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病解(二)

2012-03-17 21:17 楼主
一、下面,我们先说太阳病的提纲解:
我们常说,太阳主表。但,这里所说的“太阳之为病”,却并非包括所有的表证,而主要是针对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而引起的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两类证候来说的。例如:痉病、湿病等在表的疾病,就并未包含在内,只是因为这些病病位也在表,所以仲景也称为太阳病,但,却不在此太阳病提纲所包括的范围之内。
脉浮主要指太阳病的病机在表而言。病机病位在表,脉浮亦主表,然亦有风寒表证而因卫气为寒邪所郁而脉沉的,故,脉浮指病机言,而并不是指所有表证都脉浮。头项强痛指太阳病的症状言,以一斑而窥全貌,即表证必有表证之症状,但又非必头项强痛,还可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之所有症状。这里重点说一下伤寒六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许多医家解释头项强痛都用脏腑经络来说明,说这是足太阳经所经过之地,故有此证。其实,这样解释大大减小了太阳病的治疗范围,从而成为了太阳病的一种桎梏。伤寒六病虽然有许多时候包含脏腑经络理论,但也有时候用脏腑经络理论解释不清,比如厥阴病,用肝和心包经来解释,就很是捉襟见肘。又比如太阳病还涉及到了肺,少阳病涉及到了肝等,又怎么说明呢?太阴病没有肺等又如何解释?虽然我们也给了这些问题一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比如肺主皮毛也主表等,但这理由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们六病对应脏腑经络理论的学说。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六病呢?
我认为,伤寒六病虽然包含了部分脏腑经络理论学说,也包含了其六病所涉及到的脏腑,但毕竟它们的治疗范围所包含的内容要比这些广泛地多,所以,我不主张用脏腑经络理论来解释《伤寒论》,就像我不用脏腑经络理论来解释头项强痛一样。伤寒六病包含了所有外感病的不同阶段,不管什么病,什么脏腑经络的病,只要有符合六病中某一病的证治的,就是某种病。这里我们不做详细解释,参看我相关的文字,我们只要有个大概的了解就行了。
恶寒,是太阳病必有之症状,故恶寒前加一“而”字,有突出、强调之意。无恶寒者,不是太阳病。这里的恶寒包括恶风、寒的意思。恶寒,就把温病与表病太阳病清晰地分离了出来,不恶寒的外感病不是太阳病。虽然温病初起亦有在表而恶寒发热者,但,一二日必将恶寒自罢,而转为发热不恶寒之温病。《伤寒论》通论伤寒与温病,绝非仅论伤寒,寒温统一在《伤寒论》,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所论之温病,不过是对《伤寒论》阳明病的进一步解释而已,后有专门文字撰述。
二、少阴病提纲解:
这里本应该接着介绍阳明病,但我们却把少阴病移到了这里来,主要是因为少阴病也主表病,乃表病中的阴病,所以在介绍完了表病中的阳病太阳病之后,把它移到了前面来。少阴与太阳本为表里,太阳为表中之表,少阴为表中之里。太阳为表中之阳证,少阴为表中之阴证。
少阴之为病,乃是人体疾病在表时,人体机能却变得衰弱而为病,也就是说,人体疾病在表时,伤到了人体在表的阳气,使疾病由阳证一下变成了阴证。少阴病主表也许会成为人们的一个争议,但,客观上确是不争的事实,由《伤寒论》少阴病条文中不可发汗的告诫,可以反推出少阴病的治疗方法也是汗法,不过不同于太阳病的汗法,而应该是温阳发汗,条文中所说的不可汗,乃是不可用太阳病的汗法。少阴病也有两种类型:少阴中风型,主治以桂枝加附子;少阴伤寒型,主治以麻黄附子剂。有人也许还会提出种种疑问,我会在其他文字中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讨论。
脉微细,但欲寐,是少阴病的两大主证,乃阳气损伤所致。我们在读少阴病的提纲的时候,应该参看一下太阳病的提纲,少阴病提纲所提示的只是阳气不足的病象,而没有说明表症,其实少阴病也有表症。两者都主表,一为阳气不虚之表证,一为阳气虚损之表证,一恶寒发热,一恶寒不发热。
少阴病的提纲大体意思就是这些。
三、下面介绍少阳病提纲:
