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03味药材
🌿老虎须 ➡ (威灵仙的别名)
  •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 、棉团铁线莲(山蓼)Clematis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黑薇)Clematis 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野漆树 ➡ (山漆树的别名)
  • 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的根、叶。夏、秋采收。
  •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 脾经 膀胱经 根茎
🌿黄鳝藤根
  • 为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的根。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 健脾利湿,通经活络。治脾胃衰弱,食少,胃痛,黄疸,水肿,淋浊,带下,风毒流注,关节风湿痛。①《福建民间草药》:"健脾益气,利尿解毒。"②《闽东本草》:"舒筋强骨,健脾益气,通经活络,祛寒利尿,除湿止痛。治内伤寒热,肤痛,胃痛,头痛,腰膝无力,淋浊带下,黄疸,水肿。"
  •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三焦经 根茎
🌿矮桐子 ➡ (滇常山的别名)
  • 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滇常山Clerodendron yunnanense Hu ex Hand.-Mazz.,以根及叶入药。秋季采收根、叶,洗净晒干。
  • 祛风止痛,降血压。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高血压。叶:外用治痔疮,脱肛。
  •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矮樟 ➡ (乌药的别名)
  • 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Kosterm. 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 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 脾经 肾经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怀 ➡ (杜衡的别名)
  • 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根茎及根或全草。4~6月间采挖,洗净,晒干。
  • 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①《别录》:"主风寒咳逆。"②《药性论》:"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③《纲目》:"散风寒,下气清痰,行水破血,杀虫。"④《广西中药志》:"通经,散寒,祛痰,利尿。"⑤《江苏药材志》:"发汗,祛痰。治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⑥《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催吐,祛痰,利尿。治支气管炎及水肿。"
  •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小千金 ➡ (棱枝卫矛的别名)
  • 为卫矛科植物棱枝卫矛的根。
  • 驱风除湿,舒筋活络。
  •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云防风 ➡ (竹叶防风的别名)
  • 为伞形科植物竹叶防风的根。春、秋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 解表,祛风,胜湿。治感冒,风寒湿痹,痈肿疮疡,破伤风。①《滇南本草》:"泻肺气(一作泻脾),治风,通行十二经络。(疗)一切风寒湿痹,筋骨疼痛,痈肿等症。杀附子毒。"②《四川中药志》:"发表镇痛,祛风胜湿。治外感表症,头痛昏眩,关节疼痛,四肢拘挛,目赤,疮疡及破伤风。"
  • 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狗引子花 ➡ (羌活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 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山黄皮 ➡ (小芸木的别名)
  • 芸香科小苹果属植物金叶小柑Micromelum integerrimum (Buch.-Ham.)Roem.,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晒干。叶阴干或鲜用。
  • 疏风解表,散瘀止痛。根:感冒咳嗽,胃痛,风湿骨痛;外用治跌打肿痛,骨折。
  • 胃经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山漆树
  • 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的根、叶。夏、秋采收。
  •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 脾经 膀胱经 根茎
🌿马蹄香 ➡ (杜衡的别名)
  • 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根茎及根或全草。4~6月间采挖,洗净,晒干。
  • 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①《别录》:"主风寒咳逆。"②《药性论》:"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③《纲目》:"散风寒,下气清痰,行水破血,杀虫。"④《广西中药志》:"通经,散寒,祛痰,利尿。"⑤《江苏药材志》:"发汗,祛痰。治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⑥《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催吐,祛痰,利尿。治支气管炎及水肿。"
  •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木天蓼根
  • 猕猴桃科植物木天蓼的根。
  • ①《普济方》:"治风虫牙痛,捣丸塞之,连易四、五次,勿咽汁。"②《湖南药物志》:"治腰痛。木天蓼根一两,水煎服。"
  • 胃经 大肠经 膀胱经 根茎
🌿杜蘅 ➡ (杜衡的别名)
  • 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根茎及根或全草。4~6月间采挖,洗净,晒干。
  • 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①《别录》:"主风寒咳逆。"②《药性论》:"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③《纲目》:"散风寒,下气清痰,行水破血,杀虫。"④《广西中药志》:"通经,散寒,祛痰,利尿。"⑤《江苏药材志》:"发汗,祛痰。治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⑥《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催吐,祛痰,利尿。治支气管炎及水肿。"
  •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香独活 ➡ (独活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蜈蚣七
  • 兰科杓兰属植物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artz,以根、根状茎和花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 利尿消肿,活血祛瘀,祛风镇痛。用于全身浮肿,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白带,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铁脚威灵仙 ➡ (威灵仙的别名)
  •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 、棉团铁线莲(山蓼)Clematis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黑薇)Clematis 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钹儿草 ➡ (杜衡的别名)
  • 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根茎及根或全草。4~6月间采挖,洗净,晒干。
  • 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①《别录》:"主风寒咳逆。"②《药性论》:"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③《纲目》:"散风寒,下气清痰,行水破血,杀虫。"④《广西中药志》:"通经,散寒,祛痰,利尿。"⑤《江苏药材志》:"发汗,祛痰。治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⑥《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催吐,祛痰,利尿。治支气管炎及水肿。"
  •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百条根 ➡ (威灵仙的别名)
  •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 、棉团铁线莲(山蓼)Clematis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黑薇)Clematis 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天台乌 ➡ (乌药的别名)
  • 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Kosterm. 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 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 脾经 肾经 肺经 膀胱经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