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研读之“逍遥游”

2010-08-14 14:04 楼主
作者:本無名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8-14 14:04 2楼
一、引论


《逍遥游》是《庄子》首篇,也是全书经典和核心所在。《庄子》一书,文笔灿烂、思想深邃、超凡脱俗、惊世骇俗,可谓千古奇书!二千多年来,对中国哲学史及文学史等方面都起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庄子是中国先秦道家学派的创使人之一,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庄子》一书便成为了道家经典,被尊之为《南华经》,庄子成为了道家的“南华真人”。本文谨从哲学和佛道智慧的角度,品位研读。


“逍遥游”以义名篇。“逍遥”是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意思。“逍遥”一词《说文》作“消摇”,也是“逍遥”的本义。“消”者此消彼长,代表了鲲至鹏的物化和升华;“摇”者扶摇而上。天地之气,清者升,浊者降;阳者升,阴者降。故鹏为阳而升于天。“游”繁体字为“遊”,解释为邀游于寰宇的意思。此“游”非“形游”,而为“神游”也,是一种超脱于自然、超越于现实的精神洒脱。在古代,“逍遥”是道家得道者的一种境界,也是得道后的精神解脱。佛家谓之“涅磐”,道家谓之不生不灭之“真身”。

从古自今,研究庄子,或是研究《逍遥游》的文人学者,在肯定庄子诸篇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给其印上所谓“唯心”的“局限性”。其实,对于现代科学尚未认知或是尚不能诠释的现象或事物,并不能一概论其是虚幻而不存在的,甚至是迷信的,因为这违背了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准则。庄子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既然被奉为道家经典,那么我们就不能简单的仅从文学角度去理解和阐释。佛家和道家本身就是唯心主义哲学,我们暂且搁置唯物与唯心的孰是孰非,以唯物的角度来读庄子、或是这篇《逍遥游》,可能永远也不可能理解其精髓,因为这已是超越于物质世界的精神范畴。而若以唯物论的观点自居,讥讽唯心论的可笑,那么正如文中的学鸠讥讽大鹏一样,足见其无知与渺小。


所谓哲学(包括佛学和道学),从某种意义来讲,是一门探索宇宙人生真理的学问。人生于世,置身广阔天地,放眼幽深昊天,思及寰宇星辰,只觉奥妙无穷,玄机无限。时至今日,人类凭现有的科学与技术对宇宙人生的认识理解仍是知之甚少。诗曰:“清音俗世留,纷争何时休?谁能破名利,太虚任遨游。”浩瀚宇宙,万古流转,无生无灭;无边苍穹,云海争奇,星汉灿烂。让我们敞开心扉,随庄子一同“逍遥游”!
2010-08-14 14:04 3楼
二、“阴阳物化”论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译文]
北极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极的大海。南极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注解]
一直很喜欢这段话,也希望自己能有鲲鹏展翅的志向和气魄。大鹏的精神,其实就是逍遥、豪放、智慧和勇猛的精神。晋朝的阮宣子,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后代,家境贫穷,四十岁才找到老婆。他喜欢读《易经》和《庄子》,写了一篇《大鹏赞》,文笔非常优美:


苍苍大鹏,诞自北溟。
假精灵鳞,神化以生。
如云之翼,如山之形。
海运水击,扶摇上征。
翕然层举,背负太清。
志存天地,不屑唐庭。
鸴鸠仰笑,尺鷃所轻。
超世高逝,莫知其情。


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庄子写“北冥有鱼”,化而为鹏之后,又徙于南冥?而不是南冥有鱼徙于北冥呢?懂阴阳五行的就明白,八卦图我们常称之为“阴阳鱼”,北冥者极阴之地,北方为水,所以是大鱼呆的地方;而南冥是极阳之地,南方为火,鸟为火,所以是鹏呆的地方。所以鲲鹏的故事与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规律相吻合。阴极者阳生,阳极者阴生,阴阳在不断的转化中此消彼长。再试想,庄子此“鱼”是否是八卦阴阳鱼之彼“鱼”呢?是否有可能八卦图中阴者为鲲,阳者为鹏呢?呵呵,不得而知了。

鲲鹏的转化是一种“物化”过程。道家认为“道化生万物,万物化而入道”,庄子认为“物化”即是“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也就是事物在认知客观世界之“道”的过程中,在心灵“虚静”的状态下,达到一种“物我同构、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直至泯灭物我差异。《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庄子认为,生和死、醒与梦,以及一切事物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因为它们都是由“道”变化出来的不同物象,所以在根本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之间的生死差别、彼我区分没有必要去追究了,就象没有必要去搞清楚究竟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一样。圣人就是根本取消了万物间的差别、对立,而任之自然、随物变化,从而进入“物化”的境界,实际上这就是“色即是空”的道理。


