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65味药材
🌿透骨草 ➡ (苒苒草的别名)
  • 毛茛科苒苒草Clematis glauca Willd.,以全草入药。
  • 祛风湿,止痒。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全草2~3钱,水煎服。疮疖:熬膏外敷。瘙痒症:枝、叶水煎外洗。
  • 心经 胃经 全草
🌿灯盏花 ➡ (灯盏细辛的别名)
  • 菊科飞蓬属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 (Vaniot) Hand.-Mazz.,以全草或根入药。秋季茎叶茂盛花开放时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感冒头痛,牙痛,胃痛,风湿疼痛,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瘫痪,骨髓炎。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铁扫帚 ➡ (石刷把的别名)
  • 蕨类松叶兰属植物松叶蕨Psilotum nudum Grise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 祛风湿,利关节,活血通经。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经闭。
  • 心经 胃经 肝经 全草
🌿细香葱
  • 为百合科植物细香葱的全草或根头部。3~4月采。
  • 《重庆草药》:"通气发汗,除寒解表,治风寒感冒头痛。外敷寒湿,红肿,痛风,疮疡。"
  • 胃经 肺经 根茎 全草
🌿胡巴 ➡ (胡芦巴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胡芦巴的种子。秋季种子成熟后采收全草,打下种子,除净杂质,晒干。
  • 补肾阳,祛寒湿。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酸,阳痿。①《嘉佑本草》:"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蘹香子、桃仁,治膀胱气。"②《纲目》:"治冷气疝瘕,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田。"③《国药的药理学》:"为滋养强精药,用子阴痿、遗精及早泄。"④《四川中药志》:"治寒泻。"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果实种子
🌿黄蒿 ➡ (藏茴香的别名)
  • 伞形科藏茴香Carum carvi L.,以全草、根入药。
  • 芳香健胃,驱风理气。治胃痛,腹痛,小肠疝气。
  • 胃经 肾经 根茎 全草
🌿葫芦巴 ➡ (胡芦巴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胡芦巴的种子。秋季种子成熟后采收全草,打下种子,除净杂质,晒干。
  • 补肾阳,祛寒湿。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酸,阳痿。①《嘉佑本草》:"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蘹香子、桃仁,治膀胱气。"②《纲目》:"治冷气疝瘕,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田。"③《国药的药理学》:"为滋养强精药,用子阴痿、遗精及早泄。"④《四川中药志》:"治寒泻。"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果实种子
🌿小菊花 ➡ (杏叶防风的别名)
  • 为伞形科植物杏叶防风的根或全草。夏、秋采收,除去泥杂,晒干。
  • 行气温中,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胃痛,胸腹冷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肿毒,瘰疬。①《滇南本草》:"温中散寒气。治九种胃气痛,胸腹寒胀气疼,寒疝偏坠,截寒热往来痰疟。"②《草木便方》:"消瘰疬,散血破症;疗蛇伤,肿毒,跌损。"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瘰疬,痒子,肠风下血,气痛,筋骨疼痛,风湿麻木。"④《贵阳民间药草》:"温中散寒,止痛。治中寒发痧,胃痛,腹痛。"⑤《四川中药志》:"治流痰,蛇咬伤,及凉寒咳嗽。"⑥《云南中草药》:"行气健胃,祛风除湿,解毒截疟。治消化不良,小儿惊风,预防流感。"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胡荽 ➡ (芫荽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芫荽属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以全草与成熟的果实入药。全草春夏可采,切段晒干。夏季采果实,去杂质,晒干。
  • 发表透疹,健胃。全草:麻疹不透,感冒无汗;果: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 胃经 肺经 全草 果实种子
🌿大茴香 ➡ (茴香的别名)
  •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9~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果实,去净杂质,晒干。
  • 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①《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②《唐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③《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④《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颓疝气,开胃下食(’食’一作’气’),治膀胱痛,阴疼。"⑤李杲:"补命门不足。"⑥《伤寒蕴要》:"暖丹田。"⑦《玉揪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⑧《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⑨《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慢性气管炎。"⑾《吉林中草药》:"散寒止痛。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膀胱经 全草 果实种子
🌿野芹菜 ➡ (毛茛的别名)
  • 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以带根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切段,鲜用或晒干用。
  • 利湿,消肿,止痛,退翳,截疟,杀虫。用于胃痛,黄疸,疟疾,淋巴结结核,翼状胬肉、角膜云翳,灭蛆、杀孑孓。
  • 心经 胃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全草
