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86味药材
🌿海通
  • 为马鞭草种植物海通的枝叶。
  • 《中国药植志》:"治半边风。"
  • 肾经 肝经 茎木
🌿茶花 ➡ (野山茶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西南红山茶和窄叶西南红山茶的花、叶、根。
  • 活血止血;收敛止泻;解毒敛疮。主月经不调;月经过多;肠风下血;鼻衄;吐血;急性胃肠炎;痢疾;脱肛;白带;遗精;风湿痹痛;烧伤;烫伤
  • 脾经 肝经 根茎
🌿亚麻
  • 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根、茎、叶。
  • 根:平肝,补虚,活血。治慢性肝炎,睾丸炎,跌打扭伤;茎叶:治肝风头痛,刀伤出血。①《滇南本草》:"根:大补元气,乌须黑发;茎:治头风疼痛;叶:治风邪入窍,口不能言。"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种子及根:平肝,顺气,润肠。治睾丸炎、疝气、慢性肝炎、肝风头痛、便秘。"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马先 ➡ (茵陈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春季幼苗高约三寸时采收,除去杂质,去净泥土,晒干。
  • 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①《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②《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③《本草拾遗》:"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内损乏绝。"⑤《本草蒙筌》:"行滞,止痛,宽膈,化痰。"⑥《医学入门》:"消遍身疮疥。"⑦《医林纂要》:"坚肾,燥脾湿,去郁,解热。"⑧《本草再新》:"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
  •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茎木
🌿葱油 ➡ (葱汁的别名)
  • 为百合科植物葱的叶或全株捣取之汁。
  • 散瘀,解毒.驱虫。治头痛,衄血,尿血,虫积,痈肿,跌打损伤。①《别录》:"主溺血,解藜芦毒。"②《千金·食治》:"解桂毒。"③《纲目》:"散瘀血,止衄止痛。治头痛耳聋,消痔漏,解众药毒。"④《现代实用中药》:"外用于化脓病疮面,促生肉芽。"
  • 肝经 全草
🌿鱼子 ➡ (珍珠风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珍珠风的根或枝叶。在栽后4~5年夏、秋季摘取嫩枝、叶片,再挖出根部,晒干或烘干。
  • 活血通经,祛风胜湿。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瘀血腹痛,外感风寒,风湿疼痛。①《草木便方》:"祛风胜湿,消积毒。治瘀血停滞,产后血气闷痛。"②《分类草药性》:"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妇人红崩,白带,月经不调。"③《四川中药志》:"能通经活血,治月经不调,虚劳,白带,产后血气痛,感冒风寒及头身疼痛。调麻油外用,治缠蛇丹毒。"④《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叶:治内脏出血;研末治皮肤痒痛,杀虫。"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青菜 ➡ (芸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根、茎和叶。
  • 凉血散血;解毒消肿。主血痢;丹毒;热毒疮肿;乳痈;风疹;吐血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山茶花 ➡ (野山茶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西南红山茶和窄叶西南红山茶的花、叶、根。
  • 活血止血;收敛止泻;解毒敛疮。主月经不调;月经过多;肠风下血;鼻衄;吐血;急性胃肠炎;痢疾;脱肛;白带;遗精;风湿痹痛;烧伤;烫伤
  • 脾经 肝经 根茎
🌿山椒 ➡ (入地金牛的别名)
  • 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根或枝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 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喉痹,瘰疬,胃痛,牙痛,跌打损伤,汤、火烫伤。①《本经》:"主风寒湿痹,历节疼,除四肢厥气,膝痛。"②《千金方》:"治水,通身肿,猪椒枝叶煎如饧,空腹服一匕,日三。痒,以汁洗之。"③《食疗本草》:"主贼风挛急。"④《本经逢原》:"能通经脉,去风毒、湿痹。"⑤《本草求原》:"治痰火窃核,并急喉痰闭危笃,去外皮,煎水饮。"⑥《岭南采药录》:"理跌打及蛇伤。患牙痛,煎水含漱。"⑦《陆川本草》:"接骨,消肿,止痛,去瘀。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心胃气痛,牙痛。并治蛇伤。"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活络。治腰肌劳损,破伤风,汤、火烫伤。"
  • 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茵陈 ➡ (茵陈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春季幼苗高约三寸时采收,除去杂质,去净泥土,晒干。
  • 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①《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②《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③《本草拾遗》:"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内损乏绝。"⑤《本草蒙筌》:"行滞,止痛,宽膈,化痰。"⑥《医学入门》:"消遍身疮疥。"⑦《医林纂要》:"坚肾,燥脾湿,去郁,解热。"⑧《本草再新》:"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
  •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茎木