有的修道者,包括南怀谨大师都认为,此处的“北冥”即为道家下丹田,也就是瑜伽中的“海底轮”。印度瑜伽、西藏密宗及本土道教都认为在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无限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拙火”,这种无限的能量以一种潜伏方式存在于海底轮,修行者如果成功唤醒这个能量,拙火一发动直达顶轮“南冥”而通中脉,中脉通则人体能量暴发而气场通,此时已是脱胎换骨的升华而非凡夫了。所以佛和菩萨等头顶乃至全身都有光环围绕,能量不同,光环的颜色也不同。这并不是画家为了美化佛的形象而虚构的,而是人体通了中脉及全身其它气脉后所自然呈现的气场反应。关于修气修脉的道理,道家的说法是“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以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然后粉碎虚空”,这就是道家修炼成道的法门。关于人体气脉的原理,包括中医上面的“奇经八脉”说,肉眼无法视见,现有的科学也都无法探测和证实,也因此常被人认为是迷信而不存在的。这个需要修行者,或者是修习气功的人方可明白和体会其中的奥秘。从修行的角度,关于“北冥”即海底轮、“南冥”即顶轮的说法,我不持否定态度,但若无明师指点,千万不可盲目自修以防“走火”。


关于鲲鹏的传说自古都认为是神话,但是在佛教中确有类似记载,此鸟名为大鹏金翅鸟,梵语叫做“迦楼罗”,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也是佛的护法。此鸟翅羽金色严丽,众彩庄校,为飞禽中最大者,两翅张开有三百六十由旬(小由旬四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大由旬八十里)之大,颈中有如意宝珠,以龙为食。据说此鸟居住在须弥山大海北岸,有一种树名“俱吒奢摩离”,树高一百由旬,树荫能遮五十由旬,金翅鸟住于树之四面。宣化上人曾就此开示说,“金翅鸟命终,骨肉尽消散,唯有心不化,圆明光灿烂。龙王取为珠,能破千年暗。转轮得如意,能救一切难。如合在人中,日用而不见。” 据说大鹏金翅鸟喜欢吃龙,但龙吃了过多后体内就会聚积太多毒素,最终会出现自燃现象,身体骨肉全部消散而心脏不化,龙王拿到后就是如意宝珠,也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


以我们人类,或是凡夫的眼光、思维来看,这似乎真是神乎其神,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鸟,说神话一点不为过。但若以佛经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真是不可思议。在佛教中,世界的范围远远大于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地球范围。世:是指时间的迁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界:空间的划分,东西南北上下,十方。这和“宇宙”一词有雷同之处,古人认为上下左右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


佛教以须弥山为中心,把世界分为四大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世界叫做南赡部洲,又称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法身即毗卢遮那佛)的佛刹。日月围绕着须弥山运转,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包括地狱、天等领域),一个小世界相当于一个银河系。1000个小世界集成一个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集成一个中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集成一个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这么大的世界,人类知之甚少,故南冥北冥以及鲲鹏等都有可能是神话,也可能不是神话。若我们的想像力再丰富些,为什么这些不可能是异度时空的产物呢?当然,神话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庄子的思维竟能有如此之境界,非凡夫所能想,这足以体现其精神的超脱。
2010-08-14 14:04 4楼
三、“万物全息”论

[原文]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


齐国的《谐》书,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谐》书上说:“当大鹏迁往南极大海时,翅膀拍击水面三千里,借盘旋的暴风飞上九万里高空,一飞去就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息止。”


如野马一样蒸腾浮动的雾气,飞扬弥漫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的深蓝色,难道那是它的本色吗?天空的高远难道就没有穷尽吗?而站在“天”的角度向下看,也不过如此罢了。


[注解]


从此段可以看出,关于鲲鹏之说,也不是庄子空想出来的,而是在齐国的书中有记载,这本书就叫做《谐》,据传是东阳无疑(生平不详)所作,《隋书·经籍志》著录七卷,已散佚。估计类似山海经这类的书。南朝梁吴均(469~520)又撰写了《续齐谐记》,现存传本只有17条﹐但文辞优美﹐书中不少故事曾广为流传﹐如七月七日织女渡河会牛郎故事﹐五月五日作粽祭屈原故事等等﹐常为人引作典故。当然,也有人认为《齐谐》一书是庄子虚构的,暂不考究。


