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89味药材
🌿茶花 ➡ (山茶花的别名)
  • 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以根、花入药。根全年可采;花春冬采,晒干或烘干。
  • 收敛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烧烫伤,创伤出血。
  • 肺经 肝经 根茎
🌿栀子花
  • 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花。
  • 清肺,凉血。治肺热咳嗽、鼻衄。《滇南本草》:"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衄血,消痰。"
  • 肺经 肝经
🌿金腰带 ➡ (芫花的别名)
  •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的干燥花蕾,其根白皮(二层皮)也供药用。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花: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疥癣秃疮,冻疮。根皮:消肿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急性乳腺炎,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腹水,风湿痛,牙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百合花
  • 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
  • 润肺,清火,安神。治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天疱湿疮。①《滇南本草》:"止咳嗽,利小便,安神宁心定志。"②《纲目》:"治小儿天疱湿疮,暴干研末,菜子油涂。"③《要药分剂》:"润肺清火。"
  • 肺经
🌿山茶花
  • 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以根、花入药。根全年可采;花春冬采,晒干或烘干。
  • 收敛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烧烫伤,创伤出血。
  • 肺经 肝经 根茎
🌿菊花
  •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 肺经 肝经
🌿前胡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 Maxim.的干燥根。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 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
  • 肺经 根茎 茎木
🌿水芙蓉 ➡ (木芙蓉花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10月采摘初开放的花朵,晒干。
  • 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痈肿,疔疮,烫伤,肺热咳嗽,吐血,崩漏,白带。①《本草图经》:"主恶疮。"②《滇南本草》:"止咳嗽,解诸毒疮。"③《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清肺凉血,散热消肿。"④《纲目》:"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⑤《生草药性备要》:"消痈肿,散疮疡肿毒,理鱼口便毒,又治小儿惊风肚痛。"⑥《分类草药性》:"治目疾,女人白带,补气和血。"⑦《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活血,治妇科崩带诸病。"⑧《四川中药志》:"治腹泻。"⑨《本草推陈》:"外敷打扑伤,肿痛。"⑩《上海常用中草药》:"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痛。"
  • 肺经 肝经
🌿芙蓉花 ➡ (木芙蓉花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10月采摘初开放的花朵,晒干。
  • 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痈肿,疔疮,烫伤,肺热咳嗽,吐血,崩漏,白带。①《本草图经》:"主恶疮。"②《滇南本草》:"止咳嗽,解诸毒疮。"③《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清肺凉血,散热消肿。"④《纲目》:"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⑤《生草药性备要》:"消痈肿,散疮疡肿毒,理鱼口便毒,又治小儿惊风肚痛。"⑥《分类草药性》:"治目疾,女人白带,补气和血。"⑦《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活血,治妇科崩带诸病。"⑧《四川中药志》:"治腹泻。"⑨《本草推陈》:"外敷打扑伤,肿痛。"⑩《上海常用中草药》:"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痛。"
  • 肺经 肝经
🌿三色堇
  • 为堇菜科植物三色堇的全草。开花时采。
  • 《中国药植图鉴》:"止咳。治小儿瘰疬。"
  • 肺经 全草
🌿黄金楼 ➡ (水红袍的别名)
  • 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水红袍Lysimachia circaeoides Heml.,以全草入药。花期采集,鲜用或晒干。
  • 散瘀消肿,解毒。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烧烫伤,疮疖,乳腺炎,蛇咬伤。
  • 肺经 肝经 全草
🌿紫花地丁 ➡ (石龙胆的别名)
  • 为龙胆科植物石龙胆的全草。春末夏初采取巳开花的全草,晒干或鲜用。
  • 清热解毒。治肠痈,疔疮,痈肿,瘰疬,目赤肿痛。《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凉解毒。治一切恶疮,疔肿,瘰疬,无名肿毒及火眼。"
  • 心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白菊花 ➡ (菊花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 肺经 肝经
🌿蝴蝶花 ➡ (三色堇的别名)
  • 为堇菜科植物三色堇的全草。开花时采。
  • 《中国药植图鉴》:"止咳。治小儿瘰疬。"
  • 肺经 全草
🌿甘遂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Liou. mss. 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 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绿萼梅 ➡ (白梅花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摊置席上,晒干。雨天可用炭火烘干。
  • 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①《本草原始》:"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②《百草镜》:"开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③《纲目拾遗》:"安神定魂,解痘毒。"④《饮片新参》:"红梅花清肝解郁,治头目痛;绿萼梅乎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
  • 肺经 肝经
🌿芫花
  •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的干燥花蕾,其根白皮(二层皮)也供药用。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花: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疥癣秃疮,冻疮。根皮:消肿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急性乳腺炎,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腹水,风湿痛,牙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杭菊 ➡ (菊花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 肺经 肝经
🌿贡菊 ➡ (菊花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 肺经 肝经
🌿滁菊 ➡ (菊花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 肺经 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