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时代>补注》第一节(医学传心堂定稿)

2015-10-18 22:13 楼主
《<内经时代>补注》第一节(医学传心堂定稿)

赵洪钧著 金栋补注 《内经时代》封面.JPG 《内经时代》扉页.JPG 《内经时代》定价.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10-18 22:15 2楼
2015-10-18 22:16 3楼
下图是《补注》作者——金栋。
2015-10-18 22:17 4楼
2015-10-18 22:18 5楼
《<内经>时代》补注

赵洪钧著 金栋补注

金栋按:书名中有时代二字者,如郭沫若有《青铜时代》、《奴隶制时代》等。时代:“指历史上依据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来划分的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如:新石器时代;封建时代。”(《辞海》)
2015-10-18 22:22 6楼
第一节 我为什么和怎样写《<内经>时代》?

金栋按:本节题目,犹如近代学者顾颉刚《古史辨》有“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故本节当为本书自序,因为自序主要是交代作者为什么和怎样写自己的著作。惟与中医类著作相较,此文篇幅较长。然名家著作,如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有自序一、自序二,篇幅都很长;而《古史辨》自序,竟编成两本书,即《古史辨自序》上下册。其篇幅又何止长!又如王星拱《科学方法论》有“引说”、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有“导言”、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有“导论”等均可谓鸿篇巨制,从中可见大家风范。

自序,《汉典》云:“亦作‘自叙’。作者自述写作意图、过程和作品大旨的文章。”

本节首先介绍了作者为什么要撰写《<内经>时代》,说:“《内经》研究方面,至今还有不少重大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因而不能使人读懂《内经》,也不能更科学地、恰如其分地评价《内经》。”这就是撰写本书的原因。

其实,先生写此书的动机不限于此。他在“六十自述”中如下说:

“写这本小书是亲眼看到我们的《内经》专家,丢人丢到外国去了,实在看不下去。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我在最高学府时,就有留学生。他们也要学《内经》。其中一位美国青年,上课时很随便,经常把帽子抛起来玩,更不作笔记。就是这位洋学生,使讲《内经》的先生丢尽了脸面。

先生正在讲:心开窍于舌。

洋学生突然发问:先生,我怎么看到心开窍于耳呢?到底开在哪里对呢?

先生连想也没想就说:《内经》没有这种说法,不要开玩笑!

洋学生把《内经》翻到某页,指给先生看。这一下,先生傻眼了,只好说问问主任再回答。主任是谁也许有人知道——但不是‘理法外’,尽管他也常常以《内经》专家自居,却很可能不知道《内经》有心开窍于耳之说。

主任查了查书,也傻眼。但他毕竟不需要当面立即答复,最后怎样答复的不必说了。

我知道,《内经》还有心开窍于目的说法。好在那位洋人没有再追问。

为了照顾面子,1985年的《<内经>时代》中,没有写这段掌故。现在,当事者大都作古了,不会有人太汗颜。于是,写在这里。

总之,‘理法外’是不懂《内经》的,绝大多数讲《内经》、解《内经》并且出过书的人也不懂《内经》。否则,最高学府的《内经》先生,怎么会被一个刚入门的青年洋鬼子,一句话问得无地自容呢!这不是中医界的耻辱吗!

自己忝列中医之林,有责任痛雪此耻。

这就是最初为什么要写《<内经>时代》。”

不过,虽受上述事件刺激,说到底还是为了:使人读懂《内经》,更科学地、恰如其分地评价《内经》。

其次,论述怎样撰写《<内经>时代》。先生说:“《<内经>时代》是把《内经》放回产生它的时代去,将和它有关的政治思想背景及各种同时代的学术,进行比较研究”,“把《内经》时代的各主要学科(包括社会科学)拿到一起来研究,方能揭示《内经》中许多难解之谜,给《内经》以恰当的评价”。

总之,文中旁征博引古今名家之说,以唯物的指导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的治学精神、史家的睿智头脑,解说自己的撰写过程和心得。一读本节,会立即觉得,本书高屋建瓴,气概非凡,不但文笔犀利,语言流畅,论述简练,且先生的查考和分析结论,非常精辟透彻。书中立论坚实,无一语无出处。《内经》本来面目,将从此大白于学界。

正如两位时贤评价此书说:“全书笔酣墨畅,才气横溢,锐不可当,可喜可贺。”“是一本大破陈腐浊气,给人以新鲜之气的传世佳作。值得敬佩、庆贺。”(见先生为本《补注》写的序)

最后,用通俗的语言叙述“关于近代史学流派”,附在本节末,供读者参阅。
2015-10-18 22:27 7楼


【原文】看见这本小册子,读者先想到的应该是:“内经时代”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多数人会认为:大概是考证⑴《内经》的成书年代⑵吧?