以上这段,庄子通过“野马”、“尘埃”、“天之苍苍”等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道理,万事万物相关联而存在,通过物与物之间的关联作用产生了诸多现象,比如蒸腾浮动的雾气,飞扬弥漫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之深蓝色,是因为光的折射等等。有一个科学术语叫做“蝴蝶效应”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淮南子·说山训》中有一段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懂易学,特别是懂梅花易和奇门的朋友最清楚“万物全息”的道理,通过一个现象起卦或是起奇门局可推断出事态发展的吉与凶。我们这个世界,就像是一部庞大而缜密的机器,牵一发而动全局,就像是水中的涟漪,从中心点开始逐渐扩大直至忽略不计。庄子说这些,意在言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文中提及的“野马”,国学大师南怀谨认为是佛经上讲的“阳焰”,太阳光的幻影,所谓“海市蜃楼”。我认为很有道理。前几年,山东蓬莱海面上空曾经出现了一次异景:一座优美的城市,里面有许多古装的华人,有的骑着马在郊外散步。古代把这叫海市蜃楼,现代科学家把这称做大气折射。但这座城市到地球的哪儿去折射过来呢?再怎么折射也不可能将不存在的东西给折射出来吧。那么有许多善于思考的人会意识到这是另外时空中的景象显现出来了,另外时空是否真实存在?我们是否会由此重新思考宇宙和人生?


再一下段通过“且夫”一词进一步论述,提起下文。
2010-08-14 14:05 5楼
四、“蓄势待发”论

[原文]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拗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阔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

如果水积的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起大船的力量。倒一杯水在堂前低洼的地上,一根小草就可以作为船;放上一个杯子就会粘住不动,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缘故。风积的强度不大,它负荷大鹏也就无力量。所以能飞九万里则是因为大风在它的翅膀的下面,然后才凭借风力;背负着青天而无法遏止地飞翔,而后才能飞到南极大海。

[注解]

前面讲了鲲鹏的“消摇”物化过程,而如何实现这种物化?首先必须积累原始能量。所以这段话讲述了人在成长或是弱小时要注重原始能量的积聚,从现代意义来说,要注重资本和智本的积累,要学会韬光养晦,蓄势待发,待有实力后才能“怒而飞”,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易经》乾卦第一爻爻辞为“潜龙勿用”,第五爻爻辞为“飞龙在天”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再往上就是“亢龙有悔”,告诫人们物极必反,在成功后不要忘了居安思危,若是无“悔”,则必后悔。


从修道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先培养丹田海会之气场能量。道家先哲们认为,通过一定时期的“意守丹田”锻炼,内气就会在该区聚集,慢慢还会产生一些热、重、胀以及类似热气流的感觉,并逐步明显。再练下去,无需用意念引导,就可能自然地出现内气循任脉—督脉循行的感觉。


庄子这里所说的“水之积也不厚”和“风之积也不厚”,在于说明大船、大鹏都是受水、风之积聚大小而有所限制,所以事物都是相对和相辅相成的。而什么样的志向、胸襟、知识决定了我们能做什么样的事,要立大功成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像大海一样深广才行。而后庄子又用“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以及“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个道理比喻人生,要想成功也要借助于风力,什么是风力?就是本钱,什么是本钱?就是你的学问、才智、品行等等,当然,要是有个有钱的老爸那也是本钱。对于女孩子来讲,有个貌美的脸蛋,有个窈窕的身材也是本钱。所以,要是没有本钱,没有风,那还是先当鲲,在北冥好好呆着韬光养晦。等本钱积累厚了,才可以飞上九万里的高空。按南怀谨大师的说法,那时候,俯视天下万物,你不会觉得自己伟大,已经没有伟大可言了,一个个都很藐小。你到了高空上面,如果下面有个英雄拿个大刀在玩,很了不起,你一看,会好笑:哎!这个小孩子在干什么?你想想这个境界,人生被那么一讲啊,看看我们还有什么意思?
2010-08-14 14:05 6楼
五、“境界差异”论

[原文]
惆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桥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冶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译文]


胡蝉和楚鸠讥笑大鹏说:“我轻易地从地上飞起,疾速地抵达榆树和檀树,一个时辰不到,那就落在地上罢了,为什么偏要飞向九万里的高空又往南极大海飞去呢?”到十里近郊去的,只带三餐粮食而当天返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远的地方去,要用一夜的时间准备粮米;到千里路远的地方去,就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这两个虫鸟又哪里知道这个道理呢?