少阳之为病,指“半在里半在外”之病位,也即是半表半里。此时,人体正气已虚,故不能抗邪于体表,而使病邪深入半表半里之分。人体表里之间,唯气血以相通,病邪侵之,正气抵抗,热发于半表半里,外不能表解,里不能清(指通过吐、清、下的方法使病邪排除体内)解,故仲景创和解之法,使半表半里之邪一部分从表解,一部分从里解。病入少阳,邪正相争,热发于半表半里,必导致气机之郁滞,严重者还可导致血分郁滞,叶天士治热入血室小柴胡汤里加凉血活血药,即是证明。所以少阳之治,一方面用柴胡梳理气机,一方面用人参、炙甘草、大枣补养正气,正气充、气机畅,一部分病邪由半表半里出表,从而表解,故柴胡汤服后有发汗的效果,但,那不是发汗,那是“和”的效果。另一方面,用黄芩清除内热,使一部分病邪从里而解。人气正气一虚,胃气即弱,胃气弱必有水饮来犯,所以又用半夏生姜化饮和胃止呕。
少阳病提纲所述:口苦、咽干、目眩,乃是热发于半表半里,郁结不去,而上冲诸窍的症状,主要说的是半表半里之热,没说气机郁结的一面。但,仔细揣摩,还是可以从侧面看出,其中隐含着气机郁结的病机。至于正气虚馁、水饮内泛之病机,我们从疾病的发展中,就可以推测出来,否则,疾病就不会传于半表半里或直中半表半里了。
关于少阳病的辩证问题,绝非如条文中所言: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俱。必须脉症结合,符合少阳病标准的,方可辩为少阳病。例如:仅凭口苦一症,是不能断定其为少阳病的。
同样,对半表半里的认识,我还是强调,不能以脏腑经络来作解,而只指胆经和三焦经。
四、厥阴病提纲解:
厥阴少阳相表里,厥阴为半表半里之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之表。厥阴为半表半里之阴证,少阳为半表半里之阳证。厥阴病乃疾病在半表半里时伤到了半表半里的阳气而引发的疾病。此时,半表半里阳证的热尚在,而同时又伤到了半表半里之阳,故厥阴病不是寒热错杂证,就是厥热进退证,寒热同时为患或相互为患。
厥阴病的提纲里所罗列的症状,绝非是厥阴病所特有之症状,而只是厥阴病病机的展现。这样理解,我以为较符合仲景愿意,因为厥阴病表现很多,没有什么特殊的症状可以代表厥阴病,所以写什么症状也表现不出厥阴病的特征。
提纲中消渴,乃热伤津液所致;气上撞心,乃在下之阴寒上逆所治;心中热痛,乃热被寒格所致;饥不欲食,包括了两方面的病机,一方面热邪侵胃,则饥,一方面寒邪侵胃,则不欲食;食则吐蛔,乃蛔虫为寒邪所逼,上窜入胃,闻食臭而出;下之利不止,厥阴病不可下,乃厥阴病的禁忌,如果误下,则病入太阴,而下利不止。厥阴少阳同为半表半里,故汗吐下皆非所宜。
针对此提纲的对症方药,我认为是乌梅丸,故多数人认为乌梅丸是厥阴病主方。方中乌梅、当归补益津血以解消渴,且与蜂蜜等酸甘化阴。人参补胃气。黄柏黄连清热,治心中热痛。细辛干姜附子桂枝温寒驱蛔。桂枝还下气上撞心。寒温共用,饥不欲食可愈。
厥阴病就介绍到这里。
五、阳明病提纲解:
阳明之为病,乃指里病。里病,只是一个病位上的概念,绝非指具体的哪一脏哪一府,虽然提纲中有“胃家实”之说。胃家只是里病的一个代表性的病位概念,并非阳明病就一定在胃家,胃家病也不一定就非得是阳明病。比如:阳明病白虎汤证就不一定仅仅指胃热,而是指的里热。胃喜呕之胃病也不是阳明病,而是少阳病。
胃家实,胃家,泛指在里的病位概念。实,对于实我们可有多方面的理解:1、热实(白虎堂证)。2、燥屎实(三承气汤证)。3、淤血实(抵挡汤证)。4、湿热实(茵陈蒿汤证)。5、水热互结实(大陷胸汤证)等。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实”不仅仅只代表燥结成实,我们应从多方面理解。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阳明病,太阳病表病从表解,那么阳明病里病就应该从里解,从表解宜用汗法,从里解则宜用清法、下法、吐法。阳明病提纲就介绍到这里。
六、太阴病提纲解:
太阴阳明相表里,阳明为里中之阳证,太阴为里中之阴证,阳明为里中之热证,太阴为里中之寒证。病到太阴,里气虚寒,水饮上逆犯胃,故腹满而吐,食不下。里气虚寒不能收摄,故下利益甚。里气虚寒,不能温煦,腹中气血时有郁结不通,故时有腹痛。太阴病本里气虚寒,治宜温补,若下之,是为虚虚,而变为胸下结硬之证。太阴病的特点为吐利不食,时腹自痛。故,凡虚寒吐利之证,皆属太阴。时人解少阴病下利者,皆认为是少阴病,殊不知乃少阴病之传变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3-18 15:18 2楼
按疾病病位解伤寒六病是学习《伤寒论》的一种好方法!平凡老师将来一病一病的细谈,谈透切就更好了。辛苦了!
