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09味药材
🌿黄三刺皮 ➡ (黄刺皮的别名)
  • 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的茎皮。4~5月间,开始出芽长叶时,砍取较租的茎,刮去粗皮,去掉木心,取黄色皮层及韧皮层,晒干。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便血,湿热黄疸,下肢肿痛,潮热盗汗,风火目痛,口糜,舌疮,乳腺炎及痈疮初起。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茎木
🌿满山香 ➡ (水团花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水团花的枝叶或花果。随时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 清热利湿,消瘀定痛,止血生肌。治痢疾,肠炎,湿热浮肿,痈肿疮毒,湿疹,烂脚,溃疡不敛,创伤出血。①《李氏草秘》:"治金刃伤,年久烂脚疮,捣皮、叶,罨上。"②《福建民间草药》:"叶或花:拔毒止血,为金疮药。"③《陆川本草》:"枝、叶:消炎解毒去腐。治皮肤疡毒,疮痈破溃。"④《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杀虫。治湿疹,疥疮,痧虫脚。"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痢疾,急性肠胃炎(用花果);跌打损伤,骨折(用叶)。"
  •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茎木
🌿金冠鳞毛蕨
  • 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金冠鳞毛蕨的根茎。
  • 清热解毒;止血散瘀。主热毒斑疹;金疮;产后血气胀痛;崩漏;带下;衄血;痢疾
  • 心经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黄连藤 ➡ (古山龙的别名)
  • 为防己科古山龙属植物古山龙Arcangelisia loureiri (Pierre) Diels,以藤茎及根入药。全年可采,以秋季采为好,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 清热利湿,解毒止痛。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治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皮肤湿疹,脓疱疮,阴道炎。
  • 心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千金藤
  • 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 (Thunb.)Miers.以根或藤茎入药。春秋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牙痛,胃痛,水肿,脚气,尿急尿痛,小便不利,外阴湿疹,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
  •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臭茶 ➡ (腐婢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的茎、叶。春、夏、秋均可采收。
  • 清热,消肿。治疟疾,泻痢,痈,疔,肿毒,创伤出血。①《本草经集注》:"疗疟疾有效。亦酒渍皮,疗心腹痛。"②《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泄痢,消渴病,痰疟。"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清凉解热,败毒消痈。治疟疾;外敷刀斧创伤。"
  • 大肠经 肝经 茎木
🌿黄瓜霜 ➡ (黄瓜的别名)
  • 葫芦科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果、藤、叶入药。
  • 黄瓜:清热利尿。主治烦渴,小便不利;外用治烫火伤。黄瓜藤:消炎,祛痰,镇痉。治腹泻,痢疾,癫痫。黄瓜秧:治高血压。用量5~6钱。黄瓜霜:清热消肿,治扁桃体炎。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青蛙七 ➡ (鸢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鸢尾的根茎。
  • 消积杀虫;破瘀行水;解毒。主食积胀满;蛔虫腹痛;症瘕臌胀;咽喉肿痛;痔瘘;跌打伤肿;疮疖肿毒;蛇犬咬伤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根茎 茎木
🌿藤篮果 ➡ (漆大姑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枝叶。
  • 驱风利湿,散瘀,止血,消肿。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漆疮,湿疹,皮炎。①《岭南采药录》:"凡患漆疮皮肤红肿作痒,取其叶煎水洗之。"②《陆川本草》:"止血,驱风,消肿。治刀伤出血,血风瘙痒,疮疖痘毒。"③《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利湿,破血。治跌打,蛇伤,漆蚀,疮疥,痢疾。"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马尾黄连 ➡ (毛发唐松草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毛菜科植物毛发唐松草的根及根茎。
  • 清热解毒;燥湿。主热盛主烦;肺炎;小儿高热惊风;肠炎;痢疾;百日咳;膀胱炎;结膜炎;咽喉炎;痈肿疮疖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臭黄荆 ➡ (腐婢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的茎、叶。春、夏、秋均可采收。
  • 清热,消肿。治疟疾,泻痢,痈,疔,肿毒,创伤出血。①《本草经集注》:"疗疟疾有效。亦酒渍皮,疗心腹痛。"②《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泄痢,消渴病,痰疟。"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清凉解热,败毒消痈。治疟疾;外敷刀斧创伤。"
  • 大肠经 肝经 茎木
🌿野大黄 ➡ (山大黄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波叶大黄的根及根茎。
  • 泻热解毒;凉血行瘀。主湿热黄疸;痢疾;经闭腹痛;吐血;衄血;跌打瘀痛;痈肿疔毒;口舌糜烂;烧烫伤
  • 胃经 大肠经 根茎 茎木
🌿祁黄 ➡ (山大黄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波叶大黄的根及根茎。
  • 泻热解毒;凉血行瘀。主湿热黄疸;痢疾;经闭腹痛;吐血;衄血;跌打瘀痛;痈肿疔毒;口舌糜烂;烧烫伤
  • 胃经 大肠经 根茎 茎木
🌿马蹄根
  • 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莲座蕨的根状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 清热解毒,止血,祛湿利尿。治肠炎,痢疾,食滞腹胀。肾炎水肿,肺结核,咳血,血崩,跌打,风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心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五角连 ➡ (鸭脚黄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裂叶星果草的根及根茎。
  • 清热解毒;利湿。主湿热痢疾;泄泻璜 疸;水肿;火眼目赤肿痛
  •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观音柴 ➡ (腐婢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的茎、叶。春、夏、秋均可采收。
  • 清热,消肿。治疟疾,泻痢,痈,疔,肿毒,创伤出血。①《本草经集注》:"疗疟疾有效。亦酒渍皮,疗心腹痛。"②《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泄痢,消渴病,痰疟。"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清凉解热,败毒消痈。治疟疾;外敷刀斧创伤。"
  • 大肠经 肝经 茎木
🌿毛漆 ➡ (漆大姑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枝叶。
  • 驱风利湿,散瘀,止血,消肿。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漆疮,湿疹,皮炎。①《岭南采药录》:"凡患漆疮皮肤红肿作痒,取其叶煎水洗之。"②《陆川本草》:"止血,驱风,消肿。治刀伤出血,血风瘙痒,疮疖痘毒。"③《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利湿,破血。治跌打,蛇伤,漆蚀,疮疥,痢疾。"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假细辛 ➡ (鲜黄连的别名)
  • 小檗科鲜黄连属植物鲜黄连Jeffersonia dubia (Maxim.)Benth. et Hook. f.,以根状茎及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燥湿,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腹痛,发热烦躁,眼结膜炎,口疮,扁桃体炎,衄血,吐血,痈疽,疖肿,外伤感染。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鸡公头 ➡ (小贯众的别名)
  • 为鳞毛蕨科贯众属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 Smith,以根状茎和叶柄残基入药。四季可采,以秋季采较好,除去须根和部分叶柄,晒干备用。
  • 清热平肝,解毒杀虫,止血。用于预防麻疹,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头晕目眩,高血压病,痢疾,尿血,便血,崩漏,白带,钩虫病。
  •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榄核莲 ➡ (穿心莲的别名)
  •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圆锥须药草)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 Nees 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 心经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