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49味药材
🌿天仙菊 ➡ (山木通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山木通的根、茎、叶。
  •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风湿关节肿痛,肠胃炎,疟疾,乳痈,牙疳,目生星翳。①《植物名实图考》:"茎:通窍,利水。"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叶:治关节肿痛,捣烂敷贴,作发泡剂;根:治目生星翳,捣烂,布包塞鼻中。"③《江西草药》:"活血止痛,祛风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痛,胃肠炎,疟疾,走马牙疳,角膜溃疡,乳痈,痔核肿痛,肠风下血。"
  •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蜈蚣草 ➡ (芒萁骨的别名)
  • 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叶或叶柄。全年可采。
  • 活血,止血,解热,利尿。治妇女崩带,尿道炎,外伤出血,烫伤。①《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利屎解热。"②《陆川本草》:"止血,生肌,行气。治刀伤出血,伤口溃烂,疝气。"③《湖南药物志》:"叶,捣烂敷蜈蚣咬伤。"
  • 肝经 膀胱经
🌿西大活 ➡ (牛尾独活的别名)
  • 伞形科牛尾独活属植物牛尾独活Heracleum vicinum Boiss.的根。秋季采收,去茎叶和细根,洗净晒干。
  •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假黄皮 ➡ (山黄皮的别名)
  • 芸香科山黄皮Clausena dentata (Willd.)Roem.,以根、叶入药。
  • 疏风散寒,行气止痛,除湿消肿。主治感冒发热,疟疾,胃痛,水肿,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骨折,扭挫伤,湿疹。
  • 肾经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大木通 ➡ (山木通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山木通的根、茎、叶。
  •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风湿关节肿痛,肠胃炎,疟疾,乳痈,牙疳,目生星翳。①《植物名实图考》:"茎:通窍,利水。"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叶:治关节肿痛,捣烂敷贴,作发泡剂;根:治目生星翳,捣烂,布包塞鼻中。"③《江西草药》:"活血止痛,祛风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痛,胃肠炎,疟疾,走马牙疳,角膜溃疡,乳痈,痔核肿痛,肠风下血。"
  •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野漆树 ➡ (山漆树的别名)
  • 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的根、叶。夏、秋采收。
  •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 脾经 膀胱经 根茎
🌿硬蕨萁 ➡ (芒萁骨的别名)
  • 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叶或叶柄。全年可采。
  • 活血,止血,解热,利尿。治妇女崩带,尿道炎,外伤出血,烫伤。①《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利屎解热。"②《陆川本草》:"止血,生肌,行气。治刀伤出血,伤口溃烂,疝气。"③《湖南药物志》:"叶,捣烂敷蜈蚣咬伤。"
  • 肝经 膀胱经
🌿冲倒山 ➡ (山木通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山木通的根、茎、叶。
  •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风湿关节肿痛,肠胃炎,疟疾,乳痈,牙疳,目生星翳。①《植物名实图考》:"茎:通窍,利水。"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叶:治关节肿痛,捣烂敷贴,作发泡剂;根:治目生星翳,捣烂,布包塞鼻中。"③《江西草药》:"活血止痛,祛风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痛,胃肠炎,疟疾,走马牙疳,角膜溃疡,乳痈,痔核肿痛,肠风下血。"
  •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山黄皮 ➡ (小芸木的别名)
  • 芸香科小苹果属植物金叶小柑Micromelum integerrimum (Buch.-Ham.)Roem.,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晒干。叶阴干或鲜用。
  • 疏风解表,散瘀止痛。根:感冒咳嗽,胃痛,风湿骨痛;外用治跌打肿痛,骨折。
  • 胃经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山漆树
  • 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的根、叶。夏、秋采收。
  •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 脾经 膀胱经 根茎
🌿穿路萁 ➡ (芒萁骨的别名)
  • 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叶或叶柄。全年可采。
  • 活血,止血,解热,利尿。治妇女崩带,尿道炎,外伤出血,烫伤。①《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利屎解热。"②《陆川本草》:"止血,生肌,行气。治刀伤出血,伤口溃烂,疝气。"③《湖南药物志》:"叶,捣烂敷蜈蚣咬伤。"
  • 肝经 膀胱经
🌿香独活 ➡ (独活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红面将军 ➡ (红鸡踢香的别名)
  • 为胡颓子科植物宜昌胡颓子的茎叶。全年可采。
  • ①《陆川本草》:"驳骨散积,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②《广西药植名录》:"止痛,止咳。治风湿腰痛,哮喘,黄肿,跌打。"
  •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茎木
🌿金背藤 ➡ (红鸡踢香的别名)
  • 为胡颓子科植物宜昌胡颓子的茎叶。全年可采。
  • ①《陆川本草》:"驳骨散积,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②《广西药植名录》:"止痛,止咳。治风湿腰痛,哮喘,黄肿,跌打。"
  •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茎木
🌿乌萁 ➡ (芒萁骨的别名)
  • 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叶或叶柄。全年可采。
  • 活血,止血,解热,利尿。治妇女崩带,尿道炎,外伤出血,烫伤。①《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利屎解热。"②《陆川本草》:"止血,生肌,行气。治刀伤出血,伤口溃烂,疝气。"③《湖南药物志》:"叶,捣烂敷蜈蚣咬伤。"
  • 肝经 膀胱经
🌿大叶光板力刚 ➡ (山木通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山木通的根、茎、叶。
  •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风湿关节肿痛,肠胃炎,疟疾,乳痈,牙疳,目生星翳。①《植物名实图考》:"茎:通窍,利水。"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叶:治关节肿痛,捣烂敷贴,作发泡剂;根:治目生星翳,捣烂,布包塞鼻中。"③《江西草药》:"活血止痛,祛风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痛,胃肠炎,疟疾,走马牙疳,角膜溃疡,乳痈,痔核肿痛,肠风下血。"
  •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鸡毛蕨 ➡ (芒萁骨的别名)
  • 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叶或叶柄。全年可采。
  • 活血,止血,解热,利尿。治妇女崩带,尿道炎,外伤出血,烫伤。①《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利屎解热。"②《陆川本草》:"止血,生肌,行气。治刀伤出血,伤口溃烂,疝气。"③《湖南药物志》:"叶,捣烂敷蜈蚣咬伤。"
  • 肝经 膀胱经
🌿川独活 ➡ (独活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山木通
  • 为毛茛科植物山木通的根、茎、叶。
  •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风湿关节肿痛,肠胃炎,疟疾,乳痈,牙疳,目生星翳。①《植物名实图考》:"茎:通窍,利水。"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叶:治关节肿痛,捣烂敷贴,作发泡剂;根:治目生星翳,捣烂,布包塞鼻中。"③《江西草药》:"活血止痛,祛风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痛,胃肠炎,疟疾,走马牙疳,角膜溃疡,乳痈,痔核肿痛,肠风下血。"
  •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山蕨 ➡ (芒萁骨的别名)
  • 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叶或叶柄。全年可采。
  • 活血,止血,解热,利尿。治妇女崩带,尿道炎,外伤出血,烫伤。①《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利屎解热。"②《陆川本草》:"止血,生肌,行气。治刀伤出血,伤口溃烂,疝气。"③《湖南药物志》:"叶,捣烂敷蜈蚣咬伤。"
  • 肝经 膀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