笔者在此先告诉读者: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倒不是考证《内经》,至少和以往的“考证”大不同。真能明白《<内经>时代》,须待看过它的主要内容之后,但无妨先作简单说明。

《<内经>时代》是把《内经》放回产生它的时代去,将和它有关的政治思想背景及各种同时代的学术进行比较研究。当然,对这一切都力求作到用现代认识进行评价。其目的对《内经》来说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帮助人们更快、更好地读懂《内经》,使初学者迅速掌握《内经》体系的基本精神。但是,它不同于有关入门书。已经系统学过《内经》的人,翻开本书就会看到一些别开生面的内容。《内经》专家更能从中发现一些研究《内经》的新方法、新资料、新观点。总之,它对一切和《内经》打交道的人都有用处。

第二是更科学地、恰如其分地评价《内经》。这与第一个目的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若作者对研究对象没有科学的认识,则无论他写多少文字,终究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要达到上述两个目的是很困难的。比如,对怎样才算读懂了《内经》,就有几种有分歧的看法。有人说,通读几遍《内经》白文,就算懂了。有人则认为,必须多看几家注解或最好自己再作一次集注。有人以为,能从头至尾把《内经》讲“通”,水平才算可以。还有人则以能否细讲“七篇大论”为试金石。近年来的风尚,又把“控制论⑶”、“系统论⑷”、“信息论⑸”、“时间生物学⑹”等新学说拿来围绕《内经》大做文章,以为这样才能领会《内经》的真谛。我曾经按照上述各种主张学过《内经》,觉得没有一种令人满意。最后,只好走自己的路。所以,这本小册子是我的学习心得,是把我的认识过程理一理写给大家看。

我感到,就《内经》读《内经》、就中医读《内经》或就医学读《内经》是读不懂《内经》的。即或再带点儿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头脑,也不能左右逢源,了无障碍。

如此说来,这是要否定前人的一切研究成果吗?是说别人都不懂《内经》吗?是说用“控制论”等新学说解释《内经》的作法均不可行吗?当然不是。不过,我至少可以指出,虽有上述研究,至今对《内经》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并未说清楚。后学者读了有关著述后,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很多地方是勉强说得通。有的地方尽力附会也说不通。其中不少问题本来不必等到现在才能研究得比较彻底。毛病就出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上。

比如五行学说的研究吧。从王冰注《内经》⑺、张景岳编《类经》⑻,直到最近的教科书、最新的大部头《内经》注本⑼,对五行与四季、五方、五味等相配的道理,都从常识出发解释,没有超出《尚书正义》⑽的水平。这种解法只在五行配五味方面大体说得过去。即“木生子实,其味多酸”⑾、“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⑿、“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⒀、“甘味生于百谷,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⒁、“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卤,卤味乃咸”⒂。(清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⒃:尚书正义•卷十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5:76)可是,许多学问家仍觉此说牵强。
2015-10-18 22:28 8楼
【补注】

⑴考证:《辞海》:“依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刘因《夏日饮山亭》诗:‘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证床头种树篇。’姚鼐《复秦小岘书》:‘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趣而同为不可废。’”
2015-10-18 22:32 9楼
⑵《内经》的成书年代:正统观点及权威性著作认为大约成书于战国、秦汉之际,唐宋时期仍有补缀。如《中医大辞典》、《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中医辞海》、高校教材《中国医学史》及高校教参《内经》等。

但据当代学者考证,《汉志•黄帝内经》不是今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素问》和《灵枢》的成书当在东汉,并非战国时期。如吴考槃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考.中华医史杂志,1983,13(2):85、田树仁灵枢素问并非黄帝内经.中华医史杂志,1991,2(3):145-149、余自汉内经灵素考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罗鸿声新浪博客2012-01-01等。

金栋按:认为《汉志•黄帝内经》是《素问》和《针经》,始于晋代皇甫谧《甲乙经•自序》。该序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唐代王冰在次注《黄帝素问》自序中亦宗其说,而且认为《针经》就是《灵枢》:“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正统的说法。

清•姚际恒不同意此说,在其著作《古今伪书考》说:“《汉志》有《黄帝内经》十八卷,《隋志》始有《黄帝素问》九卷,唐王冰为之注。冰以《汉志》有《内经》一十八卷,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当《内经》十八卷,实附会也。故后人于《素问》系以《内经》者,非是。”

时贤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说:“突破《素问》、《灵枢》两书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的禁锢之后,即打破了今本《黄帝内经》成书下限不会晚于刘歆《七略》的限制,使得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素问》和《灵枢》作为两部独立的著作,其成书的上、下限究竟在何时。根据确切的文字记载,只能将这两部著作的成书下限定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前。而其上限则应该定在刘歆《七略》之后。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汇集各种早期医学著作,进行校勘汇编工作,恐怕只有官府才能办到。如果在《七略》成书之前,就完成了这样两部大型医书的整理加工,而不加著录是不可能的。而且《七略》之前的许多其他医学著作,即或漏而未录,其命运也理应与《七略》著录之书的命运一样。不可能单独地、完整地保存流传下来。”