[注解]


这段话,庄子以蝉鸠讥笑大鹏来暗指这一类人讥笑修行修道的无用,在蝉和鸠眼里,这种所谓的“逍遥游”没什么意思,兴师动众大动干戈的,不如“我”这样轻松自在。


这一段分两层。上一句通过惆与学鸠的笑言,揭示惆和学鸠这一类人的无知与渺小。而下一句则是反驳惆与鸠而另举的一个例子。其实生活中惆和鸠这类人比比皆是,总认为自己学问大,本领大,似乎天下人不如已,但真正有学问,有本领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的渺小。有句话“学医三年,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谓天下无方可用”,所以人要学会谦虚。老子曰“知者弗言,言者弗之”,智者不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不智。还说“吹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就是说自我吹嘘的人不会有所成就;自以为是的人不会得到赞誉;自我显露的人,反而不能自明;自我夸耀的人,事业不会有成就;自以为贤能的人,不能充任首领。正是这样的千古祖训及文化认知,使得中国人比起西方人而言,显得更含蓄、阴柔而温婉。这从中国古人以月亮记年谓之“阴历”,而西方人以太阳记年谓之“阳历”的差异中也可突显。


[原文]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知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注解]
这段话和《庄子》中记载的另两个寓言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称之为“望洋兴叹”,一个称之为“坎井之蛙”。“望洋兴叹”讲述了河神河伯在秋天百川灌河的时候欣然自得,自以为天下之盛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于是顺水向东而行,到了北海,面朝东面瞭望,看不见水的边际,这才改变了他洋洋自得的神情。 “坎井之蛙”的故事,人人皆知,不再重复。


还有一则笑话:有三个农民在一起闲聊。他们说起了当皇帝的好处。其中一个老头说,如果我当上了皇帝,那么我就下令,咱村东边这条街上的粪全归我,别人谁去拾都是犯法。第二个老头瞪了第一个老头一眼,说你就知道拾粪,皇帝拾粪干啥?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打一个金斧子,天天用金斧子上山砍柴。第三个老头哈哈大笑,他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他说,你们两个可真有意思,你想呀,都当皇帝了,还用得着你干活?当了皇帝什么也不用干。要是我当了皇帝,我就天天坐在火炉子边上吃烤红薯。


这些笑话和寓言,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模式。北海之神在听了河伯的感叹后说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下的书生,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知识教养的束缚。”


所谓“存在决定意识”,一个人的生存空间、文化知识、阅历见识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与见解。所以惆、学鸠、朝菌、蟪蛄等等这类人就是这样。所以人很渺小,一个人贵在谦逊,不然会弄出坐井观天的笑话。前段时间,以司南马、方舟子、何祚麻之流的所谓院士、博士对中国易经、阴阳五行包括中医大批特批,叫嚣其为伪科学。其实这些人与蜩和学鸠有何区别?估计他们肯定没有看过庄子,不然不会这样无知!当然,事物都是相对的,不同的事物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大鹏有大鹏的眼界,惆与学鸠之类也有他们的乐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除了谦逊之外,人也要学会“跳出自我看自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境界不同,眼界也会不同。所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很喜欢一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读书贵在长知识,行路贵在长见识。
2010-08-14 14:05 7楼
五、“境界差异”论

[原文]

惆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桥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冶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译文]

胡蝉和楚鸠讥笑大鹏说:“我轻易地从地上飞起,疾速地抵达榆树和檀树,一个时辰不到,那就落在地上罢了,为什么偏要飞向九万里的高空又往南极大海飞去呢?”到十里近郊去的,只带三餐粮食而当天返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远的地方去,要用一夜的时间准备粮米;到千里路远的地方去,就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这两个虫鸟又哪里知道这个道理呢?

[注解]

这段话,庄子以蝉鸠讥笑大鹏来暗指这一类人讥笑修行修道的无用,在蝉和鸠眼里,这种所谓的“逍遥游”没什么意思,兴师动众大动干戈的,不如“我”这样轻松自在。


这一段分两层。上一句通过惆与学鸠的笑言,揭示惆和学鸠这一类人的无知与渺小。而下一句则是反驳惆与鸠而另举的一个例子。其实生活中惆和鸠这类人比比皆是,总认为自己学问大,本领大,似乎天下人不如已,但真正有学问,有本领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的渺小。有句话“学医三年,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谓天下无方可用”,所以人要学会谦虚。老子曰“知者弗言,言者弗之”,智者不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不智。还说“吹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就是说自我吹嘘的人不会有所成就;自以为是的人不会得到赞誉;自我显露的人,反而不能自明;自我夸耀的人,事业不会有成就;自以为贤能的人,不能充任首领。正是这样的千古祖训及文化认知,使得中国人比起西方人而言,显得更含蓄、阴柔而温婉。这从中国古人以月亮记年谓之“阴历”,而西方人以太阳记年谓之“阳历”的差异中也可突显。