2012-03-18 19:28 3楼
太阳症之质疑”
我们常说,太阳主表。但,这里所说的“太阳之为病”,却并非包括所有的表证,而主要是针对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而引起的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两类证候来说的。例如:痉病、湿病等在表的疾病,就并未包含在内,只是因为这些病病位也在表,所以仲景也称为太阳病,但,却不在此太阳病提纲所包括的范围之内。
脉浮主要指太阳病的病机在表而言。病机病位在表,脉浮亦主表,然亦有风寒表证而因卫气为寒邪所郁而脉沉的,故,脉浮指病机言,而并不是指所有表证都脉浮。头项强痛指太阳病的症状言,以一斑而窥全貌,即表证必有表证之症状,但又非必头项强痛,还可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之所有症状。这里重点说一下伤寒六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太阴病没有肺等又如何解释?虽然我们也给了这些问题一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比如肺主皮毛也主表等,但这理由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们六病对应脏腑经络理论的学说。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六病呢?
我认为,伤寒六病虽然包含了部分脏腑经络理论学说,也包含了其六病所涉及到的脏腑,但毕竟它们的治疗范围所包含的内容要比这些广泛地多,所以,我不主张用脏腑经络理论来解释《伤寒论》,就像我不用脏腑经络理论来解释头项强痛一样。伤寒六病包含了所有外感病的不同阶段,不管什么病,什么脏腑经络的病,只要有符合六病中某一病的证治的,就是某种病。
1: “伤寒六病虽然有许多时候包含脏腑经络理论,但也有时候用脏腑经络理论解释不清”也就是理论上的不清,也不知是脏腑还是经络。这两种都不是的话,到底标准还存在不存在?
2 “又比如太阳病还涉及到了肺,少阳病涉及到了肝等”,也就是太阳症,太阴症,厥阴症区分失去了标准,这样六经理论也就不存在了,伤寒六经理论还有没有逻辑性系统性也就成了问题,也就不能自圆其说了。
3:“太阳主表,肺主皮毛也主表”,到底谁主表?机制如何?如何区分?如果不能说清,伤寒理论一开始就出现了逻辑错误,太阳症的病理定位到底是肺?还是膀胱?还是太阳经?这一开始判断不能定论,后面的推理如何进行?
2012-03-18 19:28 4楼
1: “伤寒六病虽然有许多时候包含脏腑经络理论,但也有时候用脏腑经络理论解释不清”也就是理论上的不清,也不知是脏腑还是经络。这两种都不是的话,到底标准还存在不存在?
2 “又比如太阳病还涉及到了肺,少阳病涉及到了肝等”,也就是太阳症,太阴症,厥阴症区分失去了标准,这样六经理论也就不存在了,伤寒六经理论还有没有逻辑性系统性也就成了问题,也就不能自圆其说了。
3:“太阳主表,肺主皮毛也主表”,到底谁主表?机制如何?如何区分?如果不能说清,伤寒理论一开始就出现了逻辑错误,太阳症的病理定位到底是肺?还是膀胱?还是太阳经?这一开始判断不能定论,后面的推理如何进行?