《<内经>时代》通过与《内经》同时代或之前的相关著作如经史子集等横向比较,及对两汉的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脉络背景等梳理后,对《内经》的成书年代,先生已胸中了然。《时代》中明确指出:“《内经》成书的基本条件到西汉初才具备,灵素骨干内容成型不会早于两汉,一些篇章可粗定成文于东汉。‘七篇大论’出现更晚”,“只有到汉初,《内经》理论框架才具备,并且是汉代的统治哲学”。先生且旁征博引近现代学者如梁启超、顾颉刚、杨向奎、范文澜、冯友兰、任继愈、张岱年等人之观点,说明“阴阳五行哲学在汉代占统治地位,最盛行。《内经》的成书年代不应提前到汉代以前去”。

读过《<内经>时代》,会认为此书与考证《内经》的成书年代非常有关,可谓是解读《内经》成书年代的一把钥匙,但不是只限于考证成书年代。先生搜求古训,博采群经,考镜源流,穷其所以然,目的是求得《内经》之正解。《时代》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即通过阴阳五行之学通释《内经》,并把《内经》放回盛行阴阳五行思想的时代去,将和它有关的政治思想背景,及各种同时代的学术进行比较研究”。先生研究《内经》的最后见解,“《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体系,《内经》的方法是比类取象方法”,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内经》最高理论”。先生说:“阴阳五行是《内经》的统帅、灵魂。有了它,尽管各篇错乱重复,矛盾之处举不胜举,仍不失为一个整体。没有它,《内经》只剩下一堆零碎的臆测和经验知识。”该书除资料详实外,其方法独特,形式新颖,可谓独具匠心,与以往考证大不同,而且字里行间无不是与考证有关,故结论非常可信。

洪钧按:看来,必须对“成书”二字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即怎样才算“成书”。我在《时代》中有一个暗含的说法,即“核心篇章大体完成”,也就是《内经》体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脉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诊法学说等)大体完成,(除七篇大论之外),一般说来也编纂在一起了,算是成书。我认为,《汉书•艺文志》中的《黄帝内经》至少包括了今《内经》主要的核心篇章。试读班固关于“医经”的定义,今《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的内容完全符合要求,而其他的现有汉代及以前的文献,基本上都不符合要求(“十一脉灸经”是单篇出土文献,暂不考虑)。故应该承认《艺文志》当中的《黄帝内经》就是今《内经》的祖本。否则,《素问》《灵枢》都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下子出现了。不过,都是九卷、八十一篇的《素问》和《灵枢》,最可能是东汉中期、班固之后出现的。这一点廖育群说得比较好。即刘歆的《七略》不可能漏掉这样两部大书。我再加上:班固也不可能漏掉这两本大书。或者说,班固写《艺文志》的时候,很可能还没有皇甫谧看到的《素问》和《灵枢》(即《针经》或《九卷》)。不过,对看《白虎通》可以肯定,那时中医的脏腑和经脉学说,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这几个《内经》的理论硬核和超硬核已经完全稳定或成熟。故可以断定《白虎通》是《内经》成书的下限。《<内经>时代》中还提出不少考据依据。如《灵枢•肠胃》只可能是王莽之后成文;马王堆医书早于今《内经》,而且是当时流传的医书;扁鹊、仓公、华佗与《内经》的关系结论——都早于《内经》;九卷和八十一篇是典型的汉代思想烙印;汉初尚黄老是《内经》的另一个政治和哲学思想背景;《内经》带有董仲舒思想的明显烙印;天文学上的汉代特点;重火的五行说痕迹等等。总之,《<内经>时代》虽然不限于考证《内经》成书时代,对成书时代这个大问题,还是必须做出回答。

以下是《汉书•艺文志•方伎略》关于“医经”和“经方”的定义: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死为生。

经方者,本草木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可见,今《素问》、《灵枢》乃至《伤寒杂病论》都属于“医经“。且《灵枢》内容更切近“医经”。“经方”更接近于今所谓中药学和方剂学。
2015-10-18 22:34 10楼
⑶控制论:《汉典》云:“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
2015-10-18 22:35 11楼
⑷系统论:《辞海》:“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性质和规律的理论。即一般系统论。广义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自动化理论、信息论、集合论、网络理论、对策论、决策论、电子计算机等理论和方法。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37年首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通常认为他于1945年发表的《关于一般系统论》一文,是一般系统论正式创立之始。他1972年发表的《一般系统论的历史与现状》一文,认为一般系统论应该包括三个方面:⑴研究系统的科学和数学系统理论;⑵系统技术,包括系统工程;⑶系统哲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系统论是系统科学和哲学之间的中介理论。”
⬅ 古今单验方选评191—— 鲜冬瓜皮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老茶馆 中医、中药自己都病了,中医将亡于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