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27味药材
🌿大葱 ➡ (葱白的别名)
  • 本品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葱Allium fistulosum L.,以鳞茎或全草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洗净鲜用;葱白(鳞茎)用时需剥去外膜,去须根及叶。
  • 发汗解表,通阳,利尿。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毒。
  • 胃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粉条 ➡ (一叶萩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叶底珠的嫩枝叶或根。
  • 祛风活血;益肾强筋。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阳痿;小儿疳积;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艾叶
  • 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 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 脾经 肾经 肝经
🌿葱油 ➡ (葱汁的别名)
  • 为百合科植物葱的叶或全株捣取之汁。
  • 散瘀,解毒.驱虫。治头痛,衄血,尿血,虫积,痈肿,跌打损伤。①《别录》:"主溺血,解藜芦毒。"②《千金·食治》:"解桂毒。"③《纲目》:"散瘀血,止衄止痛。治头痛耳聋,消痔漏,解众药毒。"④《现代实用中药》:"外用于化脓病疮面,促生肉芽。"
  • 肝经 全草
🌿串珠 ➡ (酒饼叶的别名)
  • 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叶。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祛风,利湿,止痛,杀虫。治风湿骨痛,疟疾,水肿,跌打损伤,风疹,疥癣,烂脚。①《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疥癞烂脚,捣敷脚趾湿烂。去风邪,祛瘀生新。"②《陆川本草》:"止痛,截疟,杀疥癣虫。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寒疟,汗斑,疥癣。"③《广东中药》Ⅱ:"化湿,祛风,行气。内服消水肿,止咳;外用止风疹痒块。"
  • 脾经 肝经
🌿葱白
  • 本品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葱Allium fistulosum L.,以鳞茎或全草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洗净鲜用;葱白(鳞茎)用时需剥去外膜,去须根及叶。
  • 发汗解表,通阳,利尿。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毒。
  • 胃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姜黄
  •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癓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青藤 ➡ (清风藤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的茎叶或根。
  •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跌打肿痛;骨折;深部脓肿;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脊椎炎;疮疡肿毒;皮肤瘙痒
  • 肝经 根茎 茎木
🌿小茴香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叶和全草也可药用。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全草和叶夏秋可采,根四季可采,洗去泥土,晒干。
  •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果实种子
🌿千秋 ➡ (草乌头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①《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②《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③《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④《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⑤《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主大风顽痹。"⑥《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⑦《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又为伤科要药。"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红花
  •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取管状花,注意勿伤基部的子房,除去杂质,阴干或微火烘干,此时质较软,色深红最佳。(采收花朵时,应趁早晨露水未干、苞叶锐刺较软时进行,但也不宜过早。)
  •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 心经 肝经
🌿南星 ➡ (天南星的别名)
  •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干燥。
  •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红皮
  • 安息香科红皮Styrax suberifolium Hook. et Arn.,以叶、根入药。
  •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主治胃气痛;外用治风湿关节痛。
  • 胃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南安 ➡ (黄樟的别名)
  • 樟科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s.)Nees,以根、叶入药。
  • 祛风利湿,行气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胃痛,胃肠炎,跌打损伤,感冒。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山椒 ➡ (入地金牛的别名)
  • 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根或枝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 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喉痹,瘰疬,胃痛,牙痛,跌打损伤,汤、火烫伤。①《本经》:"主风寒湿痹,历节疼,除四肢厥气,膝痛。"②《千金方》:"治水,通身肿,猪椒枝叶煎如饧,空腹服一匕,日三。痒,以汁洗之。"③《食疗本草》:"主贼风挛急。"④《本经逢原》:"能通经脉,去风毒、湿痹。"⑤《本草求原》:"治痰火窃核,并急喉痰闭危笃,去外皮,煎水饮。"⑥《岭南采药录》:"理跌打及蛇伤。患牙痛,煎水含漱。"⑦《陆川本草》:"接骨,消肿,止痛,去瘀。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心胃气痛,牙痛。并治蛇伤。"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活络。治腰肌劳损,破伤风,汤、火烫伤。"
  • 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家艾 ➡ (艾叶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 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 脾经 肾经 肝经
🌿乌头 ➡ (草乌头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①《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②《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③《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④《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⑤《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主大风顽痹。"⑥《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⑦《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又为伤科要药。"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香湖 ➡ (黄樟的别名)
  • 樟科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s.)Nees,以根、叶入药。
  • 祛风利湿,行气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胃痛,胃肠炎,跌打损伤,感冒。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淫羊藿
  •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Maxim. 、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粗梗及杂质,晒干或阴干。
  •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 肾经 肝经 茎木
🌿草乌 ➡ (草乌头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①《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②《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③《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④《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⑤《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主大风顽痹。"⑥《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⑦《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又为伤科要药。"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