2012-03-18 19:38 5楼
少阳症之质疑
这里本应该接着介绍阳明病,但我们却把少阴病移到了这里来,主要是因为少阴病也主表病,乃表病中的阴病,所以在介绍完了表病中的阳病太阳病之后,把它移到了前面来。少阴与太阳本为表里,太阳为表中之表,少阴为表中之里。太阳为表中之阳证,少阴为表中之阴证。
“少阴与太阳本为表里,太阳为表中之表,少阴为表中之里。太阳为表中之阳证,少阴为表中之阴证。”
这样的六经阴阳划分依据何在?少阳半表半里的机制标准是什么?如果不能解答这一问题,整个伤寒六经理论也就失去了系统标准,也就是伤寒论没有了人体生理结构的对象标准,也就是失去了病理传变的机制基础,方剂上也就没有了生理病理定位,伤寒药物方剂使用也就毫无根据,这样理论体系也就都乱了。
2012-03-18 19:46 6楼
少阳之为病,指“半在里半在外”之病位,也即是半表半里。此时,人体正气已虚,故不能抗邪于体表,而使病邪深入半表半里之分。人体表里之间,唯气血以相通,病邪侵之,正气抵抗,热发于半表半里,外不能表解,里不能清(指通过吐、清、下的方法使病邪排除体内)解,故仲景创和解之法,使半表半里之邪一部分从表解,一部分从里解。

这句话的质疑点为:
少阳半边里是不是人体机制?如果是人体机制,就要讲明表里的划分标准。楼主没有讲明这一标准,开始用症候群论证,这样就导致第一判断没有说明,就开始推理,这样其实还是没有讲明少阳半表半里的问题啊,换言之,何为表?何为里?何为表里之间的人体生理机制的标准没有确定,失去了逻辑的概念确定,后面的判断推理不就没法进行了吗?此问题不清,后面的一切判断推理将会都是逻辑上的偷欢概念啊。
2012-03-18 19:53 7楼
少阳病提纲所述:口苦、咽干、目眩,乃是热发于半表半里,郁结不去,而上冲诸窍的症状,主要说的是半表半里之热,没说气机郁结的一面。但,仔细揣摩,还是可以从侧面看出,其中隐含着气机郁结的病机。至于正气虚馁、水饮内泛之病机,我们从疾病的发展中,就可以推测出来,否则,疾病就不会传于半表半里或直中半表半里了。

1:为什么少阳症是口苦、咽干、目眩?是经络所致还是脏腑所致?
必须讲明,否则就会是没有生理考察对象的一种模糊推论。
2:但,仔细揣摩,还是可以从侧面看出,其中隐含着气机郁结的病机。至于正气虚馁、水饮内泛之病机,我们从疾病的发展中,就可以推测出来,否则,疾病就不会传于半表半里或直中半表半里了。
半表半里既然是推测而出,说明六经理论的所有理论也就成为是一种推测假说,六经理论也就自然无法立住脚了。
2012-03-18 19:57 8楼
"同样,对半表半里的认识,我还是强调,不能以脏腑经络来作解,而只指胆经和三焦经。"

既然不能以脏腑经络来作解,那么胆经和三焦经也就既不是脏腑也不是经络,那到底是啥东西呢?请楼主讲明白啊。
2012-03-18 19:58 9楼
既然不能以脏腑经络来作解,那么胆经和三焦经也就既不是脏腑也不是经络,那到底是啥东西呢?请楼主讲明白啊。
2012-03-18 20:33 10楼
"厥阴少阳相表里,厥阴为半表半里之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之表。厥阴为半表半里之阴证,少阳为半表半里之阳证。"

楼主这样划分表里,就必须首先定论了表里,再定论阴阳,两对对称的都不能讲明白的情况下大家很难看懂你的意思
1:厥阴为半表半里之里, 少阳为半表半里之表。
厥阴为半表半里之阴证,少阳为半表半里之阳证
按照楼主这样的判断,也就是厥阴少阳是表里的标准,如果这样厥阴之后又是什么?
2:按照楼主的这样的解析也就是厥阴少阳平行对称表里,其他的向两边排列,这样的话伤寒六经排列应该是这样
“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少阴---太阴”,这样的六经传变是否正确?存疑/
3:按照楼主这样的划分标准,也就是以肝胆表里作为划分表里的标准,这样也就是伤寒邪气是从肝胆处引起的,这样的解析是否 正确?存疑
2012-03-18 20:44 11楼
"阳明之为病,乃指里病。里病,只是一个病位上的概念,绝非指具体的哪一脏哪一府,虽然提纲中有“胃家实”之说。胃家只是里病的一个代表性的病位概念,并非阳明病就一定在胃家,胃家病也不一定就非得是阳明病。比如:阳明病白虎汤证就不一定仅仅指胃热,而是指的里热。胃喜呕之胃病也不是阳明病,而是少阳病。"
存疑点:
1:阳明之为病,乃指里病。 阳明之为病是里症,也就是完全颠倒了伤寒六经阴阳标准和同时又颠倒了少阳半表半里的标准,这两种标准都被否定之后,请问楼主的表里阴阳的划分方法什么?
2:里病,只是一个病位上的概念,绝非指具体的哪一脏哪一府,虽然提纲中有“胃家实”之说。胃家只是里病的一个代表性的病位概念,并非阳明病就一定在胃家,胃家病也不一定就非得是阳明病。
按照楼主的看法,阳明症与胃没有关系了,请问楼主阳明症有没有发病的生活部位的含义?如果有请明示。如果没有,都当是什么?
⬅ 中医的悲哀(四)已病和未病的分水岭 老茶馆 学习平脉辨证是时代要求、推广经方医学是历史使命【转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