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89味药材
🌿怀菊花 ➡ (菊花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 肺经 肝经
🌿黄荆叶
  • 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叶片。夏初未开花时采集净叶,堆叠踏实,使其发汗,倒出晒至半干,再堆叠踏实,待绿色变黑润,再晒至足干。
  • 解表清热,利湿解毒。治感冒,中暑,吐泻,痢疾,疟疾,黄疸,风湿,跌打肿痛,疮痈疥癣。①《救生苦海》:"治九窍出血,捣汁,酒和,服二合。"②《本草求原》:"洗癣疥恶毒。"③《岭南采药录》:"治小儿五疳。煎汤浴身,散热,消疮肿痛。和米炒淬水饮之,止吐泻。"④《广州植物志》:"治久痢,霍乱转筋,脚气肿满。"⑤《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血淋;利水,治浮肿,黄疽。"⑥《南宁市药物志》:"捣烂酒炒外敷,治跌打,风湿。"⑦《农村常用草药手册》:"解表发汗,消暑止渴。"
  •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甘泽 ➡ (甘遂的别名)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Liou. mss. 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 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山栀花 ➡ (栀子花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花。
  • 清肺,凉血。治肺热咳嗽、鼻衄。《滇南本草》:"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衄血,消痰。"
  • 肺经 肝经
🌿化骨丹 ➡ (甘遂的别名)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Liou. mss. 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 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老鼠花 ➡ (芫花的别名)
  •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的干燥花蕾,其根白皮(二层皮)也供药用。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花: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疥癣秃疮,冻疮。根皮:消肿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急性乳腺炎,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腹水,风湿痛,牙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雀舌花 ➡ (栀子花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花。
  • 清肺,凉血。治肺热咳嗽、鼻衄。《滇南本草》:"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衄血,消痰。"
  • 肺经 肝经
🌿米布带 ➡ (石龙胆的别名)
  • 为龙胆科植物石龙胆的全草。春末夏初采取巳开花的全草,晒干或鲜用。
  • 清热解毒。治肠痈,疔疮,痈肿,瘰疬,目赤肿痛。《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凉解毒。治一切恶疮,疔肿,瘰疬,无名肿毒及火眼。"
  • 心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莞花 ➡ (芫花的别名)
  •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的干燥花蕾,其根白皮(二层皮)也供药用。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花: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疥癣秃疮,冻疮。根皮:消肿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急性乳腺炎,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腹水,风湿痛,牙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