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03味药材
🌿葵根 ➡ (冬葵根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根。
  • 清热,解毒,利窍,通淋。治消渴,淋病,二便不利,乳汁少,白带,虫螫伤。①《本草经集注》:"葵根汁解防葵毒。"②《别录》:"主恶疮,疗淋,利小便,解蜀椒毒。"③孟诜:"主疳疮生身面上,汁黄者,可取根作灰和猪脂涂。"④《滇南本草》:"破结气,下中气,止气疼,散痰,消瘿瘤,生吃令人泻,用蜜炒。"⑤《纲目》:"利窍滑胎,止消渴,散恶毒气。"⑥《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虚咳,盗汗。"
  • 脾经 膀胱经 根茎
🌿菅茅根
  • 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
  • 解表散寒,祛风湿,利小便。治风寒感冒,风湿麻木,淋病,水肿。①《国药提要》:"止口渴,利小便。治淋,通经。"②《贵州民间药物》:"散寒解表,接骨。治痨伤,风湿麻木,骨折,水肿。"
  •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南细辛 ➡ (杜衡的别名)
  • 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根茎及根或全草。4~6月间采挖,洗净,晒干。
  • 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①《别录》:"主风寒咳逆。"②《药性论》:"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③《纲目》:"散风寒,下气清痰,行水破血,杀虫。"④《广西中药志》:"通经,散寒,祛痰,利尿。"⑤《江苏药材志》:"发汗,祛痰。治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⑥《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催吐,祛痰,利尿。治支气管炎及水肿。"
  •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山黄皮
  • 芸香科山黄皮Clausena dentata (Willd.)Roem.,以根、叶入药。
  • 疏风散寒,行气止痛,除湿消肿。主治感冒发热,疟疾,胃痛,水肿,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骨折,扭挫伤,湿疹。
  • 肾经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黑驴蛋 ➡ (蜈蚣七的别名)
  • 兰科杓兰属植物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artz,以根、根状茎和花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 利尿消肿,活血祛瘀,祛风镇痛。用于全身浮肿,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白带,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大头羌 ➡ (羌活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 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竹节羌 ➡ (羌活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 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土里开花 ➡ (杜衡的别名)
  • 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根茎及根或全草。4~6月间采挖,洗净,晒干。
  • 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①《别录》:"主风寒咳逆。"②《药性论》:"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③《纲目》:"散风寒,下气清痰,行水破血,杀虫。"④《广西中药志》:"通经,散寒,祛痰,利尿。"⑤《江苏药材志》:"发汗,祛痰。治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⑥《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催吐,祛痰,利尿。治支气管炎及水肿。"
  •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马萝卜 ➡ (辣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辣根的根。
  • 消食和中;利胆;利尿。主消化不良;小便不利;胆囊炎;关节炎
  • 胃经 膀胱经 胆经 根茎
🌿铁包金 ➡ (黄鳝藤根的别名)
  • 为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的根。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 健脾利湿,通经活络。治脾胃衰弱,食少,胃痛,黄疸,水肿,淋浊,带下,风毒流注,关节风湿痛。①《福建民间草药》:"健脾益气,利尿解毒。"②《闽东本草》:"舒筋强骨,健脾益气,通经活络,祛寒利尿,除湿止痛。治内伤寒热,肤痛,胃痛,头痛,腰膝无力,淋浊带下,黄疸,水肿。"
  •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三焦经 根茎
🌿栓叶安息香 ➡ (红皮的别名)
  • 安息香科红皮Styrax suberifolium Hook. et Arn.,以叶、根入药。
  •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主治胃气痛;外用治风湿关节痛。
  • 胃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铜芸 ➡ (防风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 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 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熊柳根 ➡ (黄鳝藤根的别名)
  • 为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的根。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 健脾利湿,通经活络。治脾胃衰弱,食少,胃痛,黄疸,水肿,淋浊,带下,风毒流注,关节风湿痛。①《福建民间草药》:"健脾益气,利尿解毒。"②《闽东本草》:"舒筋强骨,健脾益气,通经活络,祛寒利尿,除湿止痛。治内伤寒热,肤痛,胃痛,头痛,腰膝无力,淋浊带下,黄疸,水肿。"
  •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三焦经 根茎
🌿川防风
  • 为伞形科植物短裂藁本的根。春、秋采收,挖出根部,洗净,晒干。
  • 发表镇痛,祛风胜湿。治外感表症,头痛昏眩,关节疼痛,四肢拘挛,目赤疮疡及破伤风。(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 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西大活 ➡ (牛尾独活的别名)
  • 伞形科牛尾独活属植物牛尾独活Heracleum vicinum Boiss.的根。秋季采收,去茎叶和细根,洗净晒干。
  •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假黄皮 ➡ (山黄皮的别名)
  • 芸香科山黄皮Clausena dentata (Willd.)Roem.,以根、叶入药。
  • 疏风散寒,行气止痛,除湿消肿。主治感冒发热,疟疾,胃痛,水肿,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骨折,扭挫伤,湿疹。
  • 肾经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冬葵根
  • 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根。
  • 清热,解毒,利窍,通淋。治消渴,淋病,二便不利,乳汁少,白带,虫螫伤。①《本草经集注》:"葵根汁解防葵毒。"②《别录》:"主恶疮,疗淋,利小便,解蜀椒毒。"③孟诜:"主疳疮生身面上,汁黄者,可取根作灰和猪脂涂。"④《滇南本草》:"破结气,下中气,止气疼,散痰,消瘿瘤,生吃令人泻,用蜜炒。"⑤《纲目》:"利窍滑胎,止消渴,散恶毒气。"⑥《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虚咳,盗汗。"
  • 脾经 膀胱经 根茎
🌿曲药 ➡ (羌活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 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香桂樟 ➡ (乌药的别名)
  • 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Kosterm. 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 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 脾经 肾经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南蛇藤根
  • 为卫矛种植物南蛇藤的根,8~10月采,洗净泥土,晒干。
  • 祛风胜湿,行气散血,消肿解毒。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痧气呕吐腹痛,痈疽肿毒。①《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气。治无名肿毒。"②《泉州本草》:"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哮喘。"③江西《中草药学》:"治夏季发痧,呕吐腹痛,多发性脓肿,附骨疽。"④《常用中草药配方》:"散血通经,祛风湿,强筋骨,消炎解毒。治风湿筋骨疼,腰腿痛,骶骨损伤,多发性脓肿,毒蛇咬伤。"
  •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