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628味药材
🌿活血莲 ➡ (散血莲的别名)
  • 为裸子蕨科植物风丫蕨的根茎或全草。
  • 祛风清热,活血解毒。根茎:治目赤肿痛,眉棱骨痛,风湿关节痛,闭经;全草:治乳痈,肿毒。①《湖南药物志》:"根:散血。治筋骨痛,火眼,经闭。"②《贵州草药》:"根茎:祛风除湿,清热止血。"
  •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过塘莲 ➡ (三白草的别名)
  •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的干燥根茎或全草。根茎秋季采挖;全草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白带,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大驳节 ➡ (大驳骨丹的别名)
  • 为爵床科植物黑叶爵床的茎叶。夏、秋采收,晒干。
  • 活血,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痈,乳痈。①《本草求原》:"治乳痈,功胜于蒲公英,同黄糖、酒糟捣敷。"②《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接合筋骨。"③《南宁市药物志):"治风湿痹痛,肺痈。"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理跌打。治骨折,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创伤红肿,肋间神经痛。"
  • 茎木
🌿老鸦蒜 ➡ (铁色箭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忽地笑的鳞茎。
  • 润肺止咳;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或咳血;阴虚痨热;小便不利;痈肿疮毒;疔疮结核;烫火伤
  • 茎木
🌿肺风草 ➡ (连钱草的别名)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Nakai)Kupr.的干燥地上部分。春至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扑损伤。
  •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茎木
🌿黑叶接骨草 ➡ (大驳骨丹的别名)
  • 为爵床科植物黑叶爵床的茎叶。夏、秋采收,晒干。
  • 活血,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痈,乳痈。①《本草求原》:"治乳痈,功胜于蒲公英,同黄糖、酒糟捣敷。"②《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接合筋骨。"③《南宁市药物志):"治风湿痹痛,肺痈。"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理跌打。治骨折,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创伤红肿,肋间神经痛。"
  • 茎木
🌿佛指甲
  • 为景天科植物佛指甲的茎叶。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 清热解毒,止血,祛风湿。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①《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消乳蛾,行经络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洗疮湿热毒。"②《滇南本草图说》:"捣敷囟门,止鼻衄不止,包打伤亦良。"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降血压,祛风湿。"
  • 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同蒿 ➡ (茼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冬、春及夏初均可采收。
  • 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饮。①《干金·食治》:"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②《日用本草》:"消水谷。"③《滇南本草》:"行肝气,治偏坠气疼,利小便。"④《得配本草》:"利肠胃,通血脉,除膈中臭气。"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茎木
🌿酸汤杆 ➡ (荚蒾的别名)
  • 忍冬科荚蒾属植物荚蒾Viburnum dilatatum Thunb.,以根、枝、叶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 枝、叶: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疔疮发热,风热感冒;外用治过敏性皮炎。根:祛瘀消肿。用于淋巴结炎(丝虫病引起),跌打损伤。
  • 根茎 茎木
🌿岩青叶 ➡ (五香藤的别名)
  • 为木兰科植物中间近缘五味子的全株。全年可采,根、茎藤切片,晒干;叶晒干或鲜用。
  • 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治流感,毒蛇、狂犬咬伤,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痈肿疮毒。①《云南中草药》:"根:清热解毒,消肿上痛。预防流脑,流感,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外伤出血,骨折。"②《云南中草药选》:"根及藤:舒筋活血,消肿止痛;叶:止血散瘀。"
  • 根茎 茎木 全草
🌿飞龙接骨 ➡ (白粉藤的别名)
  • 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白粉藤Cissus modecoides Planch. var. subintegra Gagnep.,以根、藤、叶或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 根:化痰散结,消肿解毒,祛风活络。用于颈淋巴结结核,扭伤骨折,腰肌劳损,风湿骨痛,坐骨神经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藤、叶:拔毒消肿。用于疮疡肿毒,小儿湿疹。
  • 根茎 茎木 全草
🌿野芋子 ➡ (紫芋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紫芋的块茎及叶。
  • 散结消肿;祛风解毒。主乳痈;无名肿毒;荨麻疹;疔疮;口疮;烧烫伤
  • 茎木
🌿大骨节草 ➡ (大驳骨丹的别名)
  • 为爵床科植物黑叶爵床的茎叶。夏、秋采收,晒干。
  • 活血,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痈,乳痈。①《本草求原》:"治乳痈,功胜于蒲公英,同黄糖、酒糟捣敷。"②《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接合筋骨。"③《南宁市药物志):"治风湿痹痛,肺痈。"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理跌打。治骨折,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创伤红肿,肋间神经痛。"
  • 茎木
🌿白石笋 ➡ (闭鞘姜的别名)
  • 姜科闭鞘姜属植物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 (Koenig)Smith,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以秋末为宜,洗净切片,蒸熟晒干。
  • 利水消肿,解毒止痒。用于百日咳,肾炎水肿,尿路感染,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荨麻疹,疮疖肿毒,中耳炎。
  • 根茎 茎木
🌿光叶闭鞘姜
  •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光叶闭鞘姜的根茎。
  • 利水消肿;祛风湿;解毒。主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尿路感染;阴囊肿痛;风湿痹痛;无名肿毒;荨麻疹
  • 根茎 茎木
🌿接骨蕨 ➡ (土木贼的别名)
  • 为木贼科植物笔管草的全草或根。秋季选择身老体大者,割取地上部分,拣除杂草,晒干。
  • 利湿清热,明目。治目赤胀痛,翳膜胬肉,急性黄疸型肝炎,淋病。①《滇南本草》:"散肝家郁结。(治目)暴亦、胀痛,退翳膜,消胬肉攀睛。兼治五淋,玉茎疼痛,亦白便浊。(根治)妇人赤白带下,破血积,通月经。止大肠下血。"②《广西中药志》:"疏表,利湿。治浮肿。"
  • 根茎 茎木 全草
🌿六角天麻 ➡ (茺蔚子的别名)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
  • 心经 肝经 心包经 茎木 果实种子
🌿龙爪花 ➡ (铁色箭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忽地笑的鳞茎。
  • 润肺止咳;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或咳血;阴虚痨热;小便不利;痈肿疮毒;疔疮结核;烫火伤
  • 茎木
🌿土生地 ➡ (白背三七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根及根茎。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痈肿,烫伤。跌打损仿,刀伤出血。①《广西药植图志》:"煮汤内服,凉血解毒;捣烂外敷跌打伤,消肿散瘀;又用以敷热痈,散痛消肿。经九蒸十晒,浸酒或煎汤服补血。"②《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舒筋活络。治骨折,外伤出血,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
  • 根茎 茎木
🌿粘不扎 ➡ (豨莶草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或毛梗豨莶Siegesbeckia glabrescens Makino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前及花期均可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 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 肾经 肝经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