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2010-03-14 18:18 楼主
艾灸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是指2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感染或大人喂养不当等原因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者便泻如水为主症的消化系统疾患,又称婴幼儿腹泻。中医学称该病为“婴儿泄泻”,认为婴幼儿体质纤弱,脏腑娇嫩,运化功能尚未完善,一旦饮食不节,寒热失调,均可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形成泄泻。其病因不外乎内伤和外感两大因素,内因伤食最为常见,乳食失节,积滞中阻致脾胃运化失常,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则使水变为湿又致水谷停滞,水和谷不能分别清浊并走于下可致泄泻。外感六淫之邪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发病多与气候季节有着密切地关系,尤以夏秋季暑湿行令之时最易发病,其他季节如冬春之风寒亦为引发泄泻的重要原因。轻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数次至十余次不等,大便黄色或带绿色,稀薄带水或混有少量粘液。每次便量不多,有酸味。偶有呕吐或溢乳表现,轻度腹胀,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精神好,食欲正常或略有减少。镜检仅有少量白细胞及脂肪滴。重症则见腹泻频繁,每天十余次至数十次,便质呈水样或蛋花汤状,量多且有腥臭味。患儿食欲低下,常伴有呕吐。若吐泻伤津耗液危及阴阳两伤,出现腹胀明显,有不规则的发热(有时高热)体重很快下降,明显削瘦,如不能及时治疗会危及到生命的。
患儿取仰卧位将肚腹部暴露,用笔在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及神阙穴处作记号,令患儿父母哄其不哭闹。医者右手如持笔写字状拿灸用艾条,点燃端对准提前选好的穴位处施以温和灸,以局部温热不至烫伤皮肤为度。施灸时医者左手食指背部放于施灸穴位的旁开1寸处(以测定艾灸时的局部温度,不致把患儿烫伤)。施术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即下脘→神阙→气海→关元→左天枢→右天枢),每穴灸10至15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施术5天。艾灸疗法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大地上以流传达数千年之久,代代相传,迄今不息。这是因其具有取材容易,易学易用,不受地域的限制,疗效可靠等优势。艾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气味芳香,易燃。具有温经通络、驱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功效。《名医别录》云:“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下脘为足太阴脾经在任脉的交会穴,天枢为大肠经的募穴,乃脏气募集之所,单用可排矢气消腹胀,气海可调补元气,关元是足三阴经及任脉之交会穴,为人身元气之根,《医宗金鉴》曰:神阙“主治百病,及老人虚人泄泻,又治产后腹胀便不通,小儿脱肛。”诸穴在艾灸的温热刺激下共同达到健脾温中,清热理湿,消食导滞的作用。艾灸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安全无痛苦,一次可见效,值得推广。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鼻饲法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老茶馆 艾灸治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