🌿辣蓼草 ➡ (水蓼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水蓼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 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①《别录):"寥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②《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③《本草拾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传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④《纲目》:"杀虫。"⑤《本草求原》:"洗湿热癍癞,擦癣。"⑥《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通筋骨。"⑦《岭南采药录》:"敷跌打,洗疮疥,止痒消肿。"⑧《重庆草药》:"治巴骨流痰,跌打损伤。"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治菌痢,肠炎,风湿痛,皮肤湿疹。"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尿,行气,止痢。"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全草
🌿乌雷公 ➡ (水苏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
  • 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煮汁洗头,白屑不生。"④《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⑤《本草图经》:"主诸气疾及脚肿。"
  • 胃经 肺经 全草
🌿香薷草 ➡ (土香薷的别名)
  • 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土香薷Elsholtzia ciliata (Thunb.)Hyland. [E. patrini (Lepech.)Garcke],以全草入药。夏、秋抽穗开花时采割,去净杂质晒干或鲜用。
  • 发汗,解暑,利尿。夏季感冒,发热无汗,中暑,急性胃肠炎,胸闷,口臭,小便不利。
  • 胃经 肺经 全草
🌿竹叶地丁 ➡ (瓜子金的别名)
  • 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或卵叶远志P. sibirica L.的全草。秋季采集全草,洗净,晒干。
  • 活血散瘀,祛痰镇咳,解毒止痛。用于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咳嗽,小儿肺炎,小儿疳积,泌尿系结石,乳腺炎,骨髓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疔疮疖肿。
  • 心经 胃经 肺经 全草
🌿土蒙花 ➡ (白牛胆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全草。全年可采。
  • 祛风,利湿,行气,化滞。治风湿关节疼痛,胸膈痞闷,疟疾,痢疾,泄泻,产后感冒,肝炎,痔疮,疥癣。①《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治痢疾,水泻。"②《泉州本草》:"行气止痛,开胸利膈,泻肝明目,利湿消食。"③《实用中草药》:"疏风解表,祛湿利水。治产后感冒、瘀血痛,妊娠小便不通,肝炎,胃痛。消化不良,腹痛,齿漏,颈淋巴结肿。"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清当归 ➡ (杏叶防风的别名)
  • 为伞形科植物杏叶防风的根或全草。夏、秋采收,除去泥杂,晒干。
  • 行气温中,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胃痛,胸腹冷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肿毒,瘰疬。①《滇南本草》:"温中散寒气。治九种胃气痛,胸腹寒胀气疼,寒疝偏坠,截寒热往来痰疟。"②《草木便方》:"消瘰疬,散血破症;疗蛇伤,肿毒,跌损。"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瘰疬,痒子,肠风下血,气痛,筋骨疼痛,风湿麻木。"④《贵阳民间药草》:"温中散寒,止痛。治中寒发痧,胃痛,腹痛。"⑤《四川中药志》:"治流痰,蛇咬伤,及凉寒咳嗽。"⑥《云南中草药》:"行气健胃,祛风除湿,解毒截疟。治消化不良,小儿惊风,预防流感。"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小叶辣蓼 ➡ (水蓼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水蓼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 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①《别录):"寥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②《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③《本草拾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传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④《纲目》:"杀虫。"⑤《本草求原》:"洗湿热癍癞,擦癣。"⑥《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通筋骨。"⑦《岭南采药录》:"敷跌打,洗疮疥,止痒消肿。"⑧《重庆草药》:"治巴骨流痰,跌打损伤。"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治菌痢,肠炎,风湿痛,皮肤湿疹。"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尿,行气,止痢。"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全草
🌿天吊香 ➡ (天香炉的别名)
  • 为野牡丹科植物金锦香的带根全草或根。夏、秋采收。
  • 祛风化湿,止血消瘀。治咳嗽,哮喘,痢疾,泄泻;吐血,咯血,便血,经闭,疳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痢去痰;牙痛煲水含;通经捶汁开酒服。"②《岭南采药录》:"止痛,去蛇毒,理疮疡。"③《陆川本草》:"去腐止血。治口腔炎,小儿头上热气疮,咳血。"④《南宁市药物志》:"去瘀生新,止痛收敛。治内外出血,疳积,牙疳,牙痛,咳嗽。"⑤《广西中药志》:"治红白痢疾,热泻。"⑥《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止咳嗽。治风湿骨痛,小儿百日咳,蜂窝疮。"⑦《泉州本草》:"主跌打损伤,妇人经闭,产后瘀血作痛,亦治胸胃气痛,白浊。"⑧《岭南草药志》:"化湿消滞,解热镇痛。"⑨《闽东本草》:"治脱肛便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水苏
  • 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
  • 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煮汁洗头,白屑不生。"④《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⑤《本草图经》:"主诸气疾及脚肿。"
  • 胃经 肺经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