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浅谈中医对“渐冻人”的认识

2015-12-31 13:07 楼主
浅谈中医对“渐冻人”的认识
九十年代初,我在中医药大学任职期间,治愈过一些各地介绍来的疑难病,其中有西医诊断为僵人综合征的病例,因该病似乎同“渐冻人”类似,所以前日有同道拉我去网上看了“渐冻人”的网页,并鼓励我在网上谈谈对“渐冻人”的看法,我认为“渐冻人”与“僵人综合征”不同,虽然两者都易与颈椎病相误诊,但僵人综合征是全身肌肉僵直痉挛,由于其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时收缩,以致肌肉僵硬,状如僵人,而“渐冻人”当属中医痿证范畴。
中医说的痿证,是指肢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对痿证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中论痿有五。汉代张仲景认为汗、吐、下太过可以致痿。后世医家又总结出湿热、寒湿、燥气、气血虚衰、情志内伤均可致痿。宋金时代朱丹溪、王怀隐、张子和、明代张景岳、王肯堂、清代陈士锋、李士材,叶天士、林佩琴等名家的著作中对痿证都有不少论述和丰富的治疗经验,晚清余听鸿对痿证的治疗也提出独到的见解。我根据先贤们的经验,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将痿证分为八个证型。辨证论治。
一、 多起于发热或热退后,突然肢体软弱无力,兼口燥咽干,心烦口渴,呛咳少痰,尿少便干,舌红苔黄。
二、 多起于腹泻或过食肥甘后,突然肢体软弱,伴胸脘满闷,尿热涩或痛,舌苔黄腻。发病急,有受湿热史(汗后冷浴,汗后受风寒,夏日露宿受寒,居住湿地。此型多见于青壮年。)
三、 病前多有下水、露宿等受寒湿史。四肢痿软无力,筋脉弛缓,食少胸闷身重;或怕冷肢寒,肌肉逐渐萎缩;重者面色惨白,气短息微,多汗出,频吐沫,全身软瘫,舌黯淡苔白;或有肢体麻木,呼吸困难,口唇指甲紫绀,吞咽发呛;或全身湿冷,脉微欲绝,气急而喘{呼吸肌麻痹}。
四、 夜睡受寒,醒后身体发硬,手不能持物,小腿凉无力,继而呼吸费力,痰咯难出,除颈肩外,其余无自主运动,肘膝以下痛觉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白腻。
五、 缓慢起病,渐加重,肢软乏力,肌肉萎缩或眼睑下垂,咀嚼吞咽无力。伴疲倦乏力,气短食少,脘腹涨满,大便软,面色萎黄,心悸舌淡胖。或胸闷、喉中有痰,或流涎,或为先天不足,或久病不愈,或届更年期。
六、 缓慢起病,渐加重,肢软无力,肌肉萎缩,不能走不能抬举;或筋肉颤动,伴眩晕耳鸣,遗精,月经不调;或兼肢冷汗出,阳痿,早泄,尿清长,心悸气短心烦咽干,舌红少苔;或食欲差,欲呕,腹痛,大便坚尿黄,手足心热。
七、 肢软无力麻木,四肢凉,肌肉萎缩,怕冷怕风。喜倦卧,大便稀;或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丧失,关节无变形不痛,但有下肢无知觉无痛觉。
八、 有外伤或情志不舒,或产后恶露不行史。肢体运动不灵,或肌肉消瘦,功能障碍,腰膝酸软无力,舌黯脉涩。或肢体远端麻木,发冷干燥,皱裂及痿弱无力;或皮肤感觉消失;或四肢凉;或全身麻木。除吃饭说话外,全身都不能动。
中医的精髓是辩证论治,任何分型都不会十分完善,治疗疾病必须根据每个人去辩证,才有希望获得好的疗效。
此上乃个人浅见,以期引起医界共同努力,使“渐冻人”早日解冻,康复。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渐冻人"健脾补肾治疗 老茶馆 “渐冻人” 发挥中医药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