[原文]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知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注解]
这段话和《庄子》中记载的另两个寓言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称之为“望洋兴叹”,一个称之为“坎井之蛙”。“望洋兴叹”讲述了河神河伯在秋天百川灌河的时候欣然自得,自以为天下之盛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于是顺水向东而行,到了北海,面朝东面瞭望,看不见水的边际,这才改变了他洋洋自得的神情。 “坎井之蛙”的故事,人人皆知,不再重复。


还有一则笑话:有三个农民在一起闲聊。他们说起了当皇帝的好处。其中一个老头说,如果我当上了皇帝,那么我就下令,咱村东边这条街上的粪全归我,别人谁去拾都是犯法。第二个老头瞪了第一个老头一眼,说你就知道拾粪,皇帝拾粪干啥?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打一个金斧子,天天用金斧子上山砍柴。第三个老头哈哈大笑,他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他说,你们两个可真有意思,你想呀,都当皇帝了,还用得着你干活?当了皇帝什么也不用干。要是我当了皇帝,我就天天坐在火炉子边上吃烤红薯。


这些笑话和寓言,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模式。北海之神在听了河伯的感叹后说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下的书生,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知识教养的束缚。”


所谓“存在决定意识”,一个人的生存空间、文化知识、阅历见识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与见解。所以惆、学鸠、朝菌、蟪蛄等等这类人就是这样。所以人很渺小,一个人贵在谦逊,不然会弄出坐井观天的笑话。前段时间,以司南马、方舟子、何祚麻之流的所谓院士、博士对中国易经、阴阳五行包括中医大批特批,叫嚣其为伪科学。其实这些人与蜩和学鸠有何区别?估计他们肯定没有看过庄子,不然不会这样无知!当然,事物都是相对的,不同的事物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大鹏有大鹏的眼界,惆与学鸠之类也有他们的乐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除了谦逊之外,人也要学会“跳出自我看自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境界不同,眼界也会不同。所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很喜欢一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读书贵在长知识,行路贵在长见识。
2010-08-14 14:05 8楼
六、“上古认知”论


[原文]


汤之问棘也是已。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 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传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译文]


商汤询问棘也有这样一段话:


汤问:“上下四方有极限吗?”


棘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那个不毛之地的北极,有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就是天池。那里有一条鱼,它的宽度数千里,没有人知道它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脊背像泰山,翅膀象挂在天上的云彩,凭借旋风飞向九万里高空,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飞往南极大海。小泽里的尺鴳讥笑大鹏说:‘它将飞往什么地方呢?我跳跃起来向上飞,不过几丈便落下来,在野草之间飞来飞去,这样的飞翔不也是很快活了。而它究竟要飞到什么地方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注解]


这一段内容,有的版本中少了第一句和第二句,感觉有点不顺畅。这段内容从商汤和棘的口中再次重复了鲲鹏的故事,其实不仅是说明了小和大的表像区别,更重要的是说明各类事物因自身不同条件而造成的认知的局限性。汤是商朝第一个皇帝;棘是人名,即夏革(ji),商汤时贤大夫。鲲鹏的故事,居然商汤时代也有人知道,我认为此非偶然。暂不论庄子是否捏造,但说明这样的神话故事成于上古,到了周代以后记录于齐谐之中。当然,纯属猜测。从商汤和棘的对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上古之人对于宇宙的认识很了不起,“无极之外,又是无极”,认为宇宙无边无际。“穷发之北,有冥海者”,那说明北冥并不只是局限于地球的北极。


上古时代,是一个人神共居的时代,各类神话故事层出不穷。《淮南子·天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天象故事:“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除非一次巨大的天象变动,否则没有人可以凭空想象出这个情节。对于这个天象变动,我们从八卦图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先天八卦,代表天的乾卦位于正南,而后天八卦的乾卦位于西北,正是印证了“天倾西北”之说。说这些有些偏题了,我只是想说明,神话传说并不一定都虚构,而只是人类现有的认识有限。上古的这些神话传说,于周代之后逐步成书,包括著名的,《山海经》。
2010-08-14 14:06 9楼
七、“修行次第”论


