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笔记】———根据帛书甲本厘定。

2010-08-14 14:11 楼主
作者:朵朵莲花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8-14 14:11 2楼
什么是道?
老子在经中说:“道恒,无名”。显见,道是永恒的,是不可靠语言表述出来的。
永恒,悟道后自然晓得什么是永恒。无名,不可言说,悟道后才能知道为什么不可言说。
很多人把道理解成是规律,这是误解道。
规律是可以言说的,可以表述的。所以,规律不是老子所说的道。一切规律都是道发挥作用的表象,如天道,地道,人道,阴阳之道等等。
有人把道理解成“无”,如空、一、朴,等等,这也是误解老子的道。
在老子体系中,无和有同出于道,由道而生,道在无先。以为无就是道,以为空就是道,这样的理解,把老子修行层次给抹杀了。
很多人从哲学意义上,为道做定义,这是不明智的,是不懂老子的。
能定义的话,老子自己早便会说得明明白白,不会留下诺大疑问让后人乱猜他一葆再葆的道。这样对道的哲学定义乃至解释,实际会妨碍人们对道的感悟,反使人们陷入思维议论道的泥潭。比如说,“道是体,德是用”,这样说并没错。可没悟道的读者,会从日常哲学或生活含义上,把道错误理解成“本质”,“本体”,“本源”,这就大错特错了。再如,“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样说也没有错,但没有悟道的读者,很容易把道的这些作用当成道去理解,这就是离道了。所以,老子对“道”不敢多说一字,因为他已经悟道,怕多说一字,人们从字意上误解道。
道,只有悟,才知道;梦,只有醒,才知梦。道中演说什么,都还在道中;梦中任何理论,都不能出梦。所以说,道,需要感悟。
老子不管是谁,一部《道德经》足见其智慧。《道德经》,大隐者经,中隐者经,是隐于朝隐于市者经,是真正的“生活道”,“道生活”,不离生活而几于道。隐于野者,亦不离此道。
版本问题。
现下发现的版本,文字最简古最权威最系统化的是帛书甲本。通行本和楚简对看,可见同出一源;楚简和帛书甲乙本对看,可见楚简对帛书本的摘抄改动痕迹。从入土时间看,楚简年代早于帛书年代;从内容上看,帛书年代早于楚简年代。
帛书收藏者同时藏有甲本和乙本。从内容上看,乙本是甲本的诠释和改动本,甲本是原本。从收藏者如此的收藏,我们能看到当时有不同版本在流传,也能看到收藏者正本清源的目的。
所以:
以帛书甲本为底本,以帛书乙本为参考。也参考楚简本及通行本。有矛盾处,以帛书甲本为准,不通处以通者为准。
2010-08-14 14:12 3楼
共八十一章,一章一章连续贴出。

《帛书甲本道德经》目录:
说明:道经排在前,这是照顾通行本顺序,便于和通行本查阅对照。帛书甲本的实际顺序是道经在后,德经在前。

道经:
第01章:众眇之门。
第02章: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
第03章:圣人之治,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第04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第05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钥舆。
第06章:浴神不死。
第07章:天长地久。
第08章:上善治水。
第09章: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第10章: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第11章: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第12章:是以声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
第13章:及吾无身,有何梡?
第14章: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第15章:葆此道,不欲盈。
第16章:致虚极也,守情表也。
第17章:成功遂事,而百省胃:我自然。
第18章:故大道废,案有仁义。
第19章:绝声弃知,民利百负。
第20章: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21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第22章:有欲者弗居。
第23章:是以声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第24章:希言自然。
第25章:有物昆成,先天地生。
第26章:重为巠根,清为趮君。
第27章:唯知乎大眯,是胃眇要。
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第29章:是以声人去甚,去大,去楮。
第30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
第31章: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第32章:道恒,无名。
第33章:自知者,明也。
第34章:道泛呵其可左右也。
第35章:执大象,天下往。
第36章:鱼不脱于渊。
第37章:天地将自正。
2010-08-14 14:12 4楼
德经:
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第39章:昔之得一者。
第40章:上士闻道,堇能行之。
第41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42章:勿,或益之而云,云之而益。
第43章: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第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45章: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第46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第47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第48章: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云。
第49章:圣人恒无心,为天下浑心。
第50章:生之徒十有三。
第51章:此之谓玄德。
第52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第53章:使我介有知也,行于大道。
第54章:善建者不拔。
第55章: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第56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第57章:以正之邦。
第58章:其无,正也。
第59章:治人事天莫若啬。
第60章:治大国若亨小鲜。
第61章:大邦者下流也。
第62章:道者,万物之注也。
第63章:为无为。
第64章:其安也,易持也。
第65章: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第66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者。
第67章:小邦寡民。
第68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第69章:天下皆胃“我”大。我恒,有三葆。
第70章:是胃不诤之德。
第71章:吾葆矣。
第72章:知者希,则我贵矣。
第73章:知不知,尚矣。
第74章:母闸其所居。
第75章:天罔恢恢,疏而不失。
第76章:夫伐大匠斲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第77章: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第78章:坚强者,死之徒也。
第79章:天下之道,酉张弓者也。
第80章:故柔胜刚,弱胜强。
第81章: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2010-08-14 14:12 5楼
第一章:众眇之门。

