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75味药材
🌿银花 ➡ (金银花的别名)
  •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毛萼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 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 心经 胃经 肺经
🌿金银花
  •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毛萼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 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 心经 胃经 肺经
🌿百合花
  • 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
  • 润肺,清火,安神。治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天疱湿疮。①《滇南本草》:"止咳嗽,利小便,安神宁心定志。"②《纲目》:"治小儿天疱湿疮,暴干研末,菜子油涂。"③《要药分剂》:"润肺清火。"
  • 肺经
🌿菊花
  •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 肺经 肝经
🌿桐花 ➡ (黄槿的别名)
  • 锦葵科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以叶、树皮、花入药。
  •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木薯中毒。外用治疮疖肿毒。
  • 肺经
🌿大红花 ➡ (扶桑花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
  • 清肺,化痰,凉血,解毒。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浊,痈肿,毒疮。①《广东新语》:"润容补血。"②《本草求原》:"有红白二种,白者治白痢白浊,红者治红痢赤浊,饭上多蒸多晒,浸酒。"③《岭南采药录》:"清肺热,去痰火,理咳嗽。"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治血热、衄血、血瘙、毒疮。"⑤《南宁市药物志》:"煲猪肺治咳血。"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水芙蓉 ➡ (蜀葵花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花朵。夏、秋采收,晒干。
  • 和血润燥,通利二便。治痢疾,吐血,血崩,带下,二便不通,疟疾,小儿风疹。①《别录》:"主理心气不足。"②《千金·食治》:"定心气。"③《本草拾遗》:"治小儿风疹。花有五色,白者疗痢疾,去邪气,阴干末食之。"④《尔雅翼》:"敷疮肿。"⑤《珍珠囊》:"治带下。赤治赤(带),白治白(带)。"⑥《纲目》:"治带下,目中溜火,和血润燥,通窍,利大、小肠。"⑦《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红、白、淡三种,白治带症。"⑧《重庆草药》:"和血,润肠,除邪热。治倒经,热毒燥结。"
  •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霸王花 ➡ (量天尺花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量天尺的花。
  • 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肺痨;瘰疬;痄腮
  • 肺经
🌿双花 ➡ (金银花的别名)
  •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毛萼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 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 心经 胃经 肺经
🌿扶桑花
  • 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
  • 清肺,化痰,凉血,解毒。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浊,痈肿,毒疮。①《广东新语》:"润容补血。"②《本草求原》:"有红白二种,白者治白痢白浊,红者治红痢赤浊,饭上多蒸多晒,浸酒。"③《岭南采药录》:"清肺热,去痰火,理咳嗽。"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治血热、衄血、血瘙、毒疮。"⑤《南宁市药物志》:"煲猪肺治咳血。"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白菊花 ➡ (菊花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 肺经 肝经
🌿绿萼梅 ➡ (白梅花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摊置席上,晒干。雨天可用炭火烘干。
  • 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①《本草原始》:"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②《百草镜》:"开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③《纲目拾遗》:"安神定魂,解痘毒。"④《饮片新参》:"红梅花清肝解郁,治头目痛;绿萼梅乎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
  • 肺经 肝经
🌿蜀葵花
  • 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花朵。夏、秋采收,晒干。
  • 和血润燥,通利二便。治痢疾,吐血,血崩,带下,二便不通,疟疾,小儿风疹。①《别录》:"主理心气不足。"②《千金·食治》:"定心气。"③《本草拾遗》:"治小儿风疹。花有五色,白者疗痢疾,去邪气,阴干末食之。"④《尔雅翼》:"敷疮肿。"⑤《珍珠囊》:"治带下。赤治赤(带),白治白(带)。"⑥《纲目》:"治带下,目中溜火,和血润燥,通窍,利大、小肠。"⑦《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红、白、淡三种,白治带症。"⑧《重庆草药》:"和血,润肠,除邪热。治倒经,热毒燥结。"
  •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杭菊 ➡ (菊花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 肺经 肝经
🌿贡菊 ➡ (菊花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 肺经 肝经
🌿滁菊 ➡ (菊花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 肺经 肝经
🌿小白根菊 ➡ (天青地白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日本鼠曲草的全草。花后采收,晒干。
  • 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①《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②《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肝,利尿解热。"③《广西中药志》:"治一切眼科内外障,金疮伤口。"④《四川中药志》:"治咳嗽痰多,风寒骨节疼痛。"⑤《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白带。"⑥《闽东本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治伤风感冒,头痛目赤,咳嗽。"
  • 脾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侧金盏 ➡ (蜀葵花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花朵。夏、秋采收,晒干。
  • 和血润燥,通利二便。治痢疾,吐血,血崩,带下,二便不通,疟疾,小儿风疹。①《别录》:"主理心气不足。"②《千金·食治》:"定心气。"③《本草拾遗》:"治小儿风疹。花有五色,白者疗痢疾,去邪气,阴干末食之。"④《尔雅翼》:"敷疮肿。"⑤《珍珠囊》:"治带下。赤治赤(带),白治白(带)。"⑥《纲目》:"治带下,目中溜火,和血润燥,通窍,利大、小肠。"⑦《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红、白、淡三种,白治带症。"⑧《重庆草药》:"和血,润肠,除邪热。治倒经,热毒燥结。"
  •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土红花 ➡ (扶桑花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
  • 清肺,化痰,凉血,解毒。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浊,痈肿,毒疮。①《广东新语》:"润容补血。"②《本草求原》:"有红白二种,白者治白痢白浊,红者治红痢赤浊,饭上多蒸多晒,浸酒。"③《岭南采药录》:"清肺热,去痰火,理咳嗽。"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治血热、衄血、血瘙、毒疮。"⑤《南宁市药物志》:"煲猪肺治咳血。"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叶下白 ➡ (天青地白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日本鼠曲草的全草。花后采收,晒干。
  • 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①《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②《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肝,利尿解热。"③《广西中药志》:"治一切眼科内外障,金疮伤口。"④《四川中药志》:"治咳嗽痰多,风寒骨节疼痛。"⑤《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白带。"⑥《闽东本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治伤风感冒,头痛目赤,咳嗽。"
  • 脾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