[原文]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者亦若此矣。


[译文]


所以,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的,行为能符合一乡人心的,品德能投合一国之君的,能力能够取信于民的,他们也就像尺鴳这种小雀一样自鸣得意。


[注解]


从此段开始,庄子给我们讲人才的层次和修行的次第:


这段话讲了第一层次的“人才”也就是“圣人”,就是所谓“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和“而征一国”之人,这类人都是人中龙凤,所以是圣人。这类人智慧、言行、品德、才华出众,能够做到大公无私,以天下为已任,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当今,都是人们所崇拜的偶像和汲汲追求的目标,建立功名,光宗耀祖,多风光。但若以下文“至人”和“神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人虽是智慧才华品行出众,但还只是凡人而已,为什么?因为这类人还是受功名利禄等外物所累。所以佛说“远离巅倒梦想”,什么是巅倒梦想?就是功名利禄之类。但在现实中,要是谁说“我不要功名,功名有什么用,我要去修道”,那世人一定认为此人有病,或者走火入魔了。因为他们的眼界或者他们的价值观只停留于此。学鸠达不到大鹏的境界,所以永远也不会体会大鹏的逍遥;当然,反过来,大鹏不是学鸠,可能也永远不能享受学鸠的自在。


[原文]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译文]
而宋宋子却讥笑这种人。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能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区别,能分清光荣和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他对世俗的声誉并不汲汲去追求。虽然这样,但他还是没有得道。


[注解]


第二层讲的是“神人”,是宋荣子一类人。这类人能够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能够“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也就是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为外物所累,不为世事、名誉、钱财、得失、荣辱等等所困,也就是道家所推崇的“无为而治”。这类人不注重身外之物,所以能悠然自得。但是宋荣子这类人“犹有未树也”,也就是说还没得道呢。“宋荣子犹然笑之”,他讥笑那些“圣人”为功名利禄所累,讥笑他们就像是鴳雀一样虽然自鸣得意却是坐井观天。这种分别心、虚荣心、骄狂心是不是“外物”呢?其实也是外物。所以宋荣子这类人还是跳不出“外物所累”的框框,我们反过来想,若是以下文提到的列御寇之类的“至人”的眼光来看宋荣子,是不是宋荣子也不过是鴳雀一样坐井观天而已?所以事物都是相对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永远也不要自大。


对于宋荣子之类的“神人隐士”,从现代社会的角度而言,看似乎精神超脱,好像不得了,四大皆空了,高人!要真是这样那才是真正的“神人”。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类人是什么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成份多些。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某某某当了个市长,某某某当了个总裁,“哟有什么了不起啊,还不如我一个普通人逍遥自在”。有本事你当个市长、总裁看看,功成身退,再来当宋荣子这类人,那你是真了不起。牛人!当然,还有一些人是因为眼红,似乎这是中国人的一个通病,见不得别人好。比如出了个易中天讲三国,出了个于丹讲论语和庄子,暂不论人家讲得怎么样,但至少他们能“红”,从某个角度而言也是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和需求,你去说长道短、说三道四干嘛?你不想想怎么红的不是你而是他们呢?所以这类人该好好反省反省,中国文人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字--“酸”!


中国古代有很多弃官归隐的文人,但大多都是愤青一个,郁郁不得志,怀才不遇,没办法才解甲归田,口中还说当官没意思,所以个个沉醉于酒色,沉迷于琴棋书画之中,所以古代文人都好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点“借酒消愁”的意味。在这些人心中,文学或是艺术并不是值得献身的至高理想。几笔山水,一手好字,数卷诗集,这些成就与显赫的政治功名相比,远不可同日而语。对于他们来说,艺术声望更像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以诗人或是艺术家的身份留名青史,似乎委屈了他们。功德圆满之后吟诗作赋,这是一番雅事;如果把文学和艺术当作主业,那就是玩物丧志了。所以说一个人要从真正意义上摆脱名利的束缚,那是很不容易的。
2010-08-14 14:06 10楼
[原文]

夫列子御风而行,伶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译文]


列御寇能够驾着风行走,样子轻妙极了,走了十五天而后回来。他对于求福之类的事,从来不去汲汲追求。这样他虽然可以免去步行的劳苦,但他还是有所凭借。


[注解]