〖经文——译文〗
道,可道也(世界最初是道。道,不动不变。之后,此心开始动念,开始“可”道,也即觉知并执著有个“道”。因为道体本无,所以,“可”的也即觉知并执著的是“无”。可:〈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
非恒道也(这被可的道,不是永恒的道)。
名,可名也(无乃是最初之实。有了无之实,便有了无之名。名,肯定这名,也就是觉知并执著其“有”),
非恒名也(这被可的名,不是永恒的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可道,可的是无。无,叫做万物之始,或说无是万物之始的名。最初之有是无,所以,无是万物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也(可道,便是觉知并执著虚无,这无,便是最初的有。有了这个无之“有”,才产生万有。所以,有,叫做万物之母,或说有是万物之母的名)。
故,恒无欲也(因此,发挥作用后的永恒之道,有“无”欲),
以观其眇(因为,我们修行中能观到永恒者发挥作用后无的一面。眇:〈說文〉一目小也。〈释名〉目匡陷急曰眇。眇,小也。〈正韵〉偏盲也。以: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恒有欲也(发挥作用后的永恒之道,有“有”欲),
以观其所噭(因为我们观到了永恒者发挥作用后有的一面。噭:音叫,同叫)。
(注意,这两句话是说,正因为有了“可道”,道才发挥作用,从而观到了无和有。可道,才缠陷在欲字中,恒,才成了有欲无欲之恒,道才和贪欲纠缠在一起了)
两者同出,异名(无和有,两者是一同产生的,名不一样),
同胃玄之(“同出”,是说从玄产生,也即从道而出。胃:道德经中通谓。之:〈说文〉出也)
有玄(有了有和无从玄产生),
众眇之门(才可见玄是众眇生出的门。众者万物之有;眇者万物之无。这无和有,都是从“永恒者或说玄”这个“门”产生的)。
2010-08-14 14:13 6楼
【笔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误解:很多人把“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句话中第二个道字理解成“说”,这是解释不通的。

这样解释,错误如下:

首先,“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样并列的两个句子,就不能解释出并列的含义来了。

其次,中间的道字当成“说”解的话,“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句话,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说”,本来包含在“名”的概念外延中,文字言说乃至一切表述手段,都是名。显见,把道当成说去理解,逻辑上是混乱的。

更为关键的是,帛书本多出个“也”字,这个也字,把从古至今的诸多种把道理解成说的解释,都彻底推翻了。这个也字,是表示肯定语气的。那么,按照人们平常把道当成说来理解的话,就成了:“道,是可说的,不是永恒的”,这和老子本意显然是相悖的。后人把也字删掉,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是错误的。

怎样理解才是正确的呢?请看。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世界之初,就是道。在老子体系中,道是永恒不变的,无知无欲的。

“可道也”:此心觉知并认可有个道了,这是道之起用。可字,表肯定,和否定相对,也就是认可。“可道”,是无知无欲的平静之心,起念一动,肯定大道之有,肯定认定了“有”个道,有个“无”,因为道体是虚无的。显见,从逻辑上说,无在有先,尽管实际上二者同出。所以,无是万物之始,之父。而“有”了无,这就是最初的有。之后,便衍生出万有。所以,有,是万物之母。

显而易见,“可道也”,乃是道发挥作用之初,是平静之心产生了波澜,开始觉知并执著空无之有。修行人到达一定高度,都知道一切虚妄产生于“可”,也就是把一切当真去执着。修行正是相反,抱定一个“否”字,把一切当成梦幻泡影去观照,从而返还大道。关于“可道也”,可参见第三章中的“不见可欲”。不见可欲,就是“否”欲,也就是禁欲。两章中的“可”字,都是用在肯定的意义上。

