄的 四圣心源 在售。
2011-03-26 16:42 5楼
学到不少
⬅ 为什么受寒后容易咳嗽呢?(任之堂) 老茶馆 口干一案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