这段话讲了第三层次的“至人”,到达极点的人也就是得道之人,就是列御寇之类的人。列子之所以为“至人”,因其能够“御风而行”,“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但是即便是列子这样的人,也不是“逍遥游”的对象,因其“旬有五日而后反”,“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虽然能够飞行,但还是有时空限制,比如15天要返回,比如有风才行等等,还是有所“待”,就是说有所凭借,有所限制,所以仍需不断修行达到更高的境界。


“列子御风而行”的故事,见于《列子.黄帝》篇,《列子.黄帝》一章很有意思,《庄子》从里面采纳了许多故事。
列子,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据说他能乘风而行,轻虚飘渺,微妙无比,一飘就是十有五天。飘游够了才回家,那个自在劲儿,令人羡慕不已。不少人想拜他为师,却从来没有人学会过。什么原因?人们都说不清楚。有一位叫尹生的人听说列子有乘风之术,非常向往,于是背着粮柴去找列子,和列子住在一起,每天帮列子打柴做饭,一住就是几个月,从不回家探亲,为的是抽空向列子请教乘风的技艺。几个月过去,尹生向列子探问过十次,列子总不开口。尹生很生气,认为列子心胸狭窄,不愿传授给他人,便告别列子,回家去了。列子连一句挽留的话也没有。尹生回到家里,左思右想不对头。据闻列子是个非常豁达的人,饥者求食,他将仅有的一碗饭分与一半;寒者求衣,他将身上的夹层衣剥下一层;郑君赠粟,他虽贫穷而不受;东邻失物,他虽涉嫌而不怨。乘风之术他绝不会密不传人。十次求问而不答,必有道理。想到这里,悔不该如此轻率地离开列子。于是他又重筹粮柴,二次拜师。


列子见到尹生去而复返,便开口问道:“你走了才几天,怎么又回来了?”尹生跪拜说:“学生先前怨恨先生,嫌先生不授学生乘风之术。回去一想,先生不授自有不授的道理,所以消除了怨恨之心,特地向先生请罪,望先生能再次接纳。列子听后长叹一声,说:“你在这里学了几个月,我天天向你传授。你要退学回家,我以为你已经领会了大道的奥妙,所以同意了你的请求。没想到你不但没有领会,而且连门都没有进去,实在叫人遗憾。”尹生心中疑惑,不知先生说的是什么意思,“几个月中先生一言未发,何以说天天向我传授?”“既然你如此不敏,我就只好以口传授了。”列子说到,“乘风之术本来就是不能用语言来传授的。用语言传授,表面上,好像说得很清楚,实际上离道会越来越远,只有默默不语才能慢慢领会它。当初我拜老商先生为师学习乘风之术,三年之中,老商先生一言不发。我虚心静气,安精养神,三年后达到了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的境界,这时老商先生才斜着看我一眼。我又修养了两年,达到了心敢念是非、口敢言利害的境界,这时老商先生才放松了绷紧着的面容,向我微笑了一下。我又修养了两年,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心中无是非、随口所言而言中无利害,这时老商先生才让我与他并肩而坐。我又修养了两年,放纵心思,让它任意驰骋,放纵口舌,让它随处闭张,所思所言是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弄不清楚我的是非利害是什么,彼的是非利害是什么。不晓得老商先生是我的老师,还是我是老商先生的老师。体内身外,一切一切都好似没有区别了。眼睛好像是鼻子,鼻子好像是大口,没有什么不同。心好像凝结在了一起,骨肉似乎都消融了,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倚靠着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双足站立在何处,只感到自己在随风飘荡,或东或西,好像是没有知觉的树叶一样,弄不清楚到底是我乘风而飘荡还是风乘我而飘荡。你在我门下学艺不过几个月,就有这么多的怨愤,那怎么行呢?怨愤是由彼此之间的界线产生的。之所以有怨愤,一定是因为觉得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地方,这样就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划出了一条相互区别的界线。怨愤越大,这种界线也就越深。界线越深,自己和他物就越难以融合。难以融合则气不能容纳你的身体,地不能托载你的双足,要乘风而行也就无从谈起了。”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列子御风的能力,不是先天带来,而是后天修得的。但这修行的过程,恰与世间学习一门技艺的方法正相反。首先,它不是可以由谁把有关知识与技能教授给你,而要靠你自己去参悟;老师的作用,只是对你自己参悟所得加以印证,后来中土禅宗的参修面证法与此十分相似。“拈花微笑”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所以说语言苍白,文字无力。真正的“道”是不可言传的,能够言传的只是名为“道”,而非“道”。这也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理。


