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云翔治水气病十法

2011-09-09 19:36 楼主
中国医药学报1991年第6卷第4期

蒯伟勇

邹云翔(1896~1988)为中医肾病专家,研究肾病达40余年,其独树一帜的治肾学术思想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归纳邹云翔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水气病方法,主要有10种治疗大法,现分别择要介绍于下。


1.疏风宣肺法
适用于风水相搏,水湿泛滥,并出现肺卫症状者。见眼睑浮肿,继则遍及全身,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尿少,大便不实,脉浮等。常用药物,若偏于风寒者,可用净麻黄、光杏仁、防风、苏叶、荆芥穗等,偏于风热者,可用冬桑叶、炒牛蒡子、浙贝母、白茅根、炒赤芍、桔梗等;气虚者加生黄芪、炒白术;挟湿者加制苍术、生苡米、茯苓、陈皮等。


2.清肺解毒法
适用于风热蕴结,肺经热毒较盛者,症状可见发热,咽喉肿痛,面颈部浮肿,溲少而黄,伴口干食少,头昏乏力等,苔黄,脉数。常用药物有北沙参、黑玄参、金银花、连翘、川石斛、天花粉、芦根、六一散、前胡、炒牛蒡子、桔梗、薄荷、生苡米、山豆根、蝉衣、马勃等,热重者可加黄岑、玉枢丹。


3.凉营透达法
适用于疮毒为患而内攻入肾者,如皮肤疮疖之后出现面目轻度浮肿,低热持续不退,食欲不振,溲黄,脉数,苔色淡黄,舌质偏绛。常用药物为净麻黄、连翘、赤小豆、炒青蒿、丹皮、云茯苓、炒生地、芦根、玉米须、炒赤芍、生甘草、血余炭、炒牛蒡子、桔梗、黑玄参、金银花、干荷叶、生苡米、紫花地丁等。


4.降肺理气法
适用于水湿泛滥,上逆清窍,肺气不利者,主要症状为浮肿,胸闷,咳嗽,气短心悸,不能平卧,苔白,脉弦等。治以三子养亲汤加减,常用药物为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葶苈子、厚朴、香橼皮、大腹皮、陈葫芦瓢、炙麻黄、杏仁、炙甘草等。


5.补气行水法
适用于水肿明显而肺、脾气虚者。症状可有气短纳少,身面浮肿,大便溏薄,水肿常因容易感冒而导致反复消长,脉细,苔薄白。常用药物为潞党参、生黄芪、防己、防风、连皮茯苓、炒苡米、怀山药、炒白术、炒扁豆、炙甘草等。


6.温阳利水法
适用于全身浮肿,脾肾阳虚者。主症可见面部、四肢、胸腹一身悉肿,迁延不已,面色晄白或黧黑,腰酸乏力,肢冷畏寒,大便不实,腹胀,气急,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沉细。常用药物为附子、桂枝、川椒目、巴戟天、葫芦巴、干姜、陈皮、炙黄芪、云茯苓、炒苡米、怀山药、商陆、车前子、砂仁、苍术等。若胸水明显者,可用控涎丹对症处理。若腹水明显,腹胀难忍者,可加香橼皮、广陈皮、大腹皮之类。水肿重症,本虚标实,阳虚阴盛者,宜重用附子,附子用量可达30-60g之多,但一定要先煎1小时以上,方可去其毒性而存其温阳之效力。


7.补肾固摄法
适用于头昏耳鸣,面部、下肢轻度浮肿,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苔薄白腻,脉细。常用药物有潼蒺藜、南芡实、莲芯、煅龙骨、煅牡蛎、桑螵蛸、金樱子、炒菟丝子、怀山药、枸杞子、炒生地、杜仲、金毛狗脊、女贞子。偏于阳虚者可加鹿角霜、巴戟天等,偏于阴虚者可加炙鳖甲、阿胶等品。


8.三经同治法
适用于水肿严重,肺、脾、肾三脏俱虚,症见气短喘息,呼吸不利,纳少恶心,腹胀便溏,腰臀酸痛,尿少,脉细,苔薄,舌质偏绛。常用药物为北沙参、麦门冬、怀山药、炒白术、炒当归、连皮茯苓、生黄芪、防风、磁石、炒苡米、芦根、冬虫夏草、淫羊藿等。


9.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水肿长期不退,并夹有瘀血症状,主要症状有全身浮肿,尿少,腹部膨大,经久不消,面色灰滞黧黑,脉细,舌质紫暗或有血瘀斑,妇女多见经闭。这类水肿,除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外,还和肝络瘀阻有关。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白芍、枸杞子、淡附片、益母草、炒牛膝、制苍术、地鳖虫、生黄芪、潞党参、连皮茯苓、炒苡米等。


10.疏滞泄浊法
适用于水气病使用激素后尿蛋白不消,以及由于激素副作用较明显而停药者。此为人体升降出入功能紊乱,气血痰湿郁滞经隧,阻于络脉肌腠所致。主要症状为浑身疲乏无力,轻度水肿,胃纳减少,妇女经闭,舌苔白腻,脉细。治以越鞠丸加减。常用药物如制苍术、炒苡米、制香附、广郁金、合欢皮、法半夏、陈皮、炒当归、红花、川芎、桃仁、神曲、云茯苓、木香、佛手等,腰痛加川续断、桑寄生、十大功劳叶,口干加川石斛、天花粉等。


以上介绍的是邹云翔治疗水气病的常用大法。临床运用时,可视症情一法独施,或根据情况几法合用。因为水气病往往在主症之外夹有兼症,本病之外还有标病,虚实寒热错杂的情况屡见不鲜,故必须随机应变,辨证施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邹云翔 老茶馆 邹云翔治肾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