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43味药材
🌿旺拉 ➡ (手掌参的别名)
  • 为兰科植物手参和粗脉手参的块茎。春、秋采挖。去净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开水烫过再晒干。
  • 补益气血,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久泻,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①《东北药植志》:"制成粘液,用于中毒和泻下;泡酒为强壮、强精剂。"②《山西中药志》:"收敛止血,解毒。治久泻失血,淋病,带下。"③《黑龙江民间中药》:"泡酒治阴痿。"④《中国药植图鉴》:"消瘀。治跌打损伤,积血不行。"⑤《四川常用中草药》:"补血益气,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痨羸瘦,缺乳汁。"⑥《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慢性肝炎。"⑦《陕西中草药》:"滋补强壮,补脾润肺,安神镇惊,益气止痛。治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劳伤,咳嗽,气喘。"
  •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甘青铁线莲
  •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甘青铁线莲的全株或茎叶。
  • 健胃消积;解毒化湿。主食积不化;腹满痞塞;腹涌腹泻;痈疮;湿疮
  • 胃经 脾经 茎木 全草
🌿地栗 ➡ (荸荠的别名)
  • 莎草科荸荠属植物荸荠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 ex Henschel[E. tuberosa Roem et Schudt.; E. plantaginea R. Brown.],以球茎及地上部分入药。秋末割取地上部分,晒干;球茎可新鲜采用。
  • 球茎: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用于热病伤津烦渴,咽喉肿痛,口腔炎,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热咳嗽,硅肺,痔疮出血。地上全草:清热利尿。用于呃逆,小便不利。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老鸦嘴 ➡ (老鹳草的别名)
  • 本品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 、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或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长嘴老鹳草”,后两者习称“短嘴老鹳草”,夏、秋二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捆成把,晒干。
  • 祛风湿,通经络,止泻利。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
  •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果实种子
🌿青防己 ➡ (青风藤的别名)
  • 本品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 (Thunb.)Rehd et Wils. 及毛青藤inomenium acutum (Thunb.)Rehd. et Wils. var. cinereum Rehd. et Wils.的干燥藤茎。秋末冬初采割,扎把或切长段,晒干。
  •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 脾经 肝经 茎木
🌿四儿风 ➡ (对叶四块瓦的别名)
  • 为金粟兰科植物及己的茎叶。春、夏采收。
  • 祛风散寒,活血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月经不调。①《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跌打损伤药。可镇咳祛痰;除风湿。又活血、调经,散瘀;外治疔肿、疥癣。"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破瘀,祛风散寒,止咳化痰。治感冒头痛,风寒咳嗽,气喘,风湿疼痛,月经不调肤打损伤。"
  • 心经 脾经 肾经 茎木
🌿南鹤虱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 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 胃经 脾经 茎木 果实种子
🌿百子痰梗 ➡ (枫香寄生的别名)
  • 为桑寄生科植物扁枝槲寄生的枝叶。夏、秋采收。
  • 祛风,活血,除湿,止咳,祛痰。治腰肢酸痛,风湿骨痛,劳伤咳嗽,赤白痢疾,崩漏带下,产后血气痛,疮疥。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去湿,洗疮疥、癞风毒烂,酒风。"②《本草求原》:"祛风散湿。治肿痛,洗烂脚疥癞。浸酒良。"③《岭南采药录》:"脚弱,以之浸酒服;红白痢疾,水煎服。"④《陆川本草》:"镇咳,祛风湿。治咳嗽多痰,风湿骨痛。"⑤《四川中药志》:"治虚损劳伤咳嗽,红崩白带,产后血气痛及小儿惊风。"⑥《广西药植名录》:"止咳化痰,催乳,散血。治关节痛,腹痛,风湿,跌打。"⑦《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腰肌劳损,瘫痪,衄血,小儿惊风。"⑧《西藏常用中草药》:"治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追骨散 ➡ (青藤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青藤或毛青藤的藤茎。
  • 祛风通络;除湿止痛。主风湿痹痛;历节风;鹤膝风;脚气肿痛
  • 脾经 肝经 茎木
🌿雹葖 ➡ (莱菔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手儿参 ➡ (手掌参的别名)