🌿大红花 ➡ (臭牡丹的别名)
  • 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ud.,以根及叶入药。夏季采叶、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备用。
  • 祛风除湿,解毒散瘀。根: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高血压病,头晕头痛,肺脓疡。叶:外用治痈疖疮疡,痔疮发炎,湿疹,还可作灭蛆用。
  • 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胡麻 ➡ (亚麻的别名)
  • 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根、茎、叶。
  • 根:平肝,补虚,活血。治慢性肝炎,睾丸炎,跌打扭伤;茎叶:治肝风头痛,刀伤出血。①《滇南本草》:"根:大补元气,乌须黑发;茎:治头风疼痛;叶:治风邪入窍,口不能言。"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种子及根:平肝,顺气,润肠。治睾丸炎、疝气、慢性肝炎、肝风头痛、便秘。"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石南
  •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叶或带叶嫩枝。
  • 祛风湿;止痒;强筋骨;益肝肾。主风湿痹痛;头风头痛;风疹;脚膝痿弱;肾虚腰痛;阳痿;遗精
  • 肾经 肝经 茎木
🌿合欢花 ➡ (南蛇藤的别名)
  • 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C. articulatus Thunb.],以根、藤、叶及果入药。全年采根、藤;夏季采叶;秋季采果。晒干或鲜用。
  • 根、藤: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腰腿痛,闭经。果:安神镇静。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健忘。叶:解毒,散瘀。用于跌打损伤,多发性疖肿,毒蛇咬伤。
  •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九里香 ➡ (透骨香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的茎叶。夏季采收,晒干。
  •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关节痛,水撒,跌打损伤,牙痛,湿疹。①《滇南本草》:"治痰火,筋骨疼痛,泡酒用之良。其梗,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暖骨透热,熬水洗之。"②《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③《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止咳化痰。治牙痛,劳伤,蛇伤,风湿,痧气,皮肤痛痒。"④《贵州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络透骨。"
  • 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葱汁
  • 为百合科植物葱的叶或全株捣取之汁。
  • 散瘀,解毒.驱虫。治头痛,衄血,尿血,虫积,痈肿,跌打损伤。①《别录》:"主溺血,解藜芦毒。"②《千金·食治》:"解桂毒。"③《纲目》:"散瘀血,止衄止痛。治头痛耳聋,消痔漏,解众药毒。"④《现代实用中药》:"外用于化脓病疮面,促生肉芽。"
  • 肝经 全草
🌿透骨草 ➡ (透骨香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的茎叶。夏季采收,晒干。
  •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关节痛,水撒,跌打损伤,牙痛,湿疹。①《滇南本草》:"治痰火,筋骨疼痛,泡酒用之良。其梗,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暖骨透热,熬水洗之。"②《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③《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止咳化痰。治牙痛,劳伤,蛇伤,风湿,痧气,皮肤痛痒。"④《贵州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络透骨。"
  • 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芸薹
  •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根、茎和叶。
  • 凉血散血;解毒消肿。主血痢;丹毒;热毒疮肿;乳痈;风疹;吐血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绒蒿 ➡ (茵陈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春季幼苗高约三寸时采收,除去杂质,去净泥土,晒干。
  • 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①《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②《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③《本草拾遗》:"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内损乏绝。"⑤《本草蒙筌》:"行滞,止痛,宽膈,化痰。"⑥《医学入门》:"消遍身疮疥。"⑦《医林纂要》:"坚肾,燥脾湿,去郁,解热。"⑧《本草再新》:"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
  •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茎木
🌿白桂
  • 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 Liou,以树皮、叶入药。
  • 祛风除湿。主治感冒,月经不调,寒性胃痛,腹胀,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骨折,湿疹疥疮。
  • 肺经 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