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2008-07-08 13:04 楼主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桂林本伤寒论自出现以来,就饱受质疑,至于现在,其为伪书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但因为网络上,少数人的追捧和宣传,很多初学都以假为真,而为祸不浅。我非好辩,然不得不辩,实因此理不辨,则不知多少人将误入歧途,多少人将错立根基!然篇幅巨大,非可一蹴而就,期待有力者,皆能加入,共为萧条的中医做一点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在此先行感谢,并敬礼!

真诚欢迎大家就学术问题,展开讨论与辩论。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07-08 13:05 2楼
1,宋本伤寒论22条: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而桂林本做:太阳病,下之后,其人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董红昌按:宋本伤寒论22条本承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也就是说22条和21条本为一条,即: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之证当见:脉促、胸满、恶寒等证。而桂林本伤寒的伪造者,因不知这两条条文前后贯穿,是在22条中多造出“太阳病”三字,多此三字则文意大变,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则只剩下:恶寒一证!然伤寒论中恶寒之证,何其多,又如何鉴别呢?伪造者如此不明经义,可谓鄙薄!
2008-07-08 13:05 3楼
2,宋本伤寒论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而桂林本做: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董红昌按:心应夏,其脉洪,洪脉者气伤津亏之兆,以夏暑炎热,热则伤气耗津,是夏至以后人多疲惫嗜卧,饮食不甘,汗出口渴,喜饮甘凉,此非气伤津亏之证乎,是金元以来有李东垣先生,据以脉证,创出补中益气诸方,而治疗内伤脾虚火乘之病。而桂枝汤者,桂枝甘草以益心阳,芍药甘草以益心营,姜枣为佐使,调和脾胃。是以桂枝汤发汗者,鼓动心阳行营通经以解肌也。今服桂枝汤后大汗出,是桂枝汤鼓动心阳以驱邪也,然汗则津气两伤,是有洪脉。汗后邪去,是不烦不渴,故直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其证自平。此中道理深微,桂林本的伪造者,又怎能得知?是但见其脉洪大,则以为里热炽盛,而以白虎清之,伪造者竟不察仲景两论白虎之脉皆为滑脉,如176条,http://www.baicao99.com/userReg/Shang...者,自以为此处天衣无缝,实际上浅薄的让人发笑,以桂林本原非出于医者之手,不明医理也再所难免
2008-07-08 13:06 4楼
3,宋本伤寒论30条: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讝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讝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讝语,故知病可愈。
而桂林本做:问曰:太阳病,其证备,按桂枝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其故何也?师曰:此阳旦证,不可攻也,寸口脉浮,浮则风,亦为虚,风则生热,虚则挛急。误攻其表则汗出亡阳,汗多则液枯,液枯则筋挛,阳明内结则烦躁谵语,用甘草干姜以复其阳,芍药甘草以救液,调胃承气以止其谵语,此坏病之治必随脉证也。

董红昌按:宋本伤寒论之第30条经钱超尘老从文字学和诸多版本考证,可确定为后人所加条文。我也曾经从学术角度上推理过30条之错谬,原文如下:
http://www.hx317.com/bbs/viewthread...挛急”,也就是说因为脉浮,所以脚挛急。这个就是桂林本伤寒论伪造者的中医水平,叫人简直喷饭!
2008-07-08 13:23 5楼
我也买有一本桂林古本,一直未相信其为真。因为我觉得书中有一些非仲景语。如“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荣中汗……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这一段明显非仲景语。
2008-07-08 14:32 6楼
回复 5# 花香丁 的帖子

是啊,可是现在很多人都以为他是真的,所以才想要批一下它,不然我们的后人不明真相,真的把桂林本做伤寒正本对待,那危害就大了!
2008-07-08 14:33 7楼
"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象这种语言,不是仲景的语言的特点。
2008-07-08 18:19 8楼
4,宋本伤寒论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而桂林本做: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热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
董红昌按:桂林本的伪造者把宋本伤寒论“脉促者,表未解也”改为“脉促者,热未解也”,虽然只改一字,却文意大变,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桂林本的伪造者,并非临床医生,要不然就不会闹这么天大的笑话。“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正应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先表后里,为张仲景定下的大法,是此处仲景提示表未解,正为对应脉促之证,而胸满之证蕴于其间也,故当用桂枝去芍药汤先解其表,再议其它。而对比后面汗出而喘的葛根芩连汤,则又可知桂枝去芍药汤证定为无汗,有汗则说明邪已化热入里,胸满之证已除,是当用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是可知桂枝去芍药汤证当见:脉促,胸满,无汗三证。而桂林本的伪造者,何其浅薄,竟然把“表未解”,改为“热未解”,热不解当清热,结合喘、汗出二证,此时使用麻杏石甘汤当更为合适,那何必重用葛根来辛凉解表呢?那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与麻杏石甘汤,还怎么鉴别呢?
2008-07-09 00:28 9楼
《千金翼方》为“表未解”。
2008-07-11 16:42 11楼
对于“小节”处都以宋本为主也无不可,大家还是把眼睛转看它多出来的部分内容有没价值和效果。1,多余方药有效果,2。多余处能否和全本思想贯通。
如果是真品,那么在小地方也有可能被后人抄错的可能。也如宋本一样有错误。毕竟几千年。
希望还是多多实践其中的方。第一步:就是先要有效。
⬅ 《丁甘仁医案》刍议 老茶馆 老年病中医治验录【3】(渔翁诊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