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灸法运用规律

2011-03-26 17:24 楼主
一、辨证施灸,补虚泻实
《内经》中充满着辨证论治的思想。《灵枢通天》指出:“占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这里所说的“五态”,是指五种人的不同体质,禀赋。由于人的体质禀赋不同,其阴阳、气血、脏腑的生理病理状态也各有特点。对此,在治疗上也应根据这些特点以及疾病的性质,部位,采取不同的治法。《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这些论述,强调了对疾病的治疗应该辨证。即辨证施灸,或用补法,或用泻法。
病有虚实,治有补泻。《灵枢·背俞》指出:“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这不但指出了虚实用灸法的治疗原则,并且详述了灸法补泻的具体操作方法。这种方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针灸临床工作者所沿用。可见,灸法与针法一样,也有补泻之功。临床应用时应辨证施灸。

二、调理经气,灸法宜之
经气者,真气也。在生理状态下,经气循行于机体的各个部分,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环周,从而保证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正常进行。而一旦经气紊乱,气血失调,则百病丛生。正如《素问·厥论》所论述的:“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这里所说的“厥”,即逆乱之意。由于经脉之气逆乱而致各种病症产生。治疗上则应当调理经气,使其平顺。《灵枢经水篇》指出了艾灸有调理经气的功能:“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而调理经气的具体方法,则是在一定穴位上施以针或灸。正如《灵枢·四时气》所说的:“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即施灸之处,必为俞穴之所。”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灵枢·官能》)。临床上,对各经脉之气逆乱之症,则可根据疾病所在之经,施明灸法以调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温经散寒,灸之所长
《内经》中,对寒证使用灸法的论述较多。灸法治疗的寒证,包括内寒和外寒。由于灸法具有温阳益气,散寒的作用,所以,可以用于寒邪侵袭之外寒和阳虚阴盛之内寒。《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这里所说的“脏寒”是由于寒凝于内,伤及中土之阳致胀满发生。《灵枢·禁服》又指出:“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这是指的阳气不足,不能振奋脉气而陷下,由于阳虚内寒,则血凝涩不畅,著血不行,而结于脉中。其治以灸为宜。因为血得温则行速,得寒则行迟,甚则涩而不行,故当令其温而行之,则病可除。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论述的那样:“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颈与背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这些都说明了由于寒凝于经脉,血气涩而不行,治当以灸之,令其经脉得温,则血气可行。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强调的那样:“治寒以热”,“寒者热之”。可见,用灸法治疗寒证是“寒者热之”这一治疗原则的具体化。

四、诸虚之证,多用灸法
虚证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所致。它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对于虚证的治疗方法,《内经》中的论述颇多,灸法就是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如《灵枢·官能》指出:“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又说:“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通评虚实论》更具体地指出:“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这里所说的“阴阳”是指的表里,表为阳,里为阴。经络的走行分布,各有处所,经行于里而络布于表;由于经络邪正的盛衰不同,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张介宾注曰:“此正以络主阳,经主阴,灸所以补,刺所以泻也。”所有这些论述,都指出对虚损之证,当用灸法。这是因为灸法能温阳益气、补虚。后世医家也多学此法,而常用灸法治疗诸虚之证。

五、病在于脉,施之以灸
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若各种致病因素造成血脉瘀阻,则可引起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运行不畅,则不能发挥其濡润脏腑,肢体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疾病丛生。《灵枢·九针论》指出:“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张景岳曰:“心主血脉,深思过虑则脉病矣。脉病者.当治经络,故当随其宜而灸刺之。”这说明,脉之病,可以用灸刺法进行治疗。其机理是通过灸能调理气血,温通经气来实现的。《素问·调经论》:“病在脉,调之血。”《灵枢·刺节真邪》曰:“火气已通,血脉乃行。”可见,灸法能温通气血,气血通畅,则脉之病可除。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指出的:“厥在于足,学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此外,《内经》中还列举了一个病在干脉用灸法治疗的具体实例。即《灵枢·痈疽八十一》中所说的:“痈发四五日,逞焫之。”痈是病在于脉的一种疾病,该篇经文在谈到痈的病因病机时指出:“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这是由于寒邪侵入经络,导致血行凝滞不通,影响营卫的正常运行,卫气结聚于局部,而致痈肿。其治疗可用灸法,使血气通行,痈毒得以消散。后世医家根据这一理论,常将灸法用于多种痈疽的治疗。

六、五脏之病,灸其五俞
《灵枢·背腧》曰:“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间,心俞在五焦之间,膈俞在七焦之间,脾俞在十一焦之间,肾俞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这里所说的五脏之俞,是指五脏在背部的五个俞穴(左右两侧共十个)。俞穴是脏腑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它们和内脏有较为直接的联系。在生理上,五脏之精气由此输注于背部;在病理上,五脏的疾病可由此而反映到体表;在治疗上,五脏之病变可通过灸这些俞穴而达到治疗脏腑疾病的目的。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病治阳。”因为五脏属阴,背部属阳,五脏之病取之背俞,故为阴病治阳。后世医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对五脏病症的治疗,亦用背俞穴。如《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懊忄农,微痛烦逆,灸心俞百壮”就是一个例子。

七、外感风邪,以灸除之
风为六淫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对风邪的治疗,《内经》中谈到了用灸法以疏散风邪,调和营卫。《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之;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烫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可见,不但在风邪侵犯肌表时可用灸法祛风,就是风邪入里主肾时,仍“可灸。”甚至在出现“瘛”时,仍“可灸”。此外,《内经》还记载了用灸法治疗外感风邪病症的实例。如《素问·骨空论》:“大风汗出,灸譩譆。”又曰:“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榆臂齐肘正,灸脊中。”这两个病,都是因外感风邪而致,故用灸法治之以疏散风邪。《内经》中,灸法常用于祛风邪。

八、诸痛之证,以灸止之
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痛证的形成,有因实而致痛的,如感受外邪,或气滞血瘀,或痰浊凝滞,或虫积食积等,其病机是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也有因虚致痛的,如气血不足,或阴精于损,脏腑经脉失养等。其病机是由于气血不足,运行滞涩,脏腑经脉失养而致疼痛。然痛证不论虚实,其病机总归于一,即“不通则痛”。对于痛证的治疗原则,则是使之“通”。“通则不痛”。《内经》中用灸法治疗痛证的机理就是温之使其“通”。这是因为灸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散瘀,祛风散寒、补益气血的作用,用之可使瘀滞去而经脉通,气血得补,经脉通畅则能濡养肌腠,疼痛自除。《灵枢·禁服》曰:“寸口……紧则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这里说的是痛痹用针与灸治疗。《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又指出:“……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可见这是由于气血凝涩不通,不通则痛。在治疗上可用灸法温之,使其气血通畅,通则不痛。《灵枢·官能》又曰:“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可见,对痛证,灸法是常用的疗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3-26 21:03 2楼
灸法是应该好好整理发扬光大的时候了。
⬅ 了解青年时期的张锡纯,苦学《伤寒论》 老茶馆 怎样学习《黄帝内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