“非恒道也”:老子敲世人一棒。这是明白告诉我们,道,一旦被“可”,即觉知其有,并当真执著道,这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了。换句话说,“我们当真执着的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的,而是虚幻的”。

这和佛祖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和圣经所说“一切都是虚空都是风”,是一样道理。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名”:我们生活的世间,一实一名而已,实和名都是从道而出。最初的实乃是无,那么,这最初的名也就是无了。所以,才有“无,名万物之始也”。这个无乃是最初之有。有了这个有,才产生万有。所以老子才说:“有,名万物之母也”。

“可名也”:百姓可名、肯定并执著名,执著所谓的科学理论乃至圣人言说。最初可的名是无,其后是有,万有。百姓执著语言文字相,修行人都知道这一点的。

“非恒名也”:不是永恒的名。就是说,这名也是虚幻的。

这和佛祖破众生执著言说相是一样道理。


世间众生之病:

是把一切“当真”,也就是“可”,也就是“肯定”。开眼便“可”,执著一切“有”,不舍不弃,迷惑其中,众生才不醒其梦。所以,“否”,是修行门径。佛祖说,一切都是虚妄,否也;圣经说,一切都是虚空都是风,否也。

可道,就是执著相;可名,就是执著言说。这就是众生痴迷处。

执著世俗的道和名,是众生不得解脱的根源。



老子否定了世间所谓的“道”,否定了世间一切“理论学说”,指明有个永恒者。这是老子的智慧,是老子超人处。
2010-08-14 14:13 7楼
道者,心也。
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可见,永恒的道发挥作用,就是“欲有”,“欲无”。有此贪欲,才产生可道。这贪“欲”是大道发挥作用之根源。前文的一个可字,这里的一个欲字,可见大道之本体是心。万物由心而生,这心不是普通的世俗心,而是老子所说的“浑心”,也就是大心。
道又叫做玄。
这是老子为道命的又一个名。道,没发挥作用之初,强名之为道。发挥作用后,老子把道叫做玄。发挥作用的道,人们欲觅其体。其体本无。所以,老子才以玄名之。玄者黑也,取其不明见义。不明见,不可说不可思议,以显道之深邃。

玄之有玄。
请看如下断句:
两者同出(有和无两者同出),
异名同胃(“两者”,名不一样;“同出”,此同出是说——。注意下文。胃:道德经中通谓)
玄之有玄(从玄而出,有了从玄出有无。之:〈说文〉出也。玄之:从玄出)
众眇之门(这玄是众眇生出的门。众者万物之有;眇者万物之无。这无和有,都是从“永恒者或说玄”这个“门”产生的)。
如此断句也通,玄之,乃是承接上文“同胃”,有玄乃是启下文之“众眇之门”。

只是这样断句,容易误解,不如把“玄之有玄”分断开,更好理解一些。
有:〈集韻〉尤救切,有与又通。所以,后人把玄之有玄改写成玄之又玄,也解得通。实际来说,“有玄”,就已经说得明白了,无须改成又玄。改成玄之又玄,也使后人误解了道。
同胃。
同胃二字乃是同谓。有和无,名不一样,同在何处?回答是“同在道”。那么,上下文联系起来看,这同字,乃是承接上文之“同出”。同胃,与“玄之”连接,正是同出于玄,因为之字有“出”的含义。
2010-08-14 14:13 8楼
本章核心:这个世界是如何从道产生的。
从这一章可见,这个世界产生于“可道”。
道,乃心,老子所谓的浑心,也就是大心,无念无相,无贪无欲,不可思议。这是世界之本初,大道尚未起用。
其后,大道起用。一念觉知此道,便是“可道”,即肯定道,把道“当真”执著其有,真心变成妄想心。此“可”乃是欲也;可才生有和无,无欲有欲也。
从此“有”一“无”相,因为道体本是无。无和有,一体两面,同时产生。而逻辑上,无在有先。因为觉的是“无”。

觉知有个道,因为道体本无,所以名之为“无”,这便是“可名”,把名当真,执著其名。老子又打世人一棒,这样的名,不是永恒之名。这是对当时所谓“学说理论”的一个无情否定。
无和有同出于大心,名字不同。因为逻辑上无在先,所以老子把无又叫做万物之父;有在后,这最初的有乃是无,但万有却由此而生,所以老子又把有叫做万物之母。

因此,虽然大道本体无知无欲,可一旦发挥作用,动念起心,便是欲,欲有,欲无。这时的道,只能叫做有欲无欲之道;这时的恒只能是有欲无欲之恒。这样,大道便被欲望红尘所蒙蔽了,便非恒道了。