其次,修得成果不是靠知识、技能的积累、训练,相反,是要不断地摆脱已有的知识、技能的束缚与阻碍,摆脱“是非”、“对错”、“得失”、“利害”等世俗观念。当修行到“无我”也就是感觉不到自身存在时,人就飞起来了。但不是有意识地要御风驾云,而是好像树叶一样,被风卷起,任意东西。“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因此,神通不是修道的目的,也不是能通过专门的训练可以学到的,而是在修道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出神通可以视作得道的一个标志,因为它毕竟是要纵横心之所念、口之所言都不知“是非”、“利害”以后才能产生的质变,但它不能作为得道的价值体现。所以“圣人”、“神人”、“至人”三类人,“神人”只是“圣人”与“至人”之间的过渡。就像佛教小乘声闻有四果:须陀洹果(入流果),斯陀含果(一来果),阿那含果(不来果),阿罗汉果。其中斯陀含与阿那含是须陀洹向阿罗汉的过渡,是量变;而须陀洹相对凡夫圣贤,是一个质变;证到阿罗汉果以后,又产生一个质变。
2010-08-14 14:06 11楼
[原文]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译文]

如果能因循自然的本性,顺应六气的变化,以邀游于无边无际的境域,他还有什么依赖的呢?

[注解]

这段话讲了第四层人才,也就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终极对象,这类人才其实也是“至人”的高级阶段,是得道者中道行比较高深的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能因循阴阳的本性,顺应六气的变化,以邀游于无边无际的境域。这就是绝对的精神自由,无记挂、无阻碍、无凭借、无束缚,也就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天地”即为阴阳,“六气”即为阴阳所化,中医上讲五运六气,就是寒、暑、燥、湿、风、火。天者乾为阳,地者坤为阴,故天尊而地卑。《易经·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即为得道。而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必须摆脱世间的一切束缚,包括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等等,也是佛家所谓的“四大皆空”、“五蕴皆空”等等。这就需要修行,心无挂碍,自然自由。《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巅倒梦想,究竟涅磐。”


而道家讲求“性命双修”,也就是精神与形体、身与心的兼修。相传南祖张伯瑞真人曾遇一僧人,僧人专修戒定慧自以为得上乘禅旨,能入定出神数百里,倾刻即到。二人雅志大发,相与契合,约定同游于扬州观赏琼花。二人共居一室,瞑目而坐,皆神游扬州。张真人到扬州时,僧已先到,真人要求各折琼花一朵为记。结果二神归,僧取不出琼花,而张真人却取出琼花玩耍于手中。僧愧不明意,真人告曰“今世人学禅学仙,如吾二者可问见矣”,二人遂为莫逆之交。随后弟子问曰“彼禅师与吾师同此神游,何以有折花之异?”张祖答曰“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所至之地真神见形谓之阳神,彼之所修欲速见攻,不复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见复形影,谓之阴神。”真人常言:“道教以命宗立教,故详言命而略言性,释氏以性宗立教,故详言性而略言命。”其认为:性命本不相离,道释本无二致,彼释迦生于西土亦得金丹之道,性命兼修为最上乘。以上是道家的说法,真假且不论。


佛教认为的“四大皆空”、“五蕴皆空”,“四大”是指构成物质世界的四种元素:“地、水、风、火”,这和道家认为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有雷同之处。“五蕴”是指“色、想、受、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才能实现真正的“逍遥游”。关于五蕴的内容,在下文中再详述。


“空”是佛学中一个最基本的名词术语,也常被世人错误的认识与理解。“空”并不是不存在,并非“无”,因为“无”是相对“有”而言;空也不是“虚”,因为“虚”是相对于“实”而言。“空”是什么?就我的理解,“空”即是“无常”,“常”是永恒的,不变的意思,“无常”即非固定不变的。一样东西今天是你的,明天就不一定是你的;今天还在,明天就说不定没了。所以叫“空”,劝导人们不要执著于物相。万物从因缘生,没有固定,也非永恒,故世事无常,不要执著于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道的,可道的不是永恒的道。


许多道家修行者在深山老林江河湖海中修行,有些在尘世中修行,他们的修行过程,就是探索和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心灵的升华,功夫的上长,身体的变化,功能的出现,他们对自身对宇宙会有越来越深的认识。他们修行结束后,便进入另外的时空去当他的神仙。也就是说道家修行,是将自身的升华和对宇宙的探索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这是整体的概括的说,不同的道家门派随着修行方法的不同,对自身对宇宙的探索过程及最终结果也不同。
⬅ 焦树德‘寒凉药’应用心得 老茶馆 《道德经》【笔记】———根据帛书甲本厘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