  • 为兰科植物手参和粗脉手参的块茎。春、秋采挖。去净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开水烫过再晒干。
  • 补益气血,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久泻,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①《东北药植志》:"制成粘液,用于中毒和泻下;泡酒为强壮、强精剂。"②《山西中药志》:"收敛止血,解毒。治久泻失血,淋病,带下。"③《黑龙江民间中药》:"泡酒治阴痿。"④《中国药植图鉴》:"消瘀。治跌打损伤,积血不行。"⑤《四川常用中草药》:"补血益气,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痨羸瘦,缺乳汁。"⑥《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慢性肝炎。"⑦《陕西中草药》:"滋补强壮,补脾润肺,安神镇惊,益气止痛。治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劳伤,咳嗽,气喘。"
  •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蜈蚣旗根
  • 为岩蕨科植物耳羽岩蕨的根茎。
  •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伤筋,鲜蜈蚣旗根茎加蛇葡萄根共捣烂,加酒糟或黄酒做成饼,烘热,包敷伤处。每日换一、二次。"
  •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荸荠梗 ➡ (通天草的别名)
  • 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地上茎。7~8月间,将茎割下,晒干。
  • ①《饮片新参》:"化湿热,利小便,通淋。"②苏医《中草药手册》:"清热,利尿。治小便不利,呃逆。"
  • 脾经 肾经 茎木
🌿四叶箭 ➡ (对叶四块瓦的别名)
  • 为金粟兰科植物及己的茎叶。春、夏采收。
  • 祛风散寒,活血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月经不调。①《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跌打损伤药。可镇咳祛痰;除风湿。又活血、调经,散瘀;外治疔肿、疥癣。"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破瘀,祛风散寒,止咳化痰。治感冒头痛,风寒咳嗽,气喘,风湿疼痛,月经不调肤打损伤。"
  • 心经 脾经 肾经 茎木
🌿光三棱 ➡ (三棱的别名)
  • 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 脾经 肝经 茎木
🌿楚菘 ➡ (莱菔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墨石子 ➡ (没食子的别名)
  • 为没食子蜂科昆虫没食子蜂的幼虫,寄生于壳斗科植物没食子树幼枝上所产生的虫瘿。通常于8~9月间,采集尚未穿孔的虫瘿,晒干。
  • 固气,涩精,敛肺,止血。治大肠虚滑,泻痢不止,便血,遗精,阴汗,咳嗽,咯血,齿痛,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收口。①《药性论》:"治大人小儿大腹冷、滑利不禁。"②《唐本草》:"主赤白利,肠滑,生肌肉。"③《海药本草》:"主肠虚冷痢,益血生精,和气安神,治阴毒痿,烧灰用。"④《开宝本草》:"主小儿疳露,治阴疮,阴汗,温中和气。"⑤《本草从新》:"涩精固气,强阴助阳,止遗淋。"⑥《现代实用中药》:"治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嗽,咯血,咳血等症;外用于刀伤出血,慢性皮肤病等症。"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柿寄生 ➡ (枫香寄生的别名)
  • 为桑寄生科植物扁枝槲寄生的枝叶。夏、秋采收。
  • 祛风,活血,除湿,止咳,祛痰。治腰肢酸痛,风湿骨痛,劳伤咳嗽,赤白痢疾,崩漏带下,产后血气痛,疮疥。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去湿,洗疮疥、癞风毒烂,酒风。"②《本草求原》:"祛风散湿。治肿痛,洗烂脚疥癞。浸酒良。"③《岭南采药录》:"脚弱,以之浸酒服;红白痢疾,水煎服。"④《陆川本草》:"镇咳,祛风湿。治咳嗽多痰,风湿骨痛。"⑤《四川中药志》:"治虚损劳伤咳嗽,红崩白带,产后血气痛及小儿惊风。"⑥《广西药植名录》:"止咳化痰,催乳,散血。治关节痛,腹痛,风湿,跌打。"⑦《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腰肌劳损,瘫痪,衄血,小儿惊风。"⑧《西藏常用中草药》:"治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忙果木寄生 ➡ (五蕊寄生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五蕊寄生的带叶茎枝。
  • 祛风湿;补肝肾;止泻痢。主风湿痹痛;腰痛;脚膝酸软;腹泻;痢疾
  •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枸杞苗 ➡ (枸杞叶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嫩茎叶。春、夏采收。
  • 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①《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风,明目;若渴可煮作饮,代茶饮之;发热诸毒烦闷,可单煮汁解之,能消热面毒;主患眼风障赤膜昏痛,取叶捣汁注眼中。"②《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③《口华子本草》:"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消热毒,散疮肿。"④《纲目》:"去上焦心肺客热。"⑤《生草药性备要》:"明目,益肾亏,安胎宽中,退热,治妇人崩漏下血。"⑥《本经逢原》:"能降火及清头目。"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