无和有从大心也即从道而生,所以,老子把大心发挥作用后的玄,叫做“众眇之门”。



关于这个世界如何产生,佛祖的说法和老子的说法基本是一样的。因为他们修行都达到了绝顶高度,才会有基本相同的看法。

佛祖说:真心本明(真心即老子所说的“道”)。

真心自见。把自己之明当做对象去见,便妄为明觉。

见到“见和空”,便一迷成昧,执著其有(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可道”了)。

被见的见与空,相待成摇,才有了风轮执持世界,即有了四大之风。空中风摇,有坚固不摇的,才有了金轮,那是四大之土。风摇金固,相摩生火,那是四大之火。火光上蒸,蒸则有水,那是四大之水,含十方界。四大假假相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才有了这个世界。可见,圣人的修行高度是一致的。


至于科学上的关于世界起源的种种假说,以及哲学上的唯物唯心,与老子和佛祖不在一个层次上说话,所以不能相比。
2010-08-14 14:14 9楼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
〖经文——译文〗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天下都知道美,去为美,也就恶了);
皆知善,訾不善矣(同理,都知道善,去为善,也就不善了。訾:〈禮?少儀〉不訾重器。「註」訾,思也)。
有无之相生也(有和无相生),
难易之相成也(难和易相成),
长短之相刑也(长和短相形),
高下之相盈也(高和下相盈。高,过则为下;下,过则为高。盈〈正韻〉盈縮,過曰盈,不及曰縮),
意声之相和也(抑和声相和,也就是抑和扬是相和的。有抑才有扬,有扬才有抑。意:与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
先后之相隋(先和后相隋。长圜之先,转而会成长圜之后;反之亦然。隋:〈正韻〉圜而長),
恒也(永恒如此)。
是以声人居无为之事(既然如此,声人以无为处一切事。声人:同圣人),
行不言之教(以不言行一切教)。
万物昔而弗始也(本在万物之前,而不自封为始。昔:假借为昨,从前,过去),
为而弗志也(有为而心却无为),
成功而弗居也(成功而心不居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正因为不居,不执著,所以,才能不去,不失去,才能永恒)。
2010-08-14 14:14 10楼
【笔记】老子辩证法,是道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意声,前后,等等,为什么有同一性?因为源头是一个,都产生于那个永恒者。只要源头在,他们对立同一就是存在的。永恒者是道,道生有无,有无相反相成,万古不休。一切二边,也都和有无一样,对立同一,一直如此。可见,永恒的对立统一,是永恒的“道”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什么是无为?什么是不言?
无为,是为一切事时,心守虚无。无为,绝不是什么都不做。能心守虚无去为一切事,就是为而无为。也就是“为而弗志也”。
不言,是言一切事时,心守虚无。不言,绝不是什么都不说。能心守虚无去言一切事,就是言而不言。
言与行都能心守虚无,也就是抱一,守朴,这样处事就是无为;这样说话就是不言。这就是圣人为我们在行与言上做出的榜样。所以,才说圣人“处事无为”,“行教不言”。
为什么要无为不言呢?
修行达到玄同境界的圣人,知道一切原本便是“无”,便是“不可得”,基于这种醒悟,圣人才提倡“无为不言”的。这样做,才符合道,才符合事实真相。能这样坚持做下去,最终会悟道。到此地步,百姓自己也就是圣人了。
2010-08-14 14:14 11楼
第三章:圣人之治,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经文——译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崇尚贤才,使民不为之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贵重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不显现“可”欲,也就是“否”欲,“禁”欲,从而使民不乱。见:〈廣韻〉露也。〈易•乾卦〉見龍在田。「疏」陽氣發見,故曰見龍。可:〈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可欲:世俗人们,开眼便可,便肯定指著一切,而不知一个“否”字,才是回归大道之门径)。
是以声人之治也(因此,有声望的圣人之治。声:声望,声名。〈诗?大雅?文王有声〉文王有声。声人:圣人),
虚其心(令其心不多思),
实其腹(令其吃饱了),
弱其志(令其没有大的志向),
强其骨(令其有很强壮身体)。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这样做,就是经常使民众无知无欲)。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如果使民有知有欲,民就不敢无为了,如此而已)。
则无不治矣(这样无为治民,就没有不治了)。
⬅ 《庄子》研读之“逍遥游” 老茶馆 焦树德‘温热药